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海外上市紅籌架構之VIE、開曼公司、香港公司、WFOE淺析

2021-01-08 輝哥聊財稅

在閱讀本文之前,我們先來聊一個很熱門的地區: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位於加勒比海西北部,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3個島嶼組成。開曼群島之所以在國際上擁有很高的知名度,除了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氣候條件,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外,它在金融界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它與百慕達、英屬維京群島並稱為世界三大離岸公司註冊地,也是鼎鼎有名的離岸金融中心,眾所周知的「避稅天堂」。

阿里巴巴、百度、京東、聯通、新浪、聯想、SOHO中國、恆大集團、新世界百貨、蒙牛、盛大、前程無憂、巨人網絡、奇虎360等國內知名公司以及蘋果、微軟、谷歌、英特爾、可口可樂等世界著名公司都註冊在開曼群島,全球最大的25家銀行都在開曼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島內的金融業、信託業總資產已超過2,500億美元,佔歐洲美元交易總額的7%。每年平均約有4,300家公司在此註冊成立,全球700多家銀行在開曼群島都有分支機構。

開曼群島的魔力?

一、政治平穩。開曼屬英國的海外屬地,無戰爭紛擾,政局穩定,為政治經濟提供良好的宏觀發展環境。

二、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是開曼群島的兩大經濟支柱產業,政府能定期修訂法律法規,以保持其在金融、保險、商業等方面的領導地位。而離岸註冊是該地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政府通過收取註冊手續費、企業維護年費、少量稅收和一些金融管理費用,支持當地經濟發展。

三、稅務豁免。法令規定永久豁免開曼群島的納稅義務。幾十年來都沒有對個人、公司或信託行業徵收過任何稅收,成為全球著名的「避稅天堂」。

四、高度保密。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股東名冊不允許公開,因此公司股東的隱秘性很強。

五、公司名稱要求寬鬆。公司註冊名稱時僅需避免BANK(銀行) 、TRUST(信託)、MUTUAL FUND(基金)、INSURANCE(保險),或是REINSURANCE(再保險)等字眼(經過特許除外)。

六、註冊資本、股東、董事幾乎沒有限制。開曼群島政府對在當地註冊的公司註冊資本沒有要求,通常按50000美元註冊就沒有問題。對於股東,可為自然人或法人,無國籍上的限制。對於公司董事,僅需一名即可。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開曼群島不愧為離岸公司註冊天堂。

那麼,開曼群島在資本市場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

其實,開曼群島是世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非常受資本市場歡迎。今天我們的主角紅籌VIE架構,就是由它而起的。

什麼是VIE架構??

答:所謂VIE架構,即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變利益實體,通俗點講,就是通過某種協議安排,持有該實體利益的一種架構。VIE架構成為國內企業海外上市的重要手段之一。

來說說這個架構的構成要素。以下圖為例:

1.股東1和股東2分別投資BVI持股平臺公司1和BVI持股平臺公司(或稱「特殊目的公司SPV」),然後與其他投資者如風險投資機構(VC)、私募股權投資(PE)等共同在開曼群島註冊開曼公司A(擬上市主體)。

2.開曼公司在境外香港註冊香港公司B,持有B公司100%股權。

3.香港公司B在中國境內如深圳註冊外商投資公司(Wholly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即WFOE)。

4.關鍵一步:股東1和股東2在境內註冊經營實體C公司,C公司擁有中國境內運營牌照,是《企業所得稅》法規規定的「居民企業」。WFOE與C公司達成協議。約定由WFOE控制C公司。

該協議主要內容有:管理權力控制:①決策權,投票權等一攬子約定;②經營實體股權質押給WFOE;③WFOE擁有對經營實體股權的優先排他購買權。

經濟利益控制:①WFOE擁有經營實體商業機密及非專利技術。②對於公司經營約定收入管理費。③其他經濟利益安排。

打造VIE架構的目的是什麼?

1.設立香港公司B的目的: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或者雖設有機構、場所,但與該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繫,而有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利潤(股息、紅利)、利息、租金、財產轉讓所得、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均應就其收入全額(除有關文件和稅收協定另有規定外)徵收預提所得稅。」而香港公司就是為了利用《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中的優惠條款,減少WFOE向境外控股公司支付股息時的預提所得稅。根據規定,目前預提所得稅率分別為一般稅率20%、優惠稅率10%或稅收協定或其他安排的特殊稅率(通常為10%以下)。而根據中國與香港的約定,該預提所得稅率僅為5%。

同時,鑑於香港稅法,註冊在香港的公司僅就來源於香港境內的收入納稅,因此香港公司B將利潤匯出到開曼公司,無需繳納稅費。境內經營實體直接將利潤匯到離岸公司,則通常需要繳納20%的稅費。因此,香港公司B實際承擔了稅務籌劃的作用。

2.設立BVI公司的目的。①BVI公司處於實際控制人與上市實體之間,根據我國證券法,上市公司股東如果為個人,應當將所得股息在180天內匯回境內。VIE架構中上市實體直接股東為特殊目的公司BVI和VC等非個人機構,巧妙的避開了這個條款。②BVI公司註冊非常簡單,每年無需進行審計,只需繳納一定的年費即可,但又具有高度保密性,給實際控制人某種程度上起到一層保護作用。

