角馬群遷徙悲壯 遭遇尼羅鱷無情伏擊

2020-12-18 騰訊網

在肯亞馬拉三角地帶捕捉到了驚險一幕。一群遷徙的角馬在過河的時候,遭到一隻潛伏在河中的尼羅鱷悄然襲擊。

非洲角馬長得像牛,它們生活在非洲的東部和南部。雨季期間(3月-5月),雨水充足,廣闊的草原上散布著一匹匹非洲角馬。但到了旱季 (7月-9月),為了尋找新鮮的草料,非洲角馬不得不離開這裡,要轉場。它們聚集起來,數量多達 150萬頭,角馬成群結隊地轉場中經常遭遇兇險,有的甚至在這裡付出生命的代價。遷徙大軍渡河也因此被稱為「天國之渡」。

非洲肯亞馬拉河,每年10月份,都有上百萬頭角馬從3000公裡外的坦尚尼亞遷徙到這裡。也是大遷徙中最後一站。

靜靜的岸邊草叢裡潛伏著各種危機,森林之王獅子,速度殺手獵豹,草原流氓鬣狗,非洲河王河馬,冷血殺手尼羅河鱷……都是角馬們在天國之渡中,所要面臨的種種危機。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躍過危機四伏的馬拉河。渡過去就是水草豐美的天堂,渡不過去就是死亡。當然這期間被同類踩死的概率還要高過被獵殺的概率。

慘烈場面背後蘊含大自然法則,肉食動物、掠食動物在非洲草原生態系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控制草食動物的數量,只捕食老弱病殘,能有效提升草食動物的基因。如果沒有肉食動物掠食動物,包括獅子、獵豹、鱷魚等等,那麼非洲草原上的草食動物會無限制地繁衍生息,直到把所有的草原都吃光,導致整個草原生態系統崩潰。所以,鱷魚在生態環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尊重自然,適者生存。

