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雖小,小吃不少。金門的小吃說來也有來頭,由於金門四面環海,魚蝦、貝類豐富,濱海居民靠海吃海,所以海鮮絕對少不了;此外,由於金門人下南洋,帶回的異地風俗小吃也佔有一席之地;而曾經的戰地政務,大量駐軍讓金門發展了獨有的類似炒泡麵這樣的「戰地美食」,在駐軍減少之後,也成了觀光客必嘗的特色美食。
廣東粥是金門著名的美食之一。金門為一閩南海島,怎麼會跟「廣東」扯上關係呢?這跟下南洋的島民,俗稱「番客」有關。金門人出外到南洋的路線為:金門—廈門—汕頭—香港—南洋,從南洋再依原路線回金門時,將廣東粥傳到了金門。
邱良功節孝坊一帶,俗稱「石坊腳」,這是金城(舊稱後浦)的老街、老店、菜市場集中地,也是金門美食匯聚之地。金門著名的廣東粥店也多集中於石坊腳附近,而且眾所皆知:好吃的、有名的廣東粥店,只賣上午。
另一個重點——吃廣東粥一定要搭配油條。由吃廣東粥搭配油條的動作可觀察出是金門人或臺灣人。金門人一邊吃油條、一邊吃粥,不會將兩者泡在一起吃;而有些臺灣人習慣將油條泡進粥裡一起吃,因為臺灣的油條偏硬,且臺灣賣的稀飯通常作法如此。將有彈性的油條泡在粥裡,吃起來軟軟爛爛的,在我個人看法,是辜負了金門油條。有些臺灣人還不習慣吃這「熬煮到不見米粒」的廣東粥,因為絕大多數臺灣賣的粥都是見到米粒的;金門人則稱那種「不叫粥,叫作稀飯」。觀察兩地的飲食差異,頗有趣的。
科記廣東粥位於邱孝功節孝坊南側,開店至今已超過45年,現任老闆許燕錫為第二代傳人。每天早上6點營業到中午,別以為只做半天生意很輕鬆,下午到晚上是忙碌的備料、切料、熬煮食材的時間。粥、豬大骨分別以大鍋熬煮,豬大骨要將油撇除,吃起來才健康。兩鍋分別熬煮兩小時後,予以混合,成為備用的粥底。當客人點廣東粥時,以小鍋現煮,即在粥底當中加入絞肉丸子、肉片、魚丸、豬肝,再打一個蛋、加入芹菜末即成一碗豐富香濃的廣東粥。金門其他廣東粥也都各有擁護者,例如壽記、永春、津味廣東粥等。廣東粥一定要現點現吃才好吃,買回家後豬肝硬、粥涼,糟蹋美食。
科記廣東粥、花生湯
營業時間︰AM 6:00—PM 1:00
add︰金城鎮莒光路一段45號
tel︰(082)327501
乍聽這些名詞的人會一頭霧水,無法想像這是哪一種食物?說穿了,「蛋香」就是蛋餅夾香腸,「蛋狗」是蛋餅夾熱狗。炒泡麵是將本來用熱水泡的泡麵,加入高麗菜、蛋、豬肉等同炒。這些都是因應軍人消費、快速填飽肚子而產生的商品。金馬撤軍後,許多商店日益蕭條,生意大不如前;所幸喜歡嘗鮮的旅客,稍微填補了這塊消費市場。位於小徑邱良功墓園旁的小店,懸掛著「蛋香、蛋狗、炒泡麵」的招牌,許多遊客參觀了小徑特約茶室展示館後,會順道來此嘗一嘗這些金門特有的小吃,並拍照留念。蛋香、蛋狗,名字很特殊,可別跟香肉、狗肉聯想在一起啦。
還有一家鴻美炒泡麵位於安民聚落,距離榕園不遠,參觀榕園以及八二三戰史館後可順道一遊。
蛋香、蛋狗、炒泡麵
營業時間:AM 7:30—PM 8:00
(離本次村跑主會場很近)
地址︰小徑63號
電話︰(082)332908
金門地區的牡蠣養殖已經有二百多年歷史,因為當年駐軍突然增多,這裡的蚵成了緊俏的搶手貨,也讓很多人開始有養蚵的習慣,而蚵爹便是由牡蠣養殖所衍生出的油炸小吃,在金門本地相當出名,鮮美的本地石蚵,也為這道小吃加分不少。
