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式中國風|《廬州月》初聽不懂詞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2020-12-14 齊魯壹點

中國風,字面上解釋為:中國樂風。一種新時代的中國音樂。我們能想像到中國山水畫的特點是寥寥幾筆,意境悠遠。中國風歌曲同樣有這個特點。在歌詞方面上,中國風的歌詞較之古風歌曲更加白話。古風歌詞更注重措辭韻腳。被觀眾廣為熟知的中國風歌手有周杰倫、後弦、王力宏,以及早期的林俊傑等歌手。歌詞方面方文山最為突出。談起中國風,有一個人的創作能力不容忽視,這個人就是許嵩。許嵩的詞,脫胎於我國的古典詩詞,典故有趣信手拈來,文辭清新雋永,韻味悠長。

《廬州月》這首歌是許嵩早期的作品。出自於許嵩2010年專輯《尋霧啟示》,同時也是許嵩中國風作品的典型代表。《廬州月》為什麼是廬州的月,而不是山水,江湖。因為月在古詩詞作品中都是有隱意(寄託相思),正如折柳(送別)。看到是廬州的月,就應該明白這首歌唱的是異地寄託相思的歌。歌詞寫的極其妙,寥寥幾筆,單單前兩句就很有意境,一個寒窗苦讀功成名就的書生形象便是浮現在聽者眼前。一下子帶人去到廬州月下的故鄉,回憶那位留在過往裡的姑娘。

「兒時鑿壁偷了誰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出自西漢匡衡在鄰居相隔的牆上鑿開一個洞,偷偷的借鄰舍的燭光讀書。「宿昔不梳」源自南北朝樂府詩《子夜歌 宿昔不梳頭》:宿夕不梳頭,絲髮披兩肩。腕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女性的慵懶柔美,夜裡睡覺不梳頭,髮絲披在兩肩上。溫柔得在郎君的膝上伸展,沒有哪一處地方不惹人憐愛。用在這應該暗指功名搏取前為了進取每日鬚髮難以梳理。「如今燈下閒讀 紅袖添香」,如今兩字由兒時拉至今日。一句「偷了誰家的光」則顯得饒有趣味。然後回到了現在,自己燈下閒讀,紅袖添香。今日之景,燈燭之下已再無前時借光之窘迫,「閒讀」二字也再與他日苦讀之景再不相同,此時當指已讀遍賢書功名成就,佳人在側,夫復何求。卻感慨「半生浮名 只是虛妄」。

半生已逝,浮華功名只不過一片虛無。這寥寥幾句,像是回首過往,但更多的則是感慨。此時佳人在側,而那位留在過往裡的姑娘,今何在?是否還在廬陽?「三月 一路煙霞 鶯飛草長,柳絮紛飛裡看見了故鄉。」意境獨到的畫面之美,初春三月的江南煙雨,鶯鳥齊舞,草長輕擺。而與之同時「他」的眼中若隱若現,是什麼意象?是故鄉。突然想到了故鄉,也想起了自己曾經的戀人。「不知心上的你是否還在廬陽,一縷青絲一生珍藏」。歌詞寫到這裡,我們應該非常清楚明朗了,許嵩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是思念,是過往。思念什麼?思念故鄉,思念心上人。寫到這裡,不妨說一個玩笑話,你如今有美女陪讀了,就想起你廬州的心上人啊?渣男?渣男呀,hhhh「一縷青絲一生珍藏」青絲,就是情絲,象徵著愛情。一縷情絲,總是要以所愛的男子為寄託,猶如藤蘿之依附喬木。在古人筆記中傳世的愛情故事處處可見古代女子以秀髮相贈、以身心俱陳的篤定情長,而這些故事大都以男人的背信收梢。 可想而知.......

「橋上的戀人入對出雙橋邊紅藥嘆夜太漫長月也搖晃 人也彷徨烏蓬裡傳來了一曲離殤」紅藥是什麼?紅藥出自宋代姜夔《揚州慢 淮左名都》,許嵩在這裡化用杜郎求情典故,將自己比作紅藥,獨立橋邊,孤目觀望,在某個橋下的船上,看到橋上來來往往的相愛的有情人,反襯著自己內心的寂寞和孤獨。他暗示,心底也同樣深藏著一個久久難以忘懷的心上人。橋邊紅藥在感嘆夜的漫長,也許是自己在感嘆時光的蹉跎。船緩緩前進,往天上看,一輪明月懸掛在天空。船在緩慢移動,產生了月在搖晃的錯覺。此時許嵩好像感到了一絲仿徨,黯然神傷。白天的熱鬧已讓他在心中悽然,晚上的二十四橋明月,波心上還迴蕩著冷月無聲,這般景致,豈是斷腸人能見睹的?然就在此時,烏蓬裡傳來了一首悽美的離殤之曲。醉笑陪君三萬場,他苦笑,原來處處是離殤。隨之許嵩的感情也到了爆發的高潮。