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文中部分文圖源於網絡,渉版權請30天內留言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角馬大遷徙紀實:悲壯的天國之渡 狂奔的斑馬與角馬
    約150萬匹的角馬、蹬羚、斑馬等數百萬食草動物為了生存,從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北上,跋涉1000多萬公裡,星夜兼程每天行軍近16公裡,有時隊伍綿延至40公裡了,展開近250萬年的動物大遷徙,追趕青草和水源。6月是動物哺乳期,幾十萬角馬在遷徙路上降生。途中有一群特殊的護衛隊,以角馬為食的獅子、老虎、豺狼獵豹和豺狗等,虎視眈眈地緊跟其側,致使部分角馬「出師未捷身先死」而命喪黃泉!
  • 5月東非塞倫蓋蒂草原 壯觀角馬大遷徙
    (攝影/非洲的青山)角馬的頭像牛,身體像馬,蹄子像羊,纖細的尾巴又像驢,故而有人說角馬是由其他動物身體的一部分拼湊起來的怪物。嚴格地說,角馬既不是牛,也不是馬,更不是羊,它的學名叫「白須牛羚」,動物分類學上劃歸狷羚亞科牛羚屬。雄性角馬體重可達180公斤,雌性達120公斤,是一種大型有蹄類動物。角馬喜食青草,逐雨水而居。角馬的嗅覺異常敏感,能夠聞到5公裡以外的水氣。角馬群日夜啃食青草,像一臺巨大的切割機,在塞倫蓋蒂隆隆席捲而過。
  • 地理老師雷亞鳴:非洲野生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5月中後期,隨著旱季來臨,動物向塞倫蓋蒂大草原的西北面遷徙,追趕青草和水源;6月是動物哺乳期,大量草食性動物的後代在遷徙路上降生。7、8月,持續的乾旱令動物們紛紛越境,穿越馬拉河,來到肯亞的馬賽馬拉,一直待到9月。
  • 角馬這種動物到底是馬還是牛?有何依據?
    角馬還有一個名字又被稱為牛羚,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偶蹄目-牛科-狷羚亞科-角馬屬下的成員,共包含兩種物種白尾角馬和斑紋角馬,從其名字就可以設想出出來它們的形象,特點就是白尾和斑紋。因此說從生物學分類上來看角馬和牛的親緣關係更為接近,屬於相同目和相同科下的成員,而和馬的關係就要遠一些,因為不在同一個目下。角馬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一環,角馬的主要天敵是非洲獅和鬣狗等,尤其是每年的遷徙季節,角馬的數量都會大幅度減少。
  • 角馬、瞪羚、斑馬都是怎樣遷徙的?一起來看非洲動物遷徙奇觀!
    大群的角馬、斑馬、瞪羚等動物活動的場面十分壯觀,但這裡面其實暗藏洶湧......下面我們跟隨動物研究所的老師一起來去非洲看看吧!遷徙中的動物群為什麼要遷徙?塞倫蓋蒂大草原橫跨坦尚尼亞和肯亞兩國,植被類型主要是草原,也有稀樹草原、河谷林、灌叢和林地。
  • 非洲大草原,跟著角馬去旅行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遷徙大軍,以數十萬隻斑馬領頭,上百萬隻角馬為主力軍,數萬隻瞪[dèng]羚殿後,連綿數十公裡,塵土飛揚,浩浩蕩蕩,震撼人心。人們把這場動物大移民稱作「角馬大遷徙」,因為角馬是大遷徙中數量最多的動物,有時會超過160萬頭。
  • 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追尋雨季的遷徙路
    今年3月下旬,本臺直播報導團隊再次前往東部非洲,繼續追蹤動物遷徙的腳步。東非大草原上,數以百萬計的野生動物現在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漫長遷徙之旅。然而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地區的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保護區,這裡的角馬、斑馬等野生動物,卻並不參與這一漫長的奔波旅程,它們和近在咫尺的百萬遷徙大軍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肯亞馬賽馬拉角馬遷徙 浩浩蕩蕩穿過馬拉河
    肯亞馬賽馬拉角馬遷徙4) "← →"翻頁 8月11日消息,當地時間9日,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的角馬成群遷徙
  • 微信啟動頁地球照片拍攝時,非洲角馬正如何遷徙?
    IT之家12月16日消息 成年人的微信世界裡充滿了秘密,絕對不能發到工作群的沙雕表情包,和閨蜜吐槽男朋友的聊天記錄,不能被爸媽看到的消費帳單和餘額……但是你真的熟悉微信嗎?下面是幾個有關微信的小知識:Q:老闆讓你在公司群號召大家轉發廣告,作為管理員,你如何快速@所有人 ?A:修改群公告,而不是輸入@所有人 。
  • 市動物園非洲角馬「遷徙」 動物「明星」齊上陣
    天津北方網訊:在國慶佳節到來之際,非洲大遷徙的主力軍——角馬,這種體形似馬、頭上長角的珍稀野生動物「遷徙」到了天津市動物園,同抵津城的還有在野外的遷徙「夥伴」大羚羊,它們和之前陸續引進的白長角羚、斑馬等組成的遷徙大軍,成為「十一」該園當之無愧的動物明星。
  • 玩轉非洲,見證數百萬動物悲壯艱辛,卻勇敢堅定的遷徙場面!
    非洲最重要的當然是看動物,從肯亞的馬塞馬拉到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一路見證數百萬動物悲壯艱辛卻勇敢堅定的遷徙場面,當然,這裡也不乏純自然和諧的原生態,壯觀的景色,身著鮮豔的紅衣的馬賽人……看大型動物>優雅的長頸鹿、懶散的獅子、笨拙的犀牛、敏捷的獵豹、警覺的角馬這些通常只能在電視中看到的動物,在你的非洲之旅都可能親眼見到。
  • 塞倫蓋蒂角馬大遷徙,感受生命的力量!
    數千年來,火山灰和水混合,形成了富含鈣質的巖層,這些巖層像水泥一樣的堅硬,並且藏在地平面1米以下的地方,所以這裡不會長出樹木,卻成了草的天堂,食草動物的聚集地廣闊的草原,可以供養龐大的食草動物群,其中數字最龐大的主角就是角馬,雨季的時候這裡會聚集130萬隻角馬,當然也是數十萬隻瞪羚羊和斑馬的家園。
  • 非洲草原最熱愛遷徙的動物,一年奔襲3200公裡,長著牛頭馬面羊須
    提到牛頭馬面大家一定不陌生,是神話傳說中的鬼卒,但是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種動物,長著牛頭馬面的結合體,它就是角馬。角馬是一種是一種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動物。雖然名字叫做角馬,但它其實是牛科的狷羚亞科的角馬屬。
  • 是什麼讓這裡曾經的百萬匹角馬停止遷徙,減少到260頭?
    綠色植被隨季節變化,數百萬計的角馬、大羚羊、黑斑羚、赤羚、狷羚、跳羚和許多其他動物也追隨它們而遷徙。非洲有兩個地區的植被尤其肥沃,它們是東部的塞倫蓋蒂-馬拉草原和南部的喀拉哈裡沙漠,後者主要在波札那境內,也正是我們眼下站立的地方。在這兩個地區,角馬都是關鍵種,若沒有它們,獅子、獵豹和野狗之類的獵食動物都無法生存。遷徙中的角馬。
  • 杭州姑娘在東非草原住帳篷 看角馬遷徙(圖)
    角馬大軍遷徙中最驚險的一環——渡過棲息著鱷魚的馬拉河  馬拉河裡的一對死敵是角馬和鱷魚  8月30日從從上海經由多哈抵達肯亞首都奈洛比,輾轉了20多個小時的機程登上非洲大陸。在青年旅舍的床上,紫漫定下了第二天去馬賽馬拉和安博塞利的行程。她的東非之旅,是從9月1日正式開啟的。
  • 歷史悠久的尼羅鱷,在南非遭遇神秘死亡,預示著什麼?
    中國海南省南部地區的氣候條件與南非等尼羅鱷原產地的氣候條件很相似,這就在尼羅鱷的引種與繁殖上有得天獨厚的優越自然條件,因此海南省南部也是中國最適合尼羅鱷引種以及繁殖的地區。尼羅鱷作為一項重要的旅遊資源,對其引殖與開發也符合海南經濟的發展方向,事實證明尼羅鱷的引種情況還算是比較順利的。
  • 沒有角馬大遷徙的東非大草原有另外一番震撼
    每年七八月份,由於降水量的減少,坦尚尼亞草原上的水草越來越少,成群的角馬為了追逐食物,開始往北遷徙,進入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為了到達馬賽馬拉,角馬們需要度過一條馬拉河,在那裡,鱷魚們正等著飽餐一頓。於是角馬過河那血腥、壯觀的一幕便成為了東非大草原一年一度的旅遊盛宴。
  • 數以萬計的角馬遷徙,鱷魚早已守在河道,鏡頭記錄全過程!
    數以萬計的角馬遷徙,鱷魚早已守在河道,鏡頭記錄全過程!19:07 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數以萬計的角馬遷徙
  • 一輩子必去看一次的地方:非洲百萬角馬動物大遷徙
    自然界很多動物都有遷徙行為。北極燕鷗會在北極圈和南極地區來回往返,馴鹿則根據天氣和食物來決定遷徙方向。旅鼠為了尋找新的覓食地,經常成群結隊遷徙,途中還會發生掉下懸崖或者溺死的情況……在眾多的遷徙行為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東非大草原的角馬大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