3.海外上市。公司在納斯達克或香港聯交所等進行海外上市能夠迅速擴大知名度,在資本市場獲得全球性的曝光,但通過直接發行外資股以達到海外上市的目的則顯得困難重重,除了需要滿足各種繁瑣的程序外,流通股數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大多數公司都選擇了境外間接上市法,即紅籌架構,而協議控制則是紅籌架構中運用最為普遍的。這種方式很完善的解決了各個層級之間的股權架構、利益關係、經營管理等問題。尤其是境內網際網路企業,如新浪公司,就是這種模式的主要受益者。

往期回顧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開始啦!有人退稅1000元!

離退休人員取得各類收入應當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關注輝哥聊財稅 了解更多財稅知識

相關焦點

  • 「科普」海外上市紅籌架構之VIE、開曼公司、香港公司、WFOE淺析
    對於公司董事,僅需一名即可。從上面的分析來看,開曼群島不愧為離岸公司註冊天堂。那麼,開曼群島在資本市場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其實,開曼群島是世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非常受資本市場歡迎。今天我們的主角紅籌VIE架構,就是由它而起的。
  • 深度解讀香港上市紅籌架構,原來如此簡單
    境外上市的首要步驟是搭建境外紅籌架構,自10號文生效後,國內企業搭建紅籌架構的路徑就遇到了阻礙,有志於赴港上市的企業開始在投行、律師的協助下嘗試各種方法。 君合律師事務所在境外上市業務領域擁有領先優勢,曾為諸多境內企業境外IPO提供專項法律服務,積累了豐富的IPO經驗,並總結出針對各類企業IPO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 深度解讀香港上市紅籌架構,原來如此簡單
    境外上市的首要步驟是搭建境外紅籌架構,自10號文生效後,國內企業搭建紅籌架構的路徑就遇到了阻礙,有志於赴港上市的企業開始在投行、律師的協助下嘗試各種方法。 君合律師事務所在境外上市業務領域擁有領先優勢,曾為諸多境內企業境外IPO提供專項法律服務,積累了豐富的IPO經驗,並總結出針對各類企業IPO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 某某科技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就不是中國公司了?瞎扯!
    最近看到很多用某某科技公司是在境外註冊的這一說法,來亂扣帽子亂帶節奏的,今天老宅就進行一番科普吧。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某某科技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並不意味著它就不是中國公司了。國內的公司到境外資本市場去上市主要就是用到紅籌架構、VIE架構啊(下面放了一張圖,就是VIE架構示例)。紅籌架構是指中國境內的公司(不包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在境外設立離岸公司,然後將境內公司的資產注入或轉移至境外公司,以實現境外控股公司在海外上市融資目的的結構。
  • 香港上市紅籌企業回歸科創板案例淺析
    中芯國際此次科創板上市保留了紅籌架構,並且以境外上市公司作為境內A股發行主體,可見香港上市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發行時,可以香港上市公司作為發行主體,而無需拆除紅籌架構以股份制改革後的境內運營實體作為上市主體,極大地降低了重組成本。
  • 乾貨|科創板首家紅籌企業受理,什麼是VIE?
    本周科創板也迎來了的首家紅籌架構的企業:九號機器人。那麼究竟什麼是紅籌架構,九號機器人採用的VIE架構又是怎樣的,從招股書中可以一探究竟。一.什麼是紅籌架構中國企業的股東在境外另設一家新的特殊目的公司(SPA),並由新設的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反向收購國內公司,最終由境外公司作為主體進行境外上市,從而達到融資目的,但公司的主要資產和業務仍然在中國境內。
  • 中國企業如何運用VIE架構「走出去」?企業為何要設置多次BVI/開曼...
    在開曼/BVI設立公司,可享受巨額免稅以及低成本的股份轉讓,也可同時在中國香港及其他國家地區申請掛牌上市。  2.幫助外資有效規避政府管制和糾紛  通過在海外設立殼公司,用國內企業的資產進行反向包裝,最終使其整體資產打包在海外上市,既有效避免了國內監管機構對外資進入的監管,也使國內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成功融資。
  • 開曼BVI架構面臨多重挑戰,海外經濟實質法案來襲
    自2019年起,開曼、BVI、百慕達等地政府陸續實施經濟實質法案,要求在當地註冊成立從事特定活動的公司、合夥企業等實體應具備充足的商業實質,否則將面臨罰款甚至是註銷的風險。這對傳統典型的「殼公司」將是巨大挑戰,紅籌上市、境外投資、海外IP控股公司、發債SPV等架構面臨嚴峻考驗。
  • 乾貨|科創板首家紅籌企業受理,什麼是VIE?
    本周科創板也迎來了的首家紅籌架構的企業:九號機器人。那麼究竟什麼是紅籌架構,九號機器人採用的VIE架構又是怎樣的,從招股書中可以一探究竟。一.什麼是紅籌架構中國企業的股東在境外另設一家新的特殊目的公司(SPA),並由新設的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反向收購國內公司,最終由境外公司作為主體進行境外上市,從而達到融資目的,但公司的主要資產和業務仍然在中國境內。
