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水千裡進京 北京人均水資源增五成(組圖)
郭公莊水廠 以南水北調水為水源,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設計日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在自來水常規處理工藝的基礎上,採用臭氧、活性炭、紫外線消毒、膜處理等深度處理工藝,將進一步提升應對原水水質複雜化的能力。
團城湖明渠 是中線幹線北京段唯一的一段明渠,位於海澱區船營村西,長885米。團城湖原為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的調水樞紐,將南水北調終點設在這裡,三大水源匯集合一,便於聯合調度,有利於城市供水安全穩定。
永定河倒虹吸 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最後一座大型跨河建築物。工程全長2519米,以4孔鋼筋混凝土箱涵形式穿過永定河,其中2孔下遊接盧溝橋暗涵向團城湖供水,2孔向南乾渠分水。
大寧調壓池工程 可實現調節供水壓力和向團城湖、南乾渠方向分水的目的。調壓池內徑81米、由鋼筋混凝土底板、扶壁式擋牆、重力式擋牆等建築物組成。大寧調壓池容積7.86萬立方米。
崇青隧洞工程 位於房山區,工程長2×480米,為圓形輸水隧洞,隧洞為2孔。由於穿越丘陵地帶屬淺埋隧洞,且圍巖節理髮育成洞能力極差,最終採用投資較低的PCCP管道結構形式,即洞穿管的結構形式。
北拒馬河暗渠工程 是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進入北京的第一個單項工程,將上遊來水通過渠首樞紐的連接與控制,經輸水暗渠穿越北拒馬河中、北支。工程由渠首樞紐、暗渠、退水系統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