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老牌廚具品牌「雙立人」在興業太古匯開設了中國首家「雙立人之家」全球旗艦店,新加坡「老字號」松發肉骨茶(需求面積:80-150平方米)進駐靜安嘉裡中心,王品集團旗下的高端日料「舞漁」進駐太平洋徐匯店……今年一季度,「首店」在上海加速集聚。據第三方機構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共有113家首店亮相,上海共吸引了50家首店新品牌排名第一,其次為北京14家、廣州10家。2017年,有226家首店進入上海市場,約佔全國的50%,與2016年統計的首店情況對比,增長126%。
所謂「首店」,是指在行業裡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或者潮牌在某一區域開的第一家店。上海的國際高端知名品牌聚集度超過90%,全球零售商集聚度達54.4%,因此,國外品牌首次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或者新業態、新品牌的培育孵化和市場化,往往會選擇上海。今年一季度進入上海的首店中,有主打潮牌和設計師品牌的服飾品牌首店、有致力於珠寶年輕化藝術化的首店、有超市賣場嘗試向小型化轉型的首店、有電商掘金線下新零售市場所開設的品牌實體店,還有跨界融合主題餐廳及咖啡餐飲小吃拉麵等餐飲小業態。今年一季度,共有三家首次來到中國的海外米其林餐廳品牌,有兩家選擇了在上海開設首店。
首店加速在申城聚集,打破了「你有我有、千店一面」的傳統商業格局,各大商圈、商廈重塑商業地標形象,爭做時尚潮流的策源地。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去年靜安區、徐匯區和黃浦區在引進首店的數量上較多,共計85家,佔38%。黃浦區與靜安區正在加快「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的建設步伐,紛紛搶駐的「首入店」「旗艦店」,成為商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成果:去年,「維多利亞的秘密」旗艦店入駐淮海中路的力寶廣場;「中央商場」華麗轉身為以「商旅文生活秀」為主題的體驗型綜合體「外灘·中央」,並引入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喬丹、紐巴倫旗艦店等;進入閉店改造的世茂廣場將引入首個Hello Kitty上海灘主題樂園、西西弗全國首家旅行主題書店;另外,大疆無人機、韓國八秒、Gentle Monster、Line Friends、熊本熊、卡索多利亞Calzedonia等品牌旗艦店、首家店也先後落戶黃浦; 繼 Vivienne Westwood在K11設立首家咖啡店後,MUJI無印良品在「淮海755」又開出全球首發的新業態——MUJI Dinner無印良品餐堂;有著80多年歷史的「商業老人」第一百貨商業中心新妝亮相以來,把引入「首店」作為老字號重新出發的利器,今年一季度,先後引進「芒果有點辣」「吉壽司」「薪火燒肉源之屋」「百味瓊斯」「香港九叔牛雜」等餐飲首店品牌。
首店、「旗艦店」加速聚集,除了上海市場消費升級的內生動力,離不開上海商業堅持「引外」「引強」,一些有實力的地產開發商和招商代理機構起點高,能在全球範圍內組織品牌資源,從而形成「萬商雲集」的開放經濟格局。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興業太古匯、保利時光裡、長寧來福士、港匯恒隆、靜安大悅城、美羅城等有實力的開發商開發的城市商業綜合體是首店們最愛扎堆的所在。
興業太古匯有250多個品牌籤約入駐,其中有14家首次進入中國,12家首次進入上海;張園·豐盛裡項目,攜手仲量聯行,引入了國內首家滾石餐廳、百威英博等國際品牌;「新天地」幾乎已經成為海派時尚的代名詞,去年它在上海首度試水以音樂元素為主題的商業地產項目「月亮灣」。除了獨特的音樂主題定位,它也吹響了首店集結號,購物中心引入近120家品牌,其中有近46家全球美食餐廳。
品牌首店、「旗艦店」除了把新的品牌文化引入上海,也帶來了全新的經營之道、消費體驗,讓上海的消費者眼界大開。位於徐家匯美羅城的精品買手店LA RUTA DE VIA,號稱是「脫鞋才能進店的鞋履品牌」「裸足購物店」,這也是該品牌的首家店、旗艦店; 今年一季度入駐iapm的潮流健身品牌Pure Fitness,還附帶nood food健康美食吧,在運動前後提供有機健康能量補充……
「要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就要突出開放創新,加快集聚最新最潮的消費品牌,品牌特別是國際大牌首入店、旗艦店的加速集聚,將成為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建設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尤其是它們在體驗經濟領域的諸多創新元素,能將更多被網際網路分流的年輕客群重新拉回實體商業中來,值得那些正在遭遇轉型之困的商業同行借鑑。」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說。
本文轉載來自:解放日報 記者:吳衛群,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