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當「打工人」,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飲酒作樂,他哪來的錢

2020-12-24 照見古今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超前的生活理念,一直為後代人所推崇。但是,後人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李白不但沒工作,還總是玩說走就走的旅遊,他靠的是什麼呢?錢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確實硬核,但知道了真相之後,一般人也只能感嘆:巨妾做不到呀。

李白做過一段時間官,肯定是有一些積蓄的

李白才華橫溢,心高氣傲,而且不肯混於世俗,不願接受普通人鑽營的人際,因此,他一輩子沒多少得意的時間。也正因為如此,說李白掙錢養自己不太現實。但是,人家也有自己的特殊能力,憑著一支筆,也存了一點錢。

公元742年,這一年李白41歲,因為賀知章的賞識,被唐玄宗任命為翰林學士。我們不說這是做什麼官,只說它的收入是多少就好了。從當時時代來看,翰林學士為六品官,工資並不高。各朝各代六品官員都比較清貧,據說明朝時六品官連家都養不了。

但是,唐朝不一樣,人家國富民安,所以工資就格外高。一個六品官在唐朝可每年得到28.8貫的薪資,這顯然真的不是很多。不過不要著急,當官還有外快,比如朝廷俸料每年95石、僕役錢26.4貫、職田400畝。

如此七七八八一算,那就不少了,據相關資料統計,這一年的收入如果兌換成人民幣的話,大概值三十多萬。

好吧,李白雖然只在任上呆了三四年的功夫,但收入百萬也是妥妥的。而且,當時唐玄宗對李白的印象非常不錯,所以在他辭官的時候,還特別賞了他一筆"賜金"。

這個哪怕少了說,也得上千吧,畢竟皇帝財大氣粗嘛。試想想,有了這些錢,李白走哪裡還不是吃香喝辣的?

不僅如此,李白哪怕不上班的日子裡,也會偶爾做個兼職。沒辦法,當時李白大名在外,唐朝有太多達官貴人想一請其詞的,還有什麼出名人物的墓志銘,這些活李白都接過。而這些人作為富人,是最尊重文化人的,完事給一筆數目不小的潤筆費那是理所應當的事

潤筆費到底有多少錢?拿一事來舉例:公元755年,這時李白正閒來無事遊到了南陵。

他的好友汪倫聽說之後馬上就寫信邀請李白過去小住,李白在汪倫家盤桓數日,汪倫好吃好喝好招待,到臨走時又送了駿馬、官錦等物。

這些得值多少錢呢?官錦十緞至少上千兩的銀子,駿馬八匹,那就更是千數之銀了,難怪李白說:不及汪倫贈我情,這是真金白銀的贈送呀。

如此我們就可以了解了,李白只是與汪倫喝著小酒切磋幾日就可得如此多的東西,那如果給達官貴人寫點東西呢?又豈是這點數量可能顯示自己身份的?

其實,我們可以想像,李白向來視金錢如糞土,那是因為他從不覺得這些東西有多難掙。這和現代人一樣,但凡不知道掙錢辛苦的人,普遍不會太愛惜錢財的。

家裡有錢,朋友有贈,李白還愁什麼呢?

這時肯定有人不服:李白掙錢都自己花?他就不養家嗎?好問題,這恰恰就是李白為何不惜錢的原因:富二代。人家家裡過去是有錢人,從小在吃穿用度上就沒發過愁。而且,李白從年輕時就一擲千金,他第一次出川,一年就花了30萬錢。

這是個什麼概念?如果按唐朝當時的高價,這30萬錢可以購買3000石米。那麼一石米是多少錢呢?平均一下的話,大唐開元盛世的大米一石為100文的樣子。如果我們再將一石米換成現在的計量單位的話,一石約等於79公斤,3000石就是230000多公斤的樣子吧。這要換成錢,哪怕是3塊錢一斤大米,也得一百多萬了,嚇不嚇人?

李白家有錢,娶個媳婦也是有錢人,他的媳婦是唐高宗時期宰相許圉師的孫女,這個肯定是有錢的人。而許氏早亡,李白又娶了唐高宗時宗楚客的孫女,這宗楚客當時也是宰相之高位。

這樣的出身,家裡錢不缺,陪嫁也不少。那李白是不是掙錢養家也就沒什麼打緊的了,畢竟人家家裡也不在乎他掙那點碎銀子。

而這也剛好符合李白的生活方式: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他有點錢,拿著就是喝酒吃肉招待朋友,外帶著週遊世界了。只不過,以李白這種花錢大手大腳的性格,時常捉襟見肘是有的,肯定也受過不少的銀錢短缺之苦。

不過,李白是文化人,走到哪裡都有一個明星效應,各地認識不認識的人,都會上趕著與他交結。所以,很多朋友會在款待李白之後,還贈以實物及金錢。這些李白都是以不視俗物的眼光來將其消化掉了,反正他也會為朋友花不少錢,這就是人際圈吧。