「蚵嗲之家「這家店只在下午營業。金門最有名、最受消費者青睞的「蚵嗲」,位於邱良功母節孝坊前,營業時間很特別,來早了或來晚了都買不到。蚵嗲內餡是高麗菜、蚵,置於特製的圓形鐵器上,外裹麵漿,放入油鍋炸至金黃。食用時,佐以醬油膏、辣椒膏,是極受歡迎的閩南風味小吃。除了蚵嗲外,還有炸春卷、炸芝麻球、炸地瓜、炸芋頭。
別小看這小小的一攤,現在掌柜的是第三代楊秀珍,從她的外婆開始在這一帶賣蚵嗲,隨後母親跟她都幫忙過。娘家店面就在攤位的旁邊,至今仍是金門販售春卷皮的主要老店。金門人稱春卷為「拭餅」,就是形容春卷皮製作的動作如同擦拭一般。
蚵嗲當天現作、現炸、現賣,上午切菜、配料,下午現場製作。每天購買的人潮絡繹不絕,經常需要排隊,這使得蚵嗲之家跟和記油條店、壽記廣東粥公認為金門排隊人潮最多的三家店。
這家店分成兩個不同的油鍋來炸蚵嗲;外加一個純素油鍋炸芝麻球等素食品,一共三個油鍋。老闆楊秀珍解釋道,第一個油鍋是高溫油炸,在短時間內將蚵嗲的形狀固定,漂亮成型;然後置入第二個低溫油鍋,用小火慢慢炸。原因是低溫時,油才會滲進蚵嗲裡將食材炸熟。最後一個動作是將蚵嗲等炸物置於架上瀝乾,客人吃起來才不會覺得油膩。
蚵嗲之家
必點︰炸蚵嗲、芝麻球、炸春卷
營業時間︰PM 2:30—7:00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59號(貞節牌坊下)
電話:(082)322210、0928-451-309
傳統農耕的閩南人原是不吃牛肉的,軍隊駐防金門後,因應軍人消費,餐廳開始販賣牛肉產品。目前金門牛肉麵店不少,部份是進口牛肉,標榜使用金門黃牛肉的餐廳卻少之又少,「老爹」為其中一家。眾所公認,金門肉品肉質較好,主要原因是黃牛的飼料混入了酒糟,這是金門酒廠製酒後剩餘之物,提供給民眾免費索取。大部分業者不願使用金門黃牛肉的原因,是因為肉必須燉久些才會軟。「老爹」標榜使用本地牛肉的原因是,質量新鮮、肉質鮮甜,進口牛肉雖軟但不鮮甜。老闆娘李月嬌說,要分辨本土還是本地牛肉其實很簡單,進口牛肉多為牛腱,而本地牛肉部位是混合的,因此一碗半筋半肉麵裡,可能包含了牛筋、前腿肉、牛腩、牛腱、排骨等。至於肉質較硬的後腿肉,正合適拿來製作牛肉水餃。
老爹牛肉麵的牛肉切得豪邁,無論是半筋半肉麵或招牌牛肉麵,肉質細嫩,口感很好。滷牛肉先炒過,加入蕃茄、豆瓣醬、醬油跟少許冰糖熬煮,吃起來有甘甜感,因此不需放味精。老闆採用小火慢燉,一鍋牛肉要燉上四小時,每天上午跟下午各燉一鍋,燉好後供應客人的午餐跟晚餐。李月嬌說:「客人吃的食物也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食物,因此我的採買原則就是購買好質量的食材,做給客人吃,而不是什麼食材便宜就買什麼。」
牛肉麵的面可隨客人喜愛,有拉麵、一般白面、冬粉等選擇。通常以拉麵最暢銷也最快賣完,因為牛肉配上有咬勁的拉麵,最對味。
特別值得一嘗的還有蔥餅。不同於一般蔥油餅將蔥揉進餅皮裡並輾平,老爹的蔥餅內部被炸得膨起,能嘗到裡頭的新鮮蔥末,以及少許豬肉末,蔥白且嫩綠的,色香味俱全,是店裡的暢銷產品。
老爹牛肉麵
必點:半筋半肉牛肉拉麵、招牌牛肉麵、蔥餅
營業時間:周五公休,其他營業日AM 11:00—PM 2:00;PM 4:00—8:00。
(離金湖大酒店很近)
地址:金湖鎮武德新莊26號(山外圓環附近)
電話:082)334504、334980
提到臺灣小吃,你會想到甚麼?絕大多數的人答案是滷肉飯!
