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雲南昆明,有一座古鎮是必看的,它曾經享譽半個雲南,歷史悠久,盡顯繁華富饒,它就是官渡古鎮。
古鎮在唐朝時期便有雛形,宋朝時成了滇池東岸一大集鎮,明清時為工商業發達的鄉鎮。昆明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地,這一點在官渡得到了集中體現,一個集鎮竟坐落有十幾座廟宇,有「六寺、七閣、八廟」之稱。
「多少行人此來往,馬蹄踏破五更霜」。所謂「官渡」,指得便是官方渡口,是各大官員停靠和官方商船匯集之地,地位高,經濟繁榮,明清時可謂享盡榮華富貴。
「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笙鼓送我歸」,這些古老的詩句,記錄著官渡那些不眠的歷史。文人相約詩酒茶,歌女舞弄琴琵琶,官渡在富饒之外也是一處文雅之地。
古鎮不收門票,我在鎮內閒逛許久,本想尋覓曾經的歌舞昇平,只是如今不見了蹤影。意外的是,我竟發現一座寺廟,掛著「少林寺」的匾額。不免心生納悶,少林寺不是在河南登封嗎?怎麼這裡也有一個少林。
眼前的這座「少林寺」,原本叫妙湛寺,始建於1290年,是一座有700多年歷史的古剎。妙湛寺曾經規模很大,後來毀壞於戰火和地震中,寺前修有東西磚塔,金碧輝煌,高達13層,交相輝映,成了官渡一景。
妙湛寺最珍貴的,便是鎮中央的「金剛塔」。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金剛塔,規模巨大,氣勢非凡,中央為高16米的主塔,四角配8米高的小塔,霸氣中不乏玲瓏,飄逸中不乏俊秀,可謂是稀有文物。
那為何這樣一座寺廟,會改名叫少林寺呢?這是因為少林寺將其接管了。
不僅是妙湛寺,官渡古鎮內的土主廟、法定寺和觀音寺,這4座寺廟皆被少林寺接管了,換句話說,這4座寺廟皆屬於少林寺公司旗下,日常事務由登封少林管轄。
其實這也是很無奈的地方,官渡古鎮比不上江南古鎮,客流量不多,沒有多少錢財去修繕寺廟。倒是少林寺接管以後,整個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破舊殿宇煥然一新,有時還會有武術表演,不但寺廟人氣越來越高,古鎮熱度也提升了不少。
官渡此舉是希望藉助少林寺,擴大古鎮的影響力,增加旅遊業的噱頭,以此發展當地經濟。
看完少林寺我接著閒逛,發現官渡有一種特色美食叫「粑粑」。這對於北方人來說很難理解,因為粑粑是上洗手間時的用語,而在雲南則是「餅」的俗稱。
官渡小吃特別有名,從歷史角度來說,昆明美食就是從官渡起源的。最有名的便是粑粑,許多店鋪都聲稱自己是幾十年老店,往往會冠上自己的名號,多是3元一個,價格很便宜。
我吃了一個粑粑,味道不錯,鬆軟的麵皮包裹了芝麻、花生,核桃,甜香可口。官渡粑粑有眾多口味,、豆沙餡、芝麻餡、花生餡、鮮花餡等等,不過基本都是甜的,作為一個北方人,吃慣了鹹餅再吃甜餅,如同發現了新大陸,好吃到停不下來。
官渡古鎮不收門票,煙火氣很濃。雖然少林寺接管寺廟之後,對古鎮的名氣有所幫助,不過還是有些人無法接受,覺得應該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東南郊官渡鎮
交通:乘坐31路、174路到官渡古鎮(廣福路)站下即可。
全國各大城市的免費景點都在這裡哦,關注作者:林清鹿,即可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