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特派記者 楊雪 謝凱 泰國普吉報導
7月9日,泰國普吉沉船事故發生後第五天,普吉幾乎下了一天的雨,「鳳凰號」的打撈工作只能暫停。但同時傳來一個讓人略鬆一口氣的消息——9日於普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鳳凰號」的最新搜救情況被通報,經中泰雙方確認,「鳳凰號」的核定人數統計出現變化——倖存者上升5名。據悉,這5名倖存者在事故當天獲救,但此前一直未得到統計。此外,仍有6人處於失蹤狀態,其中包括一具被「鳳凰號」壓住的遺體。
當日下午,泰國總理巴育到泰國普吉行政醫院看望慰問傷者,失去了5位親友的廣州遊客黃雄(化名)當面鄭重請求:請弄清事故原因,並且追責。
【進展】
生還人數上升5人
翻船當天已獲救,身份待確認
9日當天上午,泰國官方再次於普吉府搜救中心舉行發布會,通報有關傾覆船隻「鳳凰號」最新的搜救情況。經中泰雙方確認,關於「鳳凰號」的核定人數統計出現變化。
「鳳凰號」登記登船人數有93人,後經確認,有4人未登船,實際登船人數只有89人,其中有中國公民87人,已經確認遇難41人,獲救37人,11人失聯。封面新聞特派記者了解到,在失聯的11人中,有5人當天已經獲救。關於這5人的具體身份,目前仍有待進一步聯繫。
目前,仍有6人處於失蹤狀態。這6人當中,包括一具被「鳳凰號」壓住的遺體。據悉,目前多部門將繼續展開救援工作,預計將採用蛙人搜救方式進行遺體打撈。對於相關人員責任的調查仍在繼續,普吉府警察局局長提拉蓬表示,兩名船長應對事故負主要責任,警方已經傳喚兩名嫌疑人進行進一步調查,同時還將擴大調查範圍,包括尋找更多目擊證人。
而對於船隻打撈工作,由於普吉島當天天氣情況,暫停進行。
【現場】
一廣州遊客5名親友死亡
請求泰總理查明事故真相
在這次事故中,沒有「完全」的生還者。有的人獨自前來,雖僥倖逃生卻難逃海難心理陰影,而對於失去了親友的倖存者們來說,倖存,有時甚至是一種煎熬。
廣東遊客黃雄(化名)是和姐姐以及四名同學一起自由行來到泰國,登上「鳳凰號」之後,最終只有自己一人倖存。
在過去的5天裡,他經歷了人生中最難以忍受的痛楚,一直沉默著。當地時間7月9日下午2點40分,泰國總理巴育與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工作人員一同來到泰國普吉行政醫院看望慰問傷者。黃雄當面向巴育鄭重要求:請弄清事故原因,並且追責。
「船艙開始進水的時候,大家都很害怕,但是船員們並沒有讓我們出去。」黃雄回憶,直到船身傾斜已非常嚴重時,船員們才反應過來,開始拼命讓乘客離開船艙,「我現在唯一的心願,是帶姐姐的遺體回國,以及搞清楚事故原因。」
【影響】
有成都遊客取消泰國行程
業內人士:短期影響較大
在7月5日這次重特大事故之後,中國遊客赴泰遊會遭受衝擊嗎?遺憾的是,仍有網友評論稱,這並不影響前往泰國的行程:「遊船出事概率其實很小,難不成路上出了車禍,車就不能再坐了?」
「近年來,赴泰國、越南旅遊火爆,主要還是兩個原因,首先是花費不高,與國內遊相差不大。加上當地豐富的海島資源等,諸多因素綜合起來,泰國自然成了中國人出國遊的首選地之一。」從事導遊工作6年的李兵(化名)告訴記者,隨著國內暑假到來,旅遊出行勢必會迎來新一輪小高峰,他分析,從短期來看,連續兩起遊船事故,這對國內遊客赴泰國旅遊,的確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遊船出海體驗項目。
