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下了幾個星期的瓢潑大雨之後,大地被衝刷得格外乾淨,街道、房屋、樹木都煥然一新了。
三月的最後一天在春風春雨中被送走,四月的第一天迎來了久違的陽光。雖然這陽光算不上熱烈,卻能溫暖人心,仿佛一隻被關在羊圈裡禁錮許久的山羊忽然被放回山林,看見陽光和青草便是看見了生的希望。
這種溫和的日子讓我想起許巍曾在歌曲裡唱到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或者最好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如果沒有疫情)。此次旅行的目的地,不是喧囂的大街,更不是高聳的大廈,而是一座風景優美,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廬山
廬山坐落於江西省九江市偏南36公裡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最高海拔1474米,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欣賞美景之餘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
今天,小編邀大家登頂廬山:賞三首詩,觀三處景。
於峭壁間的銀河飛瀑
瀑布是廬山一大奇觀,如果把山比作一件素雅的衣服,那麼瀑布就是點綴在這件衣服上的一串最耀眼的珍珠。在廬山南麓,海拔約53米處峰巒疊翠、諸秀匯聚。著名的廬山開先瀑布就在鶴鳴峰和龜背峰之間,它是同源異流的東西兩瀑。
東瀑,自兩峰間奔流而出,由於途中受到涯壁間窄隘迫束,瀑布跌落過程中,水流散開,型如馬尾,故名:馬尾瀑
西瀑,自黃巖山巔傾瀉而下,緣涯懸掛數百丈,名為:黃巖瀑。每逢秋冬枯水季節,它成為一股涓涓細流,形如一線從涯頂垂落下來;而到了春夏多雨季節,便如玉龍天降,銀河倒懸,奔騰而下。在陽光的照耀下,流動的瀑面泛起銀光點點,形成一道七色彩虹,蔚為壯觀。
傳說詩仙李白曾隱居於此,留下經典名作: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李白
於大山深處的灼灼桃花
在廬山牯嶺街西南2公裡處的如琴湖畔有一座美麗的花徑公園,這是廬山三大名寺之一大林寺的遺址。據說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被貶任江洲(九江)司馬時,登臨廬山遊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多已凋零,而此處的桃花卻盛開得格外燦爛。
於是寫詩讚美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於雲霧繚繞中的人間仙境
每年三至四月,受低溫陰雨天氣的影響,山中會出現美麗的雲霧景觀。細雨朦朧、霧靄瀰漫下的廬山,在雲海的映襯下如夢如幻,恍如仙境。
據說,北宋大詩人蘇軾,就曾在春末夏初時,暢遊廬山。被這坐落於雲煙霧靄之中而又瞬息萬變、瑰麗奇迷的山色所深深的吸引住了。他當時很風趣地朋友說:「第一次見到廬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
於是,他在沿山的石壁上寫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蘇軾
這首詩不僅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還富於理趣。它向我們揭示一個普遍的真理——這山的變幻莫測也如人生百態,每個人所處的位置和立場不同,對事情的認識也往往不同。待人處事,必須超越狹隘、認清全貌,才是明智之舉。
好吧~這個四月,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讓我們在觀賞自然美景和品味經典詩詞中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