但就算是這樣,李白也沒有瀟灑到底,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客居於金陵,加之仕途上的重大變故,生活過得非常艱難。後來還被拘禁了一段時間,這種恣意人生也就算到底了。

李白想來晚年是明白自己最後的出路的:沒錢,沒人緣。於是他投奔了李陽冰,至死時將所有的手稿都交給了李陽冰。事實上,這個時候的李陽冰也是困難不已,頂多只夠管李白吃口飯了。

如果說這是李白一生的快活人生,那還是有些諷刺的,前半生過得瀟灑,但到老年有家難回。女人若嫁一個這樣的男人,縱有萬般才華,又有何用?這樣一想,李白的媳婦、孩子是真無辜,竟然有這樣一個丈夫與父親。

過瀟灑的日子是不錯,但像李白這樣敗家的男人還真是不提倡,至少算不上顧家,一輩子只為了自己快活了,太缺乏責任不是?當然,論才華,李白還是可圈可點的,只是可惜一輩子沒受過什麼重用,也沒做過什麼有重量的事。就是一個一輩子遊山玩水,與文字打交道的人。

相關焦點

  • 李白當官不成卻終日遊山玩水、飲酒作樂,錢究竟從何而來?
    李白當官不成卻終日遊山玩水、飲酒作樂,錢究竟從何而來?要說中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明星,非太白先生莫屬了,他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想去哪玩就去哪玩,結交好友遍布天下,而且還酒不離身。但小編想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李白每天都是在遊山玩水,而從他的一生來看,官場失意,而且做的還都是俸祿較低的小官,那麼他的錢到底是哪裡來的呢?
  • 詩仙李白一輩子不工作,總在遊山玩水,他的錢是從哪來的?
    前些年,職場上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一些人在工作多年後,不願再受工作束縛,遂決定離職,四處遊山玩水,度過自己美好的一生。但這種理想的生活,只適合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如果是一個普通打工仔,那遲早得為柴米油鹽返回來上班。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他的錢都是哪來的?
    》最近李白又又又火了,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李白實在是個很特別的存在,他好像從來沒因為「缺錢」而煩惱過,他的詩裡不是遊山玩水、飲酒作詩,就是浪跡天涯
  • 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提起詩仙李白,這名號,哪真是如雷貫耳、震聾發聵。就連現在的三歲黃口小兒,都會搖頭晃腦地大聲吟誦他老人家幾首詩詞,「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連現在紅遍大江南北,網裡網外都人氣爆棚的餘大詩人,都會搖搖晃晃地唱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銀河落九天。」
  • 詩仙李白一輩子不工作,總在遊山玩水,他的錢是從哪來的?
    前些年,職場上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一些人在工作多年後,不願再受工作束縛,遂決定離職,四處遊山玩水,度過自己美好的一生。但這種理想的生活,只適合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如果是一個普通打工仔,那遲早得為柴米油鹽返回來上班。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沒見他工作,他到底從哪裡來的錢?
    大部分文獻都以「家世不詳」來概括李白的出身背景,實際上,自中唐以來,一直到現當代,許多學者對考證李白的家世做出了很多努力,他們從眾多歷史文獻中一點一點比較和分析,逐漸為大家還原出一個具有立體感的李白。出生在富貴之家,李白在小時候有任何願望,他父親都可以滿足他。李客早年忙於經商,沒有學到多少文化知識,所以,他對小兒子李白寄託了很大希望,從5歲開始,李客就為李白聘請了私人教師,專門來教授李白讀書識字。
  • 李白一輩子都沒怎麼好好工作,他遊山玩水的錢是哪來的?
    李白作為大名鼎鼎的詩人,同時也被後人稱為詩仙,李白之所以被稱為詩仙,主要因為李白所寫的詩歌風格,飄逸瀟灑和變幻莫測,李白在詩歌方面的成就,更是千古無雙。雖然李白在詩歌上的成就十分高,但是李白在仕途上,卻是極為不順。李白的前半生,基本上就沒怎麼工作過,直到中年才走上仕途。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是在遊山玩水。
  • 經常遊山玩水的李白,他的錢到底從哪來?
    從記事起,我們在看電視時,總會蹦出一些奇怪的念頭,古人好像天天都不上班他們哪來的錢。尤其是像李白這樣的詩人,整日遊山玩水,到底靠什麼養活自己之餘,還能過得如此瀟灑?李白如同現代學校裡的尖子生,過於鋒芒畢露,成為老師眼中的寶貝,卻是同學眼中嫉妒的對象。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沒有工作,他如何維持生計?
    在唐朝時期,李白的作品無疑是最為優秀的,只不過李白的一生中,仕途很不順。在李白的一生中,幾乎是遊山玩水,每一個到達的地方都有李白的熟人,這樣的李白無疑是人生贏家。每到達一個地方,李白就會吟詩作樂。作為古代的詩仙,李白遊山玩水尋找靈感。可問題是,想要找到靈感,需要遊山玩水,但是遊山玩水是需要錢的,那麼問題來了,李白沒有仕途也沒有工作,他的錢從何而來呢?
  • 李白沒有工作,卻一輩子都在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錢?
    眾所周知,我們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詩歌都是非常盛行的,流傳了一代又一代。詩歌在我國的地位非常的高,也是當代學生必須要學的文化之一。李白沒有工作,卻一輩子都在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錢?相信我們在讀書時代都學過各個朝代的詩歌,每個朝代都有很多傑出的詩人,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詞句。要說到歷史上最有名的詩人,想必所有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李白吧,世人給稱他為詩仙,由此可見他的地位有多高。
