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莫逆
【原文】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①於心,相與為友。
【注釋】
①莫逆:指兩人意氣相投,交往密切友好。
【譯文】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互相說:「誰若知道死生存亡原為一體,那我就與他作朋友。」四個人相視而笑,志同道合,互相成為好朋友。
傾蓋
【原文】
孔子之郯(tán),遭程子於途,傾蓋①而語終日,甚相浹洽②,顧謂子路曰:「取束帛以贈先生。」
【注釋】
①傾蓋:途中相遇,停車交談,雙方車蓋往一起傾斜,形容一見如故或偶然的接觸。
②浹洽(jiāqià):和諧,融洽。
【譯文】
孔子在去往郯國的路上遇到程子,停車交談,二人車上的傘蓋靠在一起,談得非常融洽,孔子回頭對子路說:「取一捆布贈給先生。」
刎頸交
【原文】
陳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之交①,後乃有隙。
【注釋】
①刎頸之交: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譯文】
陳餘年輕時,將張耳當作父親一樣侍奉,兩人成為即使為對方砍頭也在所不惜的朋友,但是後來卻產生了嫌隙。
管鮑分金
【原文】
管仲①與鮑叔②相友善。仲曰:「吾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則吾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注釋】
①管仲:(前723—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②鮑叔:(前723—前644),姒姓,鮑氏,名叔牙。潁上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譯文】
管仲和鮑叔牙關係非常好。管仲說:「我貧困之時,曾與鮑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錢時我會多分自己一點,鮑叔牙不認為我貪心,因為他理解我的貧困。生養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是鮑叔牙。」
絕交惡聲
【原文】
燕樂毅書:「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譯文】
燕國樂毅給國君上書說:「古時,君子絕交,不會說對方壞話;忠臣離開自己的國家,也不會標榜自己多麼高潔。」
五交
【原文】
劉孝標《廣絕交論》,謂勢交、論交、窮交、量交、賄交,此五交皆不能恤貧,故絕之也。
【譯文】
劉孝標的《廣絕交論》記載,因對方勢力而進行的交往、因對方名望而進行的交往、不得志時互相利用而進行的交往、考慮自己是否能得益的交往、因貪圖財富而進行的交往,這五種交往都不應進行。
負荊請罪
【原文】
藺相如①為趙上卿,位在廉頗②右。頗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望見頗,引車避之。左右以為恥。曰:「強秦不敢加兵於趙者,以吾兩人耳。今兩虎相鬥,勢不俱生。吾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頗聞之,肉袒負荊,至門謝罪。
【注釋】
①藺相如:生卒年不詳,戰國時趙國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②廉頗:(前305—前230),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名將。
【譯文】
藺相如當時是趙國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有些嫉妒,說:「我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當面侮辱他。」藺相如遠遠地看到廉頗正向這邊過來,就吩咐下人給廉頗讓路。手下人都覺得很恥辱。藺相如說:「秦國現在勢力很強大,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是因為趙國有我們兩個人。如果兩隻老虎窩裡鬥,肯定不能全存活。應當先念及國家的安危,再考慮個人榮辱才是。」廉頗聽到了這番話,知道自己錯了,便脫光上衣背負著荊條,到藺相如門前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