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小棉襖、暖寶寶,但孩子也是天性活潑的小精靈,相信每個陪伴過孩子玩耍的家長們,都深有體會,每一個孩子的精力都是驚人的旺盛。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現在更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那是因為疫情的發生。當過年大家接收到國家的號召,宅在家裡為國出力時,很多家長們早已蠢蠢欲動。
爸爸給三胞胎製作小火車,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網友:當牛做馬
面對每天只能宅在家裡的現狀,網友們可謂花樣百出的豐富著自己的生活,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視頻,成為網友們紛紛效仿的佳話。
這位網友是一位年輕的父親,想來平常工作繁忙,沒有閒暇陪伴自己的三胞胎兒子玩耍,趁著不能出門,便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給孩子製作可以親子互動的玩具。
這位有才的父親,用大紙箱給孩子做了三個車廂,並把車廂用繩子連接好,三個孩子端坐在車廂內,而這輛火車的動力,便是爸爸。
只見這位父親,在車廂的最前方,用繩子拉著,跪著在客廳中拉著三個孩子前行,孩子們跟隨紙箱,有序、新奇的體驗著,爸爸給自己製作的新玩具。
爸爸在前方賣力的拉著,在客廳中一直環繞爬行,不難想像爸爸也是無奈啊!自己的孩子,可不得自己用心陪伴嗎?總比孩子一直只要電子產品強。
很多網友紛紛調侃:「這才叫當牛做馬呢!爸爸帶孩子真是有科技感!」
分析
這樣的親子玩具,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好的影響作用。
1.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孩子的四肢發育,是需要日常的不斷鍛鍊才能練就的,多與孩子進行運動的引導和溝通,可以培養孩子從小喜歡動手製作的能力。
2.促進親子關係
通常家中父親的角色,通常都較為嚴厲或者陌生,或者是由於父親的性格,也或者是因為生活所迫,但製作這樣的大玩具,可以很好的給親子之間一個相處的機會,增進感情。
3.廢物利用,不浪費
孩子的節約精神,也是從小由家長培養產生的,面對家中很多不需要的物品,都可以開發、創新,製作出可以玩耍的玩具,同時讓孩子對玩具的認知,不僅僅限於用金錢購買。
就像文中的這位父親一樣,我們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已經為人父母,他們對於孩子的成長,不應該再缺席,只有完整父母的陪伴,才能給予孩子完整的愛。
父親的陪伴區別於母親的細膩,父親多是粗狂而豁達的,可以給孩子帶去不一樣的視角,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不同的愛。但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陪伴。
這些親子活動,您不妨也試試
1.角色扮演手工製作
可以利用家中的彩紙,繩子、膠水和彩筆,來製作動物頭飾,比如:青蛙、蝌蚪、兔子、烏龜等,進行故事創造和演繹,讓孩子充滿表演欲望,以及表達的能力。
先用彩紙剪出圓形,再利用另一種顏色的彩紙,剪出相應的動物耳朵,並用膠水粘在圓形臉的頭部,利用彩筆畫出動物的五官。
注意動物的特點:兔子三瓣嘴、青蛙大咧嘴等等。要把每個動物的特點表現出來,才更容易區分頭飾的差別。也能給孩子留下更深的印象。
2.輕泥土的手工製作
現在市場很容易買到手工輕泥土,這樣的手工材料,不僅塑型容易,不沾手,還可以給孩子充分的空間,進行想像與創作。
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捏出不同的動物、植物甚至是面、菜等等,這樣的親子互動,可以很好的促進動手能力,也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其實,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對孩子的陪伴,無論家長給她買了多少玩具,都不如陪孩子玩兒一會兒沙子,能讓孩子無比開心。
糖果媽媽寄語
無論家長用怎樣有趣的講故事軟體,都無法替代父母在身邊,柔聲細語的講述故事,娓娓道來的細膩,才是孩子享受到最好的故事講解。
因此,父母應該多抽出時間,來了解自己的孩子,陪伴其成長,平衡好孩子與工作的關係,多去思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今日話題:今天,你陪孩子玩的什麼呢?不妨把圖片或者文字說明發到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