  • 李白一生不務正業遊山玩水,他的錢都是從哪來的?一般人是做不到
    縱觀李白的一生,都是瀟灑的,可以說一生都在不務正業遊山玩水,只有在三年工作,就光憑著這三年的工資是怎麼負擔的起的?讓人非常的好奇,他的錢都是哪來的?在加上李白的名氣很大,朋友分布在各個地方,當他在外地遊山玩水的時候,自然不用擔心生計的問題。
  • 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提起詩仙李白,這名號,哪真是如雷貫耳、震聾發聵。就連現在的三歲黃口小兒,都會搖頭晃腦地大聲吟誦他老人家幾首詩詞,「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連現在紅遍大江南北,網裡網外都人氣爆棚的餘大詩人,都會搖搖晃晃地唱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一生只工作了兩年,卻整日飲酒賦詩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裡來
    李白的一生只有兩件事,第一件是喝酒,第二件就是作詩,那麼問題來了,李白喝酒也好,作詩也罷,他的錢是從哪裡來的,能夠維持生活呢?這就要從李白的家世和他本人的人格魅力說起了。至於李白的祖上是不是做生意發了大財,史書上沒有記載過,但是李白的父親李客確實是非常有錢,如果這些錢不是他父親賺來的,那麼就是祖上傳下來的。
  • 李白大半生遊山玩水,不愁沒錢花,他的錢主要從哪來?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他天生驕傲自負,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許多人喜歡他獨立豪放的氣度。李白也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文人墨客的風骨。李白追名逐利卻收效甚微,他仕途不順,常常借酒澆愁打發時間。其實李白還有一個隱藏身份,那就是「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的仕途只有短短幾年,卻遊山玩水。
  • 李白一輩子沒工作,都在喝酒和遊山玩水,錢哪來的?
    就是問大傢伙,李白的錢哪裡來?關注量竟然達到了十億加,我看網上大家一下子都炸了鍋一樣哈,評論有幾萬家,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門。有人說他是敗家子、富二代,有人說她嫁的老婆是富二代,李白就是個吃軟飯的,甚至還有人說李白當街殺過人,等等等等。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沒見他工作,他到底從哪裡來的錢?
    大部分文獻都以「家世不詳」來概括李白的出身背景,實際上,自中唐以來,一直到現當代,許多學者對考證李白的家世做出了很多努力,他們從眾多歷史文獻中一點一點比較和分析,逐漸為大家還原出一個具有立體感的李白。出生在富貴之家,李白在小時候有任何願望,他父親都可以滿足他。李客早年忙於經商,沒有學到多少文化知識,所以,他對小兒子李白寄託了很大希望,從5歲開始,李客就為李白聘請了私人教師,專門來教授李白讀書識字。
  • 成天遊山玩水,李白的錢哪來的?
    提起李白,我們想到的便是一個整日逍遙自在,喜歡飲酒玩樂的豪邁詩人,後世流傳的很多他的詩,有很多都是在描述他遊玩過程中的景色。但是看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在當時他遊樂所需要花的吃飯錢、住宿錢都是從哪裡來的?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又不工作,那他的錢是從哪來的?你可能想不到
    說起李白,我們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基本上就四個字——放蕩不羈。也的確,歷史上的李白確實是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遊山玩水,工作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短短的三年而已。那麼問題來,李白一生遊山玩水,又不工作,收入微薄的他,哪有這麼多錢呢?你可能想不到!首先來說,李白家境富裕。據說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李白從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而家境一定不會太差。
  • 李白整天遊山玩水,錢是從哪來的?
    昨天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李白的錢是哪來的?在這之前我們首先要問,李白到底有沒有錢?(也是沒想到大家這麼關心大詩人)有錢肯定是有錢的,可以品品「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句。人家小時候腦子裡都是「白玉盤」,網友小時候:呼作蘿蔔片。李白整天遊山玩水,那麼他的錢是怎麼來的呢?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那麼多錢?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李白生平有三大愛好:寫詩、喝酒、旅遊。在古代文人那裡,詩酒是不分家的,李白則更甚,當是人生不可一日無酒,有酒還是不淺嘗輒止,而是非得喝個盡興。喝醉後,還不顧形象地撒撒酒瘋,比如,幹些讓玄宗的近侍太監高力士為其脫靴之類的牛掰事。所以,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稱讚他:「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