魯香小館的年輕老闆,為了作出好吃的滷肉飯,臺灣南北走透透;只要友人告訴他哪裡「有好吃的滷肉飯」,他一定去嘗嘗看,學習別人的特色。回金門後,請教他人並開始製作滷肉飯,反反覆覆,作了又作,如此又吃了兩個月的滷肉飯。就這樣「創作」出了一道有金門特色的滷肉飯。看似簡單的滷肉飯,其實並不簡單。肉皮要多口感才好且香;豬肉肥瘦的比例又要拿捏得宜,若瘦肉太多吃起來會「柴柴的」(閩南語形容肉質老硬),肉皮要滷得Q必須要加少許冰糖等。
魯香小館
必點︰魯肉飯、筍乾魯肉飯、清燉排骨盅湯
營業時間︰AM10:30—PM 2:00。PM 5:00—8:00。
add︰金城鎮民族路242號
tel︰(082)375666
閩式燒餅位於沙美博愛街上,原開設於沙美市場旁邊,名為「新和食品」,燒餅只是其產品之一。十幾年前,搬到位置較明顯的博愛街,專賣燒餅,從此跟「閩式燒餅」畫上等號,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是「閩式燒餅」,幾乎沒有人稱它「新和食品」了。
經過黃老闆夫婦改良後的閩式燒餅,有一股奶油香,外皮烤得膨脆,有別於一般傳統的閩式燒餅。內餡有鹹、甜兩種,鹹的包豬肉、蔥末、胡椒;甜的包黃糖,兩者的上層外皮塗布芝麻。不分鹹甜,每個售價臺幣十二元。購買十個可裝成一盒,便於攜帶。由於許多遊客採事先訂購,且出爐時間不一定,未免向隅,可事先以電話預定,但必須守時,超過預定時間二十分鐘,老闆會取消訂單。
除沙美外,另有幾家閩式燒餅店,各有其愛護者,一家位於山外復興路「喜相逢」,一家是金城鎮民族路的「金一燒餅」,一家為金城鎮模範街的「三寶齋」。
沙美閩式燒餅
add︰金沙鎮沙美博愛街48號
tel︰(082)352922、352470
金門的三犬西餐廳,成立於公元1978年,是金門第一批西餐廳,當時同期的西餐廳有山外「美佳美」、金城的「銀馬車」等。然而隨著景氣變遷,其他西餐廳都陸續停業,只有三犬西餐廳屹立34個年頭,依然不倒。別以為老店很落寞,物美價廉的三犬,經常座無虛席。
幾十年來,三犬西餐廳一直維持的菜單有通心麵、蛋包飯、香蕉船等;雞腿飯是十年前開始增加的菜色,也是三犬最具人氣的招牌之一。金門賣雞腿飯的餐廳不少,但少能與之媲美。老闆表示,主要是他們使用最新鮮的的色拉油,每天更換,讓顧客健康有保障,且炸出來的雞腿色澤漂亮,不會黑黑的。雞腿炸得皮脆肉嫩的,老遠就聞得到炸雞香!
