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開展「三訪三評」活動中,安慶市懷寧縣公安局堅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拓寬溝通渠道為重點,積極搭建愛民「連心橋」,積極構建和諧警民關係,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較好地樹立了公安機關和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搭建「問心橋」 履職盡責集民意
調查尋問。採取電話抽樣與網上問卷相結合的方式,每季度開展一次群眾滿意度調查,及時通報調查結果,有針對性地改進公安工作。
進門訪問。變接訪為下訪,變被動為主動,組織廣大社區民警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集中開展走訪活動。
制度促問。建立刑事案件「三回告、三回訪、三公開」、重大疑難信訪案件回訪反饋、治安案件回訪、接處警定期評議和群眾投訴處理等制度,通過建立機制拓寬警民溝通、民意反饋渠道,著力從源頭上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涉法涉訴問題。
搭建「通心橋」 互動交流聽民聲
警營直通。定期邀請黨政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執法監督員到派出所、警務室座談交流,主動匯報工作,徵求意見建議,研究改進措施。廣泛開展「警營開放日」、「我當一天警察」等主題活動,讓廣大群眾、學校師生、企事業單位職工等觀摩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感受社區民警的為民情懷,樹立公安機關良好形象。
網上連通。依託網際網路搭建公安門戶網站,設立「在線諮詢」、「民意直通車」、「網上警務室」、警民「QQ群」等欄目,組織社區民警採取信息化條件下的「飛信」、「微信」、手機簡訊等形式發送便民、預警、協查等信息,徵集矛盾焦點和案件線索,全面促進警民信息交流。
社區互通。採取所隊民警定社區、機關民警下社區、班子成員包社區的方式,開展「警民懇談」、「警民互訪」、「走親日」等活動,不斷拓寬民意反饋渠道,推動警民深度交流。
搭建「愛心橋」 掛鈎幫扶解民憂
深化「一加一愛民幫扶」,要求每名民警幫扶1戶困難家庭,聯繫5名群眾,廣泛開展愛民實踐。一是物質幫扶。堅持「平常時間勤聯繫、及時溝通知民情、重大節日慰問、捐錢贈物暖民心」的工作思路,今年以來,該局民警共幫扶貧困群眾30餘戶,走訪慰問困難、特殊群體110人次。二是就業幫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拓寬群眾就業門路。目前,已幫助26名困難群眾創業,7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三是重點幫扶。以容易滋生矛盾的刑釋解教人員、上訪「專業戶」、服刑在教和受害人未成年子女等群體為重點,採取送門路、送法律、送禮物等方式,堅持登門查訪、進門探訪、上門回訪。截至目前,廣大民警共走訪特殊群體家庭46戶,提供法律援助139人次。
搭建「暖心橋」 優質服務惠民生
按照窗口便民、機制利民、政策惠民的思路,竭警力予民利,傾警心暖民心。窗口有「暖風」。按照「遇事不推、小事不煩、工作不怨」的要求,在戶籍室安裝「群眾滿意評價伺服器」,實行「一站式」服務,實現了服務態度「零投訴」、服務項目「零積壓」、服務受理「零諉拖」。門口有「暖氣」。在轄區學校及幼兒園建立「校園警務室」、「護園隊」,配備民警和專職保安;在社區實行「片警為主、多警為輔」合成警務機制,並配齊照相機、錄音筆等裝備;將警力下沉到社區,主項業務逐步拓展進社區,全力打造「社區裡的消防隊、群眾身邊的守護神」。街口有「暖流」。專門設置「開門評警招手停」流動徵求意見車,隨時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拓展公安宣傳內容,依託街道電子顯示屏、宣傳車等載體,及時發布預警提示、安全防範等信息,擴大了公安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李振寧 劉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