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7月7日消息 (胡鋮鋮)美國總統川普不久前籤署了一份《維護美國在北極和南極地區國家利益的備忘錄》,呼籲美國海岸警衛隊研究發展核動力破冰船的可能性。這份文件還要求評估未來破冰船將攜帶什麼樣的防禦性武器,特別是要抵禦來自「實力相當對手」的威脅。那麼,美國口中聲稱的所謂「威脅」來自何方?突擊研究發展核動力破冰船的背後暗藏了美國怎樣的考量?請軍事專家曹衛東為我們深入解析。
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新華網)
主持人:
我們首先來關注這份《維護美國在北極和南極地區國家利益的備忘錄》,曹老師,美國總統川普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把關注點投向北極和南極地區,籤署這樣一份備忘錄?
曹衛東:
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目前全球變暖的現象正讓北極的冰川加速融化,從而使開闢北極航線成為了可能。第二,北極蘊藏著豐富的油氣、礦藏以及動植物的資源,這些都加劇了大國的競爭。
主持人:
其實我們也看到,目前北極地區相關國家都在覬覦北極豐富的資源。
曹衛東:
北極周邊國家對北極的領土和相關的領海,實際上產生過一些爭議,都認為自己對北極的海域和區域有掌控權,比如加拿大、丹麥、冰島、挪威、瑞典等,但是這些國家誰都無法證明自己的大陸架是延伸到北極去的。從法律上講,北極不屬於任何國家,是屬於全人類的資產。目前來看,除了美俄以外,其餘那些國家對北極的開發利用和掌控能力都比較有限。
主持人:
美國的這份備忘錄提出了美國要研究發展核動力破冰船的可能性。據了解,此前美國海岸警衛隊和美國海軍從來沒有裝備過任何形式的核動力破冰船。曹老師,美國為什麼會突然將目光鎖定在核動力破冰船上?
曹衛東:
第一,這是由於北極寒區特殊的環境決定的,在冰雪覆蓋的情況下沒有這種破冰船,就沒有能力到這裡。第二,核動力破冰船的能力強於常規動力破冰船,破冰的速度比較快,破冰的面積也比較大,而且核動力破冰船在寒區裡支撐的時間會更長。美國既然想在北極這個區域掌控或者爭奪更多的權利,就需要有相應的裝備。
俄軍「北方三葉草」北極基地(資料圖)
主持人: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美國覬覦北極地區的資源,而研發核動力破冰船正是它加緊進軍北極圈的重要一步。作為北極沿岸的大國,俄羅斯對美國的行動會坐視不理嗎?
曹衛東: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在北極主要進行軍事上的控制權和軍事利益的爭奪。由於是在冰蓋下,大家都看不到,但是心知肚明。
可現在不一樣了,美國P-8A這種最先進的反潛巡邏機已經開始在北極地區巡邏,而且美國和挪威等一些北約國家在北極地區周邊不定期開展相應的軍事演習。
當然針對美國和北約的這些行動,近年來,俄羅斯也在不斷加強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2018年,俄軍組建了北極地區的第一個防空師。在未來幾年,俄羅斯北方艦隊的飛彈營將裝備S-400遠程防空系統。在海上力量方面,俄羅斯的新型破冰巡邏艦「伊萬·帕帕寧」號配有「口徑」巡航飛彈,集拖船、巡邏、破冰、科考多功能於一身。所以,從這個情況來看,俄羅斯的能力應該說是數一數二的。
俄羅斯「伊萬·帕帕寧」號破冰巡邏艦(新華網)
主持人:
有美國媒體曾報導,川普在命令海岸警衛隊研究建造「俄羅斯式」核動力破冰船。由此可見在美國人的心中,俄羅斯的破冰船尤其是核動力破冰船是走在美國前面的,是值得仿製或者說參考的。
曹衛東:
因為俄羅斯的破冰船首先數量最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是屬於俄羅斯的。比如「五十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的滿載排水量可以達到25000噸,這艘破冰船在2006年就建成下水了,2007年交付使用。可是俄羅斯並不滿足於現狀,仍在建造排水量在3.35萬噸的破冰船,而且建了4艘,有的已經建好,有的剛鋪設龍骨,還在建造之中。
主持人:
有報導稱,未來美海岸警衛隊的核動力破冰船有可能與其他國家的船隻發生激烈對抗。在美國的這份備忘錄中也提到,要評估在破冰船上安裝防禦性武器的可能性。曹老師,美國究竟想研製什麼樣的破冰船?您認為這裡的防禦性武器指的是什麼?