價美物廉,是三犬的成功之道。一份餐點附帶飲料,臺幣一百元上下。吃完豐富的餐點,再點一個香蕉船。
年輕一輩對於冰淇淋不陌生,卻從未聽聞香蕉船,船身是去皮的香蕉,綴以冰淇淋、裁成三角形如船帆般的威化餅乾,這是臺灣一九七○年代西餐廳流行的甜點。
三犬西餐廳
必點:炸雞腿飯、快餐、香蕉船
新址︰金城鎮莒光路121號
tel︰(082)325926、323735
山後民俗文化村共有十八棟閩式建築,其中有些小吃可供選擇。包括三家店鋪,王阿婆面線、方亭咖啡、北方蔥油餅等,以及其他賣香腸、冰品的攤子。
王阿婆面線王阿婆面線使用的海蚵(海蠣),都是老闆每天起早去市場採買的新鮮貨;蚵仔煎(海蠣煎)所使用的雞蛋,則是整箱購進,個頭比一般市售雞蛋大。料好實在,口耳相傳,是許多遊客念念不忘的金門美食。營業時間則配合山後民俗村的展示館開放時間,從早上八點多到下午五點。
王阿婆面線 (山後民俗文化村內)
必點︰蚵仔煎、蚵仔面線
營業時間︰AM 8:30—PM 5:00
tel︰(082)352388
水果餐位於金寧鄉的郊區,一處連招牌都沒有的民宅,卻是金門少數需事先預訂的餐廳,且經常座無虛席。「要先預訂,否則無法供應」的原因是,食材必須要事先準備;加上備菜空間、座位有限,必須精確控管。
老闆娘翁太太是水果餐的靈魂人物,臺灣娘家即為果農,挑選上等水果是她的專項。廚藝佳、具創意研發精神的她,有一天突然福至心靈,何不將這兩者作結合?水果餐就這麼問世了。創業之初,原還擔心「水果餐」該如何與金門作一連結,讓遊客接受,沒多久,臺灣知名美食節目《食尚玩家》來金門採訪並報導「水果餐」,許多媒體隨後報導,加上網絡口碑良好,目前擁有的客群為本地人與旅客兼而有之。
水果餐隨著季節水果調整菜色,主廚不斷變化創意料理,讓前來用餐者不會有吃膩的感覺。上菜方式,如法國料理般,一道接一道,慢慢出菜,讓客人細品美味。其中只有「櫻花蝦炒飯」是固定菜色,外型如金字塔般的炒飯,搭配櫻花蝦,色澤誘人。櫻花蝦炒飯可提供食量大的人,免費續杯的服務,但老闆會希望客人將所有菜色都吃過後,再來續杯,以免炒飯把胃撐飽了,後面的美食吃不下,主廚看到精心料理被浪費掉,是會很難過的。
水果餐(採預約制,無預約恕不接待)
供應時間︰每周三公休。中餐、晚餐,每人份500元。共5道菜、一道湯、甜點一份、新鮮現榨果汁無限供應。
地址:金寧鄉盤山村下堡28-1號
電話:0932-848-204 、(082)324489
位於山外復興路上的喜相逢,是全金門唯一的刀削麵。喜相逢刀削麵現點現作,老闆將粗重的麵團夾在左手胳臂下方,右手持金門菜刀飛快地削下一根根刀削麵。
1970年創立的「喜相逢」,創始人李敏,籍貫湖南人,將家鄉的刀削麵以及燒餅帶來金門。後來年紀大了的李敏,1981年將店讓給相識的鄰裡友人黃天賜,並將手藝傳承給他。1993年左右,黃老闆的兒子黃仁宗開始到店裡幫忙,目前粗重的擀麵、削麵、炒辣油、配料等工作都由年輕一輩代勞。不同於臺灣等其他麵店使用鋁片,喜相逢以鋒利的金門菜刀削麵,是從創始人一直堅持下來的傳統。
喜相逢刀削麵獨特之處為,手工削制的面較厚較長,吃起來很有嚼勁;不像許多刀削麵薄又短,吃起來不過癮。喜相逢的招牌商品是牛肉刀削麵,採取清燉牛肉的方式,這在金門比較少見,大部分金門的牛肉麵都是以紅燒口味為主。清燉牛肉考驗燉肉煲湯的功力,開店數十年來,客人川流不息就是最佳的明證。
喜相逢另一特別的,不是商品,而是辣椒油。這是黃天賜自行研發的,臺灣吃重辣的人口不普遍,因此他們特別選擇香而不辣的辣椒,曬乾後打碎,再炒制而成。曬乾後的植物本身有股特別的植物香氣,搭配食物,滋味絕佳。顧客在店裡吃牛肉產品,如牛肉麵或滷牛腱時,配上辣油,堪稱一絕。另一項重要的配料是酸菜,以前每一桌都放一罐,後來為了保持新鮮,集中放在冰箱裡,顧客自己動手拿,吃牛肉麵可別少了它。有些顧客會點一份滷牛腱,將酸菜、辣椒油包在牛腱裡,再一口吃掉,非常好吃。