聽著許嵩獨特嗓音唱著的《廬州月》,不得不想再表達一點兒。整首歌中 故事線 有,時間點 有,畫面感 有。行雲流水,流暢自然。如果真的要吐槽的話,那就是「離殤」被用爛了。doge。「離殤」字面上意思,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受傷;二是指因離別引起的傷感。「離殤」這個詞語按照漢語語法根本不通,是以上過程中形成的錯詞,不具備科學性。「殤」和「傷」不能混用的,「殤」在漢語字典中只能表示夭亡或者意外死去。看來許嵩也有過古風圈陋習瞎用離殤。而對於「殤」字在古風歌中出現的次數,我的王牌詞作妃墨大大也和我探討過,說是探討,不如說是吐槽!「廬州月光 灑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太多的傷 難訴衷腸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廬州月光 梨花雨涼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家鄉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卻流不出當年淚光」廬州月中「月」這一意象終於出來了,情感關鍵也在於此。集中表現了對家鄉,對戀人的思念。又想到滿身傷痕的自己,卻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一句感嘆,當時只道是尋常。許嵩真正想表達的什麼?旨在於此。「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她,當時的心上人兒,一臉素妝,在清冷的月光下還是那般惹人憐惜。只是皮膚沒有保持的好,二十七歲的女子已有鄉間婦人常見的憔悴枯燥,不似當年的白紙若曦,賽雪欺霜。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出自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浣溪紗》: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意思是說所有的這些事,在當時看來卻是很平常的事。什麼意思?美好珍貴的事物在我們身邊時,我們往往認作尋常,不做珍惜,一旦失去,才又方知珍貴,一再追悔莫及。生在今日的我們如此,許嵩的心底亦是如此。然後「廬州月光 梨花雨涼」,下起了「梨花雨」,問自己的戀人在誰的身旁。家鄉的月色最迷人,深深地烙在心上。月光在許嵩的心上印的很深。最後又表現了對時光的深深感嘆和抒發了悲傷之感,卻流不出當年淚光。全詞以月光為線索表現了一個離鄉之子對故鄉、對愛人的思念。悽美的感情基調蘊含在其中,卻不顯得做作。假如我們有一天離開了自己的故鄉,離開了自己心愛的人,會發出同樣的感嘆嗎???月似當年,人似當年否???十年苦寒讀,一朝登金榜。回首思故裡,你已為人妻。廬州月夜雨,獨嘆憶往昔。聽時年幼,卻聽懂了所謂憂傷。《廬州月》講的是什麼?唱的是什麼?勿忘初心,珍惜眼前人。初聽不懂詞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嵩式中國風|《廬州月》初聽不懂詞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中國風,字面上解釋為:中國樂風。一種新時代的中國音樂。我們能想像到中國山水畫的特點是寥寥幾筆,意境悠遠。中國風歌曲同樣有這個特點。在歌詞方面上,中國風的歌詞較之古風歌曲更加白話。古風歌詞更注重措辭韻腳。
  • 抖音手繪女生頭像簡單氣質 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抖音手繪女生頭像簡單氣質 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時間:2020-07-21 17:08   來源:非主流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手繪女生頭像簡單氣質 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原標題:抖音手繪女生頭像簡單氣質
  • 火影主題曲《青鳥》,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青鳥》做為火影的主題曲,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初中的時候,因為哥哥愛看火影,所以,我搬著小板凳坐在一旁跟著哥哥看。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那時的我不懂歌詞的意思,現在的我再聽,這不就是我們曾經追求的嗎?哈哈哈~時光真的是不留情呢?原來,我真的已經正大了呢,而《火影》也已經完結!
  • 15句網易雲很火的句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15句網易雲很火的句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聽歌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放鬆自己的方式了,下班後的地鐵、公交車,每個人一個耳機,裡面聽的是人生酸甜苦辣,大家庭的是心情聽得是感同身受,所以也有很多人在聽完歌之後發表自己的觀點,有些評論看得讓人淚目,每個人都是歌中的主角,冷暖自知。今天來說說網易雲很火的那些句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 15句網易雲很火的句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15句網易雲很火的句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聽歌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放鬆自己的方式了,下班後的地鐵、公交車,每個人一個耳機,裡面聽的是人生酸甜苦辣,大家庭的是心情聽得是感同身受,所以也有很多人在聽完歌之後發表自己的觀點,有些評論看得讓人淚目,每個人都是歌中的主角,冷暖自知。今天來說說網易雲很火的那些句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 「夜讀」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年少不知李宗盛,長大才知林憶蓮傷心才懂陳奕迅,失戀才知張信哲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聽懂已是不惑年,是否滄桑早侵身有人說愛上一首歌一開始只是喜歡動聽的旋律後來那些歌詞深深的刻在了心上最怕的是聽懂某一首歌最近收到來自粉絲的私信聽著他說
  • 趙傳《我是一隻小小鳥》,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呵呵,現在想起來也怪有意思的,如今的我們也已經長大成人了,偶爾再聽一下趙傳的這首歌曲真的是感慨啊,真應了那句話,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就像歌中唱的「我飛上了青天才發現自己從此無依無靠」,如今為了生活而四處奔波的那些八零後們聽了這首歌是不是感覺有點能影射自己身上的一些什麼東西。
