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強調,要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設立重慶市傑出英才獎,整合推出重慶英才計劃,舉辦重慶英才大會,著力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人才資源總量、質量和貢獻全面提升。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工作是夯基壘臺的基礎性工作。市委書記陳敏爾強調,內陸開放高地理應是人才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理應是人才嚮往之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在著力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CQDK全媒體持續聚焦我市人才引領發展成果、「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建設成效,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紮根巴渝、建設重慶。
張軍偉參加「百萬英才興重慶」活動
2019年11月9日,作為2019重慶英才大會重要活動單元,「千名博士重慶行」暨高層次人才洽談會啟動儀式舉行。
面對眾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在啟動儀式上進行了一場推介會,向現場的精英們發出了邀請。
在現場,許多人才都感受到了高新區的魅力和實力,轄區企業更是備受人才青睞。
「引」才有方
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
畢業於重慶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張軍偉被高新區的發展前景深深吸引。今年7月,他成為高新區2020年通過「綠色通道」引進的高層次緊缺人才。
來到高新區後,張軍偉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高新區管委會黨群工作部人才科工作人員。
作為一名北方人,張軍偉已在重慶學習和工作了13年,他本、碩、博都就讀於重慶大學,在學校的研究課題是國家「973」計劃項目中的石油天然氣地下儲備建設。
此前,張軍偉並沒有想過會和重慶產生如此緊密的聯繫,更沒想到會來高新區從事人才工作。
「我已經習慣了做研究、做課題。博士畢業後,我本想回到北方發展,但最終因為各方面原因,選擇留在重慶。」張軍偉說。
近年來,隨著重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個人的不斷成長,張軍偉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了新的認識:「在項目上能服務的只是少數人,我希望能為更多的人服務。」
2020年4月,張軍偉在網上看到重慶市委、市政府對高新區的未來規劃,他敏銳地意識到:作為重慶西部槽谷未來的新增長極,西部(重慶)科學城將是發展的熱土。
於是,張軍偉決定將自己的知識帶到西部(重慶)科學城。恰逢2020重慶高新區「綠色通道」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時期,在了解相關政策後,他報了名。
「當時還挺忐忑的,但是幸好有這個『綠色通道』,才能讓我如此順利地進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工作。」張軍偉說。
通過「綠色通道」,西部(重慶)科學城可按照一事一議、隨到隨辦的原則,引進符合條件的高層次緊缺人才。
除了開放「綠色通道」,西部(重慶)科學城還用好留學生創新創業高級研修班、博士渝行周、重慶英才大會等載體,積極推動院士專家工作站、留學人員創業園、博士後創新創業園、博士後工作站等基地建設,廣泛通過項目合作、技術攻關等方式引才,實現「項目+人才」雙落地,為西部(重慶)科學城高質量發展集聚了強大的智力。
「用」才有法
當最新編制的人才支持政策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時,張軍偉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自2020年7月開始,張軍偉便參與到西部(重慶)科學城最新的人才支持政策編制當中,從徵求意見到逐條論證,從修改到定稿,他徵求梳理意見不下200條,前前後後修改了20多次。
這份最新的人才支持政策,是西部(重慶)科學城引才聚才的重要抓手。而將張軍偉安排到該政策的編制中,是西部(重慶)科學城「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的一次良好實踐。
「只有人才才能更好地站在人才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我們的人才政策才能更接地氣,更具吸引力。經過慎重考慮,我們決定讓張軍偉博士參與到新政策的編制中來。」高新區管委會黨群工作部部長傅崗說。
為當好科技創新的「排頭兵」,西部(重慶)科學城在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方面不斷「加碼」,從凝聚力量編制新的人才支持政策,到不斷提升人才管理服務水平,都體現出西部(重慶)科學城對「千裡馬」的渴望。
「良好的政策對於人才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張軍偉說,「我很榮幸能參與新政策的編制,等到我們最新的人才支持政策正式印發,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才加入西部(重慶)科學城,這裡也將成為真正的『人才特區』。」
「事實證明,將張軍偉博士納入政策編制隊伍是完全正確的,他的很多意見都非常契合人才需求。引入人才是我們的初衷,但用好人才,才是促進西部(重慶)科學城高標準建設的關鍵。」傅崗說。
「育」才有效
重慶石墨烯產業園
2020年6月,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重慶賽寶工業技術研究院遇上了一件難事。
為進一步開發研究,賽寶工業技術研究院企業博士後工作站準備引進賈豔豔博士,但由於賽寶工業技術研究院企業博士後工作站是市級工作站,不具有自主招收權,只能與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流動站聯合培養。
「賈博士37歲,取得博士學位已經12年,超出了國家博士後人員一般招收要求,在招收方面遇到了難題。」高新區管委會黨群工作部人才科工作人員樊佳說。
賈豔豔科研水平較高,在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領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與賽寶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科研方向十分吻合,賽寶工業技術研究院十分渴望能將其引進從事研究工作。
「得益於西部(重慶)科學城重點企業聯絡機制,我們會精準指導企業開展博士後招收等工作。在黨群工作部的協調下,最終取得了重慶大學的支持,雙方將對賈豔豔博士進行聯合培養。」樊佳說。
事實上,為引來人才、留住人才、育好人才,西部(重慶)科學城針對各項政策展開了一系列的人才引、用、育工作。
6月24日,重慶市博士後創新創業園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式授牌成立。
按照相應的資助政策,入駐西部(重慶)科學城博士後站的博士、博士後可享受系列利好政策:在站期間,博士、博士後全部予以日常經費資助,兩年共計16萬元;對博士後的研究項目,給予特別資助,最高可達30萬元;對獲得「重慶市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的博士後,最高還給予每人兩年60萬元的培養資助。
「要高標準高起點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一定要樹立鮮明的人才導向,構建制度保障和良性人才生態,營造良好的幹事環境、創新環境和生活環境。我們不僅要將人才引得來,還要培育好,讓人才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更好地發展。」傅崗說。
在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可以預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張軍偉博士」、「賈豔豔博士後」不斷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為高新區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