創始人當初一邊賣面、一邊製作燒餅,用意就是將燒餅搭配牛肉麵食用。喜相逢自製燒餅跟閩式燒餅不同,沒有奶油味,但各別有其忠實擁護者。由老闆兒子黃仁宗擀制的燒餅,麵皮厚實,口味有甜鹹兩種口味,鹹的內餡為豬肉、甜的包糖。由於生意好、數量有限,晚餐時刻,燒餅大多都賣完了;想吃燒餅的話,建議中午前往用餐。黃仁宗解釋,由於店裡人手有限,燒餅、刀削麵的擀麵粗活店裡的女性作不來,因此除非下午有人預定燒餅,否則賣完為止,不然會「顧得了燒餅、顧不了面」。
喜相逢刀削麵
必點:刀削牛肉麵、燒餅。自行搭配辣椒油、酸菜。
營業時間︰ 燒餅︰AM 9:00—下午賣完為止。麵食︰AM 10:00—PM 7:40。
(就在金湖大酒店附近哦)
地址:金湖鎮新市裡復興路5號
電話:(082)333064
位於湖下聚落的巷弄裡,閩南語所謂的「巷子內」,另外一個含義是「內行人」的意思,以此形容信源海產的位置,倒是頗為貼切。從金城往慈湖方向前行,到了湖下聚落所在的慈湖路二段時,注意右手邊有一「信源海產」的落地小招牌,循著指示前進,隨著巷道右轉,會看到一個「信源海產」的招牌。進入僅容人身的小巷子,就到達餐廳了。
海鮮餐廳開設在湖下,乍看之下頗奇特,實際上是由於地利之便。湖下靠海,有漁業資源,慈堤尚未建造之前,現今整片的慈湖都是海域範圍。如今慈湖依然有一出水口跟海洋相通,周邊潮間帶以及養殖魚塭區,提供了許多海產。
蚌面是來到信源海產必點的菜色。作法其實很單純,新鮮的蚌加入蔥、姜煮熟;另一盤是白麵條煮熟撈起的乾麵,加入炒過的紅蔥頭,然後將蚌的湯汁倒入白面當中,以筷子攪和一番,於是有了一盤面以及一盤蚌。白面吸了蚌鮮甜的湯汁,配上炒香的紅蔥頭,超香且非常好吃。這道菜令人回味的原因,在於它的單純,簡單的食材與作法,即能帶給人們幸福的美味。秘訣還有一個,即「新鮮」兩字。
創意菜色方面,有「蛋炒蛋」,即魚蛋炒雞蛋。魚蛋先煎過以後,再跟新鮮的雞蛋同炒,吃起來的口感頗特別。喜歡嘗鮮的人可以一試,畢竟其他餐廳沒推出這樣的菜色。
慈湖白丁蝦,新鮮活蝦川燙後,佐以醬油膏、「哇沙米」(綠色芥末),肉質甜且有彈性。
炒沙蟲,名稱聽起來駭人,許多女士聽到菜名就卻步,其實嘗起來還不賴。沙蟲,在閩南一帶,如廈門、泉州等地,把它拿來作成土筍凍,沒錯,就是凍裡面那一長條的東西。金門的作法是,將沙蟲跟豆芽菜同炒,兩者一彈一脆,搭配起來挺好吃的。坊間都說,炒沙蟲要有「快」,第一快是在海邊捉沙蟲要快,否則沙蟲鑽得快,抓不到它;第二快,炒的時候要快,否則炒太老了,咬不動;第三快,吃的時候要快,冷掉的沙蟲會變硬,趁熱趕快下箸!
蒜頭魚是老闆娘得意的菜色之一,整條魚以油炸處理,將鮮嫩的魚肉瞬間封在裡面。炸過的蒜頭濃香撲鼻,而魚外表酥脆、內部滑潤,還可將一整塊魚肉夾起,吃起來很痛快。
信源海產在金城市區有一分店,但本地人仍習慣前往湖下本店,當然是由於主廚老闆娘坐鎮本店的緣故啦。
信源海產店
必點:蚌面、蒜頭魚、蛋炒蛋、炒沙蟲
營業時間:AM 10:00—PM 9:00,從早到晚,中間均無休息。
地址:金寧鄉湖下60號
電話:(082)327743
以上美食推薦,選自《金門,被時光遺忘的島鄉》一書。作者張慧玲、章君祖。感謝谷聲圖書的授權。村跑君認為這是市面上介紹金門的書籍中非常值得收入的一本。可在噹噹、亞馬遜、京東上購買。
☟
另附上金門當地人列出的金門美味列表,各位村卷如有興趣可按圖索驥哦~
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