  • 避稅天堂開曼群島推經濟實質法案 會影響紅籌企業科創板上市嗎
    九號機器人最受人關注的是,它是一家註冊地在境外的企業,註冊地為開曼群島,將通過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衝刺科創板,是科創板首家申報上市的紅籌公司。近期,避稅天堂開曼群島推出了「經濟實質法案」。這對紅籌企業科創板上市有什麼影響?中證君請教了多位專業人士,先把答案奉上:沒啥大影響,但是要做稅務籌劃,要加很多班。
  • 紅籌及VIE架構?科創板可接受
    周二晚間傳來最新消息: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科創板接受紅籌及VIE架構目前看是可行。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相關細節敲定,未來A股市場的包容性將大大增加,各路新經濟龍頭企業有望在A股大展拳腳,為投資人帶來新的機會。
  • VIE架構十問十答
    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VIE)或稱協議控制,是指不通過控股多數表決權的方式實現對一家公司的實際控制,從而合併會計報表。目前,海外上市中資民營企業普遍採取VIE架構。我們在「資本市場改革」系列報告中的第八篇報告中,針對投資者較為關心的涉及VIE架構的十個問題,給予初步回答。
  • 華興證券:VIE架構十問十答
    我們預計,利好新經濟板塊的資本市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速,有助於重塑在境內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投資格局,有助市場情緒進一步復甦。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VIE)或稱協議控制,是指不通過控股多數表決權的方式實現對一家公司的實際控制,從而合併會計報表。目前,海外上市中資民營企業普遍採取VIE架構。
  • 影石創新拆紅籌架構闖關科創板 公司第四大股東為香港迅雷
    原標題:科創板IPO|影石創新拆紅籌架構闖關科創板,公司第四大股東為香港迅雷   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影石創新)的
  • 中國降低紅籌架構企業的國內上市門檻
    摘要:證監會通過降低紅籌公司在國內上市門檻,試圖將優質海外上市企業吸引回國內,以增強國內證券市場結構優化、加大競爭力。2020年5月起,中國最高證券監管機構已經降低了紅籌公司在中國大陸經營公司的上市門檻,這些公司有資格通過試點計劃在國內市場上市。
  • 科創板受理企業透析|山石網科:為A股上市拆除紅籌架構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在科創板上市,山石網科還拆除了VIE架構。拆除VIE架構回歸招股說明書顯示,山石網科曾設立VIE架構,為了回歸內地資本市場,當時的控股公司開曼山石決定拆除紅籌架構並啟動重組。2017年1月10日,開曼山石董事會作出決議,同意開曼山石及山石網科有限等主體採取必要措施進行拆除紅籌架構的重組。
  • 拆紅籌架構回國 山石網科申請科創板IPO獲受理
    為了回歸國內資本市場,開曼山石決定拆除紅籌架構並啟動重組。2017年1月10日,開曼山石董事會作出決議,同意開曼山石及山石網科有限等主體採取必要措施進行拆除紅籌架構的重組。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公司持股 5%以上的股東包括 Alpha Achieve(22.58%)、田濤(9.92%)、蘇州元禾(9.73%)、國創開元(8.77%)和宜興光控(8.11%)。無單一股東可以控制董事會多數席位或者可以對公司決策形成實質性控制。
  • 註冊香港公司!泡泡瑪特香港敲鐘!企業上市的選擇為什麼是香港?
    國際化程度較高的香港,天生更具包容性、多層次性等特徵,允許同股不同權類、VIE架構公司、二次上市等。現在門檻更低,上市流程更簡便,為港股上市提供了便捷。自2008 年金融風暴以來,後續融資渠道再次佔有極大比重的份額;這一現象一直到2010年才重新改變成首發上市佔主導地位。上市模式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可以有三種模式:H股、紅籌架構、借殼上市。H股模式。
  • BVI 開曼註冊海外公司應該如何選?詳細為你解答
    究竟註冊BVI公司和註冊開曼公司的區別是什麼?該如何選擇呢?下面給大家做一下整理總結。二者區別對比英屬維京群島和開曼群島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兩個離岸公司。許多知名企業已在BVI和開曼註冊,或在香港上市建立紅籌結構。英屬維京群島和開曼群島都具有離岸島嶼公司的優勢。那麼投資者註冊離岸公司,在BVI和開曼之間該如何選擇呢?先來看看BVI公司和開曼公司各自擁有哪些優勢?在哪註冊公司,更符合未來企業發展的腳步呢?
  • 香港紅籌上市二十年之監管變革
    目前赴香港上市分為兩種模式:紅籌模式和H股模式。紅籌模式是指境內公司將境內資產以換股等形式轉移至在境外註冊的公司,通過境外公司來持有境內資產或股權,然後以境外註冊的公司名義上市。  「十號文」之前,紅籌模式相比較於H股模式而言,具有門檻低、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