  • 品味《山丘》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第一次聽山丘 李宗盛抱著吉他 自談自唱。開始感覺這歌就是很好聽。開始不知道名字後面一查才知道叫山丘,然後添加進了酷狗,隨後的幾年,浮浮沉沉。聽酷狗也會的時候也會聽到這首歌,我聽酷狗喜歡隨機播放,這樣下一首你就永遠不知道下一首是什麼歌,就像人生不知道明天起床會是什麼樣,就像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 網易雲很火的句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1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2 你有沒有很想,和誰重新認識一次。
  • 馮提莫新歌引聽眾共鳴: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整個故事線非常豐滿,詞跟感情的表達也相得益彰。不少聽眾感慨: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學生時代的感情是最純粹的,不慘雜任何雜念。時過境遷你是否還記得當初那個讓你心動的人,聽到這首歌,大家眼角都是溼潤的吧?發達的網絡捧紅了不少主播,但馮提莫跟她們不一樣。在翻唱一些歌成名之後,她並沒有滿足現狀停下對音樂的追求。
  • 情感靈魂師丨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作者學院#一指笛聲為誰挽留,青山不老,綠水常伴,卻見燕雀已南飛一盞燭燈臺下望,初聽一曲唯世人,曲中無曲亦有意,曲中驚鴻終是你不為風華雪月一指塵,卻是深夜傳耳踏笙簫,三生有幸見月圓,七生別離悲歡合總是深夜驚醒了你,不知不覺聽著那些治癒傷心的歌曲,想著念念不忘的人,骨子裡的那份情變得是如此的沉重,笑了笑深夜的自己,誰能懂我的心,誰能安慰我的心,誰又能溫暖這顆冰涼的心
  •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想起來之前聽過這麼一句話:以前聽歌,聽的是旋律;之後聽歌,聽的是歌詞。後來聽歌,聽的是故事;現在聽歌,聽的是自己。現在想想,這句話說得挺對的。以前聽一首歌,會覺得這首歌旋律很好,歌詞也不錯,雖說不怎麼能體會到歌裡的感情,但只要戴上耳機,就不知不覺得單曲循環了好久。聽歌,發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直到後來,你遇見了一個人,經歷了一些故事,再聽那首歌時,突然覺得「這唱的不就是我嗎?」這首歌一下子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但願還能再入夢,夢裡相思纏綿情纏綿繾綣心頭熾,曲終人散早成空年少時不明白成人的世界是孤獨的
  • 神評論神回復: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3.不知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喜歡聽嗩吶了。神評論:躺著聽是對嗩吶最起碼的尊重。神回覆: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盒中人。
  • 李宗盛: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年輕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他的歌,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炫技。簡練樸實,平易近人,卻字字灼心,句句真情;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但是無論哪一首,不同的人都能在不同的歌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 「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陳奕迅兩首歌上榜,哭成淚人
    原版《一生所愛》 在大話西遊裡在結尾部分出現,經過全片故事情節的發展,至尊寶與紫霞的愛恨交織,觀眾的情緒已經飽和,古城上夕陽劍客和情人的擁抱,這首歌的編曲也不像歌詞那樣古樸的中國味感覺,反而融合了許多世界音樂,因其複雜性讓人百聽不厭。可能最讓人感覺初聽不知曲中意,在聽已是曲中人的是《大話西遊》,兒童時看不懂,年少時當喜劇看,此刻想笑卻再也笑不出來!6.
  • 那些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經典歌曲!細品,收藏!
    跳跳聽的第一首粵語歌是Beyond的《真的愛你》那個時候還聽不懂粵語,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只能磕磕碰碰的能讀出幾個詞,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對粵語有種莫名的好感。尤其是哪種能把粵語歌唱歌很好聽的男生,總能吸引我的注意。懷念不一定就要相見,喜歡不一定就要在一起,你要相信,每一種距離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 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那年的我們
    以前總是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當時的自己總是覺得自己還小,還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可是,卻又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原來青春早已不再,只是我們都沒有覺察到。看著電影裡的男女主在北京漂泊的日子裡擠地下室,吃泡麵,一起度過最困難的日子,可是最終卻消失在人海,等到後來再相見,當初的悸動和遺憾還在,只是沒了當初的我們。
  • 一組湖南益陽舊照片,少年不懂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正所謂「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往事如煙,不堪回首。時間匆匆,光陰似箭。再也不見當年的人,當年的事。可是人們又總喜歡回憶一些過去的事,回想過去的人。可是再也回不到當年,只能用照片來緬懷過去。下面組20世紀益陽老照片獻給大家,也由衷的感謝當年的攝影師們留下這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謝謝!
  • 有些歌聽著聽著就流淚了,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1、青春就像那小溪裡的流水從來沒有停止過,當你還在以為是之前的水時,已不瞭然。流水不停時間不止,一切都在變幻中,我們喜歡的、不喜歡的都在變化,老是弄得我們措手不及。我們對一個人的喜歡青澀、靦腆、激動、欣喜都躍然在臉上。我想這就是青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