曹衛東:
美國想研製像俄羅斯那種排水量在2.5萬噸的破冰船,它希望在獲得三艘重型破冰船以後,再購買三艘中型的破冰船,這樣使得美國船隊在2030年能夠擴充到7艘。《維護美國在北極和南極地區國家利益的備忘錄》要求對核動力破冰船安裝動力系統的可能性,以及船上預留安裝反艦飛彈、無人機、指揮控制中心等設備進行論證。
俄羅斯「五十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資料圖)
主持人:
有分析認為,美國在破冰船上安裝所謂的防禦性武器,以及美方聲稱抵禦來自「實力相當對手」的威脅,矛頭所指就是俄羅斯。曹老師,您是否認同這個觀點?
曹衛東:
美國的矛頭很顯然指的就是俄羅斯,俄羅斯建造的破冰船最多,而且在北極也採取了建軍事基地等一些行動。所以,面對俄羅斯的動作,美國也在緊鑼密鼓地擴大軍事部署。在《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報告》中,美國明確將北冰洋地區的活動與美俄大國競爭掛起鉤,針對俄羅斯在北極部署S-400飛彈的消息,美國國務院稱這種擴張軍事能力的做法超出了領土防禦的框架。
主持人:
您認為,破冰船在美俄爭奪北極戰略資源的過程中將發揮什麼作用?
曹衛東:
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主要是在北極的冰蓋下面進行爭奪,戰略飛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都在冰蓋下面,一旦要發動攻擊,就用核潛艇的圍殼將冰蓋頂破,然後從北極地區發射戰略飛彈來打擊對手。飛彈只需十幾分鐘就能打過去,相比跨著大西洋或者太平洋發射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
而現在,美國和俄羅斯都非常看好北極未來的經濟價值,有了破冰船之後,尤其是核動力的破冰船,其他商船過不去時,破冰船就可以開闢航道。軍艦雖然速度快,但是遇到冰還是走不動,所以,一定要用這種破冰船來為軍艦和商船開闢航道。因為,破冰船本身是一種輔助船,不是要靠它去作戰,而是為戰艦和商船的通航做保障。
美國海警「希利」號破冰船(美國防部官網)
主持人:
目前美國海岸警衛隊只有兩艘破冰船,一艘是正在運行的重型破冰船「極地之星」,也可以稱為「北極星」號,這艘船已經老化並且容易發生故障,而另一艘中型破冰船「希利」號至今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了。比起俄羅斯的40多艘破冰船,美國的兩艘船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這是因為,美國研發破冰船的經驗不足還是研發策略不同,或者還有其他原因?另外,美國研發常規動力破冰船的進度或者成果尚且如此,那麼研發核動力的可行性是怎樣的?
曹衛東:
美國在軍事上實行的是全球部署,也就是在全世界各個重要的水道上、航道上都部署了自己的戰艦,比如將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等門戶全部控制起來。至於北極,由於當時還沒有開通商業性的航道,美國軍艦不到那裡去,商船也不往那裡走。
現在美國憑藉其綜合國力和造船技術,是可以造出核動力破冰船的。但是建造需要時間和經費的支撐,無論在數量還是建造的質量、使用的經驗上,美國都很難超過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