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高溫,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近日,蘇北醫院收治了一位被煤氣瓶燒傷的老人,燒傷面積達到75%。
老兩口單獨住中午做飯時發生意外
記者了解到,這位老人住在寶應城郊接合部,家中用的是煤氣瓶。老人雖然已經72歲,但平時生活自理能力很強,還堅持種家裡的地。因為擔心影響子女生活,老兩口堅持自己住。
不久前的一天中午,老人正在做飯時,由於煤氣瓶洩漏,在擰開煤氣灶的一瞬間,一顆火球撲面而來,全身被火球燒傷。
所幸老人的老伴在家,及時通知了子女,並撥打了120。看到幾乎沒有一塊完整皮膚的老人,子女心裡很不是滋味。在送往寶應人民醫院後,由於傷勢嚴重,最終轉院到了蘇北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醫生診斷其大面積燒傷,燒傷面積高達75%。
「我還是幸運的,發生意外後,子女一直守護在身邊,悉心照顧。」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老人的子女端來自己做的飯,細心照料。躺在病床上的老人表示,燒傷確實很痛苦,要給農村使用液化氣的老人提個醒,平時一定要格外小心。
夏季事故易發蘇北每年收治二三十例
老人的子女表示,這次突然發生煤氣瓶爆燃,可能與最近沒有更換軟管有關係,另外天氣比較炎熱,煤氣瓶也容易發生爆燃。
「老人的嗅覺普遍不是太好,即使煤氣發生洩漏,很多時候不能聞到,這就無形增加了危險。」蘇北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醫師徐剛介紹。
徐剛表示,每年夏天蘇北醫院都會收治二三十例煤氣瓶燒傷病人,像寶應這位老人燒傷程度的並不在少數。夏季衣著單薄,一旦發生意外,很容易發生胳膊、頭部甚至全身燒傷,燒傷面積比較大。通訊員蘇宣記者陸康潔
[提醒]■聞到煤氣味怎麼辦?
需要提醒的是,在發現煤氣洩漏之後,不要打開和關閉任何電器,包括電燈、電扇、空調以及手機等,因為有可能產生電火花,從而引起爆炸。
煤氣瓶起火後切勿盲目撲救。應該在第一時間迅速關閉閥門、切斷氣源,再用溼毛巾等物品堵塞漏洞,防止氣體擴散。如火情無法控制,市民應迅速撤離並撥打119求助。
最重要的是加強煤氣使用的安全意識,防患於未然,如使用煤氣或天然氣之後別忘了關緊閥門,不要使用過於破舊的液化氣罐。
當聞到濃重的煤氣味,首先要尋找味道的來源,打開門窗,稀釋有毒氣體。這時注意輕易不要開燈,不要打明火,及時報警。
在報警過程中要注意,千萬不要在氣味濃重的地方報警,因為手機和電話也可能打出火花,引發爆炸。
■發生爆炸怎樣避險?
當發生煤氣爆炸時,可根據情況處理。如果是氣體洩漏造成煤氣瓶或天然氣管道外體燃爆,應該立即關閉閥門,再採取滅火措施。如果罐體爆炸或天然氣管道爆炸,這種情況就十分危險,應立即離開現場。如果是鄰居家發生爆炸,樓下的鄰居,可以往樓下跑,如果是樓上的居民,則儘量不要從發生事故的門前經過,應尋找其他通道離開,如果沒有,可根據形勢,先向高層轉移,等待救援。
如有事故發生,不要好奇圍觀,一是可能會妨礙救援人員處理事故現場,二是事故發生後建築體或其他物體可能會發生變形或鬆動,很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危險性,容易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