這個看法也符合記者從多名業內人士處獲得的消息:以最近而言,成都到普吉島的詢單量明顯下降,也出現了遊客退單的情況。而成都從事旅遊行業的戴先生說:「有較大的影響,我的客人都有點想打退堂鼓。」
但這種現象能持續多久?「從長遠看,從年輕人到老年人,對『海島遊』的需求巨大,如果不能找不到同等的旅遊資源替換,泰國熱仍然會持續。」李兵說。此前,中國駐泰國宋卡總領館也發布《暑期赴泰南旅遊安全提醒》,當前泰國南部已進入雨季,天氣多變,海面不確定因素增加。建議遊客選擇正規旅行團組,如果是自由行,建議出行前購買合適的意外保險,謹慎選擇旅遊項目。
記者調查
【焦點1】:公司資質
「鳳凰號」所屬公司資質無問題
在7月9日晚封面新聞特派記者進行的匿名調查中,一名自稱是承接本次「鳳凰號」部分乘客業務的票務公司代表、長期在「鳳凰號」上工作的某先生稱,「鳳凰號」所屬的「TCDiving」潛水公司,同時兼營遊船出租和旅行社兩項業務。
「我們在接單前是核查了他的相關資質的,手續上沒有問題。」除票務公司外,飛豬旅行工作人員也現場表示「是做了審查工作的」。
在近日的採訪中,有多名倖存者向記者證實,事故發生時,確有部分遊客被要求在艙外脫下救生衣。對此,票務公司代表說,這在普吉島是「普遍現象」。「其實如果船翻了,你穿著救生衣,被推到船艙頂部,反而可能出不去。」在他的描述裡,普吉島絕大多數海上遊覽項目,在遊客回到船艙並且海面平靜後,不會要求遊客們穿上救生衣。
對於當天下午碼頭出海旗幟為允許出海的綠色,而不是禁止出海的紅色,這名工作人員予以了確認。一個細節是,「鳳凰號」於當天上午9點左右出發。下午4點左右,普吉島官方又發出了通知簡訊,而此時天色已變,「鳳凰號」正從大皇帝島返航。2個小時後,輪船傾覆。
【焦點2】:「利益鏈」
遊船出海臨時叫停 誰會蒙受損失?
業內人士:許多小網絡旅遊平臺難以退票
一場遊船出海背後,有哪些鮮有人知的「利益鏈」呢?遊船出海臨時叫停,誰的損失大?對此,7月9日,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國內兩名長期帶團赴越南、泰國旅行的資深導遊。
隨著自由行走紅,不少遊客通過網上旅遊平臺尋找攻略、訂購低價項目。在普吉島遊船傾覆事件中,有不少遊客就是自由行。如果當天遊船出海被臨時叫停,誰的損失會更大呢?
「網上旅遊平臺訂購船票等項目,價格的確會更低。」9日中午,從東南亞帶團回國的成都資深導遊小郭說,很多自由行人員依賴旅遊平臺,通過平臺訂購旅遊項目,「除開大型正規平臺外,小平臺的盈利模式很簡單,扮演中間商角色,靠賺差價獲利。比如50元一張船票,一般以80元價格出售。」
小郭說,很多遊客並不清楚,國內多數網上旅遊平臺,在國外是不被認可的,「平臺替遊客訂購項目後,很難在當地完成退票。要是遇上項目暫停,遊客退票的,所有損失就會轉嫁到平臺。」此外,也有平臺通過自身渠道,與一些遊船公司私下約定,若遇上不可抗因素,可將所訂項目延期,「一旦延期,就意味遊船公司將少做一批生意,這是遊船公司不願看到的。」
「正規旅行社不同,所提供的旅遊項目一般是承包製。比如坐遊船,遇上風浪大不適合開船,只用支付一筆很小的損耗費就行,不會像旅行平臺那樣全額支付。」小郭說,相比而言,旅行社在遊客生命安全方面有更多措施,「出國遊建議選擇正規旅行社,如果是自由行可在當地正規公司購買旅遊項目。」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