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價在今年首個交易日表現非常強勁,在岸價曾升窄6.46,最新報6.4649,升681點子;離岸價升464點子,報6.4524。
2020年,受美國經濟衰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實施超低利率政策等因素影響,美元匯率全面走低。目前,市場已形成2021年美元仍將繼續走弱的共識。多間知名投行堅定看好人民幣,並唱衰美元。摩根資產管理公司認為,美元作為投資貨幣的吸引力已經減弱,長達10年的美元牛市將終結。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本輪人民幣升值是由中國經濟基本面推動的,預計2021年人民幣仍然會維持較強的走勢,至少本輪人民幣升值期會持續到今年上半年。到2021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會升至6.25元左右。
外資將趨勢性增配中國資產
中信證券預測,2021年三季度美元指數將跌破85,人民幣兌美元將升至6.2,美元進入中長期貶值階段,外資將趨勢性增配中國資產。
野村表示,由於歐美地區的新冠肺炎並未受控,利好中國出口,預料出口金額未來持續上升,加上拜登今年上臺後料潛在對中國貿易政策會有所放鬆,預計資金加快流入中國,今年首季人民幣升至6.3算,年底升至6.25水平。
專家認為,在政策釋放出中性信號後,人民幣的升值趨勢仍未結束,未來只是節奏放緩,並短時增加波動。按照利率平價理論和國際金融形勢變化,人民幣匯率升值程度遠遠未夠;按照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及疫情後中美兩國間經濟的不同走勢,國際資本青睞人民幣資產,市場力量應該處於推動人民幣強力升值狀態。
事實上,以美元計,中國11月出口按年增長21.1%,增幅較10月擴大9.7個百分點,創下2018年2月以來最高增速,而當月貿易順差擴大至紀錄新高,達754.2億美元,按年增加102.9%,高過預期且創下紀錄新高。同時,至12月25日,中國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CCFI)再創新高,升至1577.2,按周升5.9%,可見中國出口及航運景氣。
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布11月份全球支付貨幣排名。美元再度反超歐元,以37.63%的佔比,成為全球最多人使用的支付貨幣,而歐元佔比則以37.44%排行第二。第三為英鎊,其佔比為6.85%。而人民幣佔比則由10月的1.66%上升至2%,並在國際支付排名上升一位,重回全球第五水平。
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亦公布全球第三季中央銀行儲備貨幣排行榜。美元仍是全球中央銀行持有最多的貨幣,佔全球外匯儲備比重達60.46%,連續2個季度下降,而排第二的是歐元,佔20.53%,第三位是日圓佔5.92%,人民幣排第五,佔2.13%。雖然數字未能與歐美相比,但這亦可見國際慢慢地以人民幣作為交易的貨幣。
脫歐成功利歐元英鎊
另外,英國與歐盟的脫歐後貿易談判終在上周平安夜落實,避免了出現的無協議下「硬脫歐」的情況。高盛認為英國脫歐問題是主要的政治風險,如能達成的自由貿易協議,投資者應該看好英鎊,歐元兌英鎊的目標是0.87。目前歐元兌英鎊為0.908水平,約有4%升幅。歐元兌美元亦呈反覆上升趨勢,瑞銀預計歐元兌美元到2021年底將升至1.2至1.25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