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疫情下的香港街頭

2020-12-13 新華社客戶端

香港銅鑼灣街道上的行人。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 攝

新華社香港8月1日電 題:疫情下的香港街頭

新華社記者王旭、蘇萬明、朱宇軒

清晨,驟雨初歇,維多利亞公園裡,球場、器械場都已封閉,只有溼漉漉的緩跑徑上幾位市民戴著口罩晨練。「現在大家都很小心,出來運動的少了很多。」正在晨練的李伯說,往常年紀大的人有很多,現在基本見不到,「香港疫情上升得太快了,讓人心慌」。

中午大雨再度降下,中環街道上依舊是穿行的人群,商場、精品店門可羅雀,不少外傭聚集在公園涼亭下、地下通道裡躲雨,還有搬運工淋著雨把一件件貨物搬進大廈裡。

冒著大雨,貨車司機雷哥把客戶的行李遮上一層塑料膜,推著齊人高的小推車進了一幢居民樓。雖然時有傳來計程車司機確診的新聞,但為了維持生計,雷哥依然每日接單。「我們家有兩個小孩,我媽媽都70多歲了,我不可能不接單。」

雷哥說,為了保護自己和客人的安全,他在貨車上安置了消毒洗手液和塑料隔簾。但身處車廂這個封閉空間裡,每每聽到客戶一聲咳嗽,雷哥都緊張不已。「我以前很喜歡和客人聊天,現在疫情這麼嚴重,我在車上都不敢跟他們說話了。」

香港第三波疫情暴發以來,到8月1日已連續11天確診病例破百,更讓香港人擔憂的是新增病例中絕大多數屬於本地病例,其中不少無法確定感染源頭。

不斷緊繃的疫情正改變香港人的生活。

在中環一家外資銀行上班的秦女士告訴記者,從7月中旬開始,她所在的公司便實施輪班制,鼓勵員工居家工作。秦女士說,在家工作免去了搭乘交通工具帶來的風險,但不能在公司餐廳就餐不僅不便,也增加了生活成本。

由於香港疫情出現多起餐廳感染群組,加之「限聚令」等保持社交距離措施,秦女士既不敢在餐廳堂食,也不敢點外賣,只能每日去街市或者超市購買新鮮食物。「我現在都在網上購物,運費一次得50港元,還得提前幾天下單才行。」

市民在香港街頭購買鮮魚。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 攝

在尖沙咀,記者與準備購物的市民鄭女士聊起來。她說,她所在的小區現在很流行團購,甚至可以買到新疆等地的牛羊肉,快遞上門很方便。大家儘量不出門,一是出門危險,二是不給社會添亂。現在比較難受的是,鍛鍊的時候只能下到小區跑一圈,不像以前可以到處走。

市民孫女士說,不得不出去鍛鍊的時候,她會選擇僻靜的後山親近山水,不去人多的地方扎堆;然而孩子不能上學,現在自己一個人在家帶著兩個孩子,感覺有點吃力。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好讓孩子們能儘快出去玩。

特區政府不斷出臺防疫措施,如加大核酸檢測力度、擴大強制戴口罩範圍、關閉公共場所、收緊社交距離等。

7月31日,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原定於9月舉行的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

晨練的李伯當晚看到消息,他認為取消選舉「可以理解」。「老人家都不敢出門了,他們怎麼投票?搞活動本身就帶來聚集風險。」

在彌敦道和麼地道附近,一家零食店售貨員王小姐正準備給進門顧客量體溫。她對推遲立法會選舉表示支持。「現在是特殊時期,人群聚集確實太危險,應對疫情最重要。」

香港街頭,一位市民在外賣店鋪門口打電話。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好消息傳來,國家衛健委已組建「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將赴香港開展工作,協助特區政府抗擊疫情。秦女士說,她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拿起手機、給周圍朋友群發信息。「毫不誇張說,我簡直可以說是喜極而泣。」

秦女士說,在此次疫情期間,內地防治疫情能力有目共睹,相信憑藉內地的技術和經驗、香港和內地醫護合作,香港此次疫情一定能儘快得到控制,市民的生活也能重回正軌。

對這一消息,雷哥感慨萬千:「現在疫情嚴重,香港醫院裡人手都不夠了。中央派人來幫助我們,我真的覺得很暖心。」

相關焦點

  • 特寫:疫情下的紅場閱兵
    中新社莫斯科6月24日電 題:特寫:疫情下的紅場閱兵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24日上午,莫斯科紅場,一聲聲「烏拉」、「烏拉」(萬歲)的口號聲響徹不絕。這裡正在舉行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這是一次在疫情下進行的不尋常的閱兵,意義較往年也有不同。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國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中導條約》,宣布啟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程序的背景下,此次閱兵向外界展示了俄羅斯自身的大國實力,展現了俄羅斯維護自身安全的能力。同時在俄新冠疫情穩定的時候,此次閱兵也能提振國民抗疫士氣。(完)
  • 特寫:國旗在香港太平山頂飄揚
    特寫:國旗在香港太平山頂飄揚 港人登上港島最高峰慶祝祖國生日中新社香港10月1日電 題:特寫:國旗在香港太平山頂飄揚 港人登上港島最高峰慶祝祖國生日中新社記者 梁今>10月1日國慶日,香港太平山頂飄起五星紅旗,迎風傳來了一陣陣國歌聲和代表香港的《東方之珠》等歌聲。
  • 疫情下的香港:艱難卻充滿希望
    新華社香港3月16日電 題:疫情下的香港:艱難卻充滿希望  新華社記者 丁梓懿  香港星光大道遊客稀少(2月23日攝)。 在疫情籠罩下,香港街頭的人們紛紛戴上口罩,與他人保持著距離,儘量維持正常生活節奏。特區政府也大力推出一系列抗疫措施,與市民共度時艱。
  • 特寫:「十號風球」下的香港
    8月23日,在香港街頭,被颱風刮斷的樹枝隨處可見。  新華社香港8月23日電(記者郜婕王小旎)23日上午,平日裡川流不息的香港市區道路上,車輛寥寥可數,行人同樣稀少。記者乘車穿行街頭,隨處可見的是關門歇業的商店、貼著交叉膠帶的窗玻璃、被捲起並用繩索加固的戶外大幅廣告牌。  由於颱風「天鴿」掠過香港,香港天文臺當天上午發出5年來首次十號颶風信號,即香港市民俗稱的「十號風球」。
  • 特寫:悲傷籠罩哈瓦那街頭
    新華社哈瓦那11月26日電特寫:悲傷籠罩哈瓦那街頭  新華社記者馬桂花 李文清  這是不尋常的一天。清晨的哈瓦那失去了往常的繁忙與嘈雜,寂靜的城市被悲傷所籠罩。行人們低著頭默默不語,五彩斑斕的房子仿佛也黯淡了顏色。  一個聲音打破了這片沉寂。
  • 香港疫情嚴峻,大爺街頭吸菸被感染
    作者 | 吳倩▲ 資料圖:香港街頭(圖源:港媒)香港16日新增6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有35例源頭不明,28例與此前確診患者有關。此外,香港政府人員確診數字持續增加,形勢嚴峻;更有市民因在街頭抽菸聊天而被感染。
  • 疫情之下不可僥倖,香港大爺街頭聊天被感染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公布,香港17日新增58例確診病例,其中50例屬本地感染,8例是輸入病例。香港大爺街頭抽菸聊天被感染,專家呼籲街頭不帶口罩吸菸是高危行為,建議大家最好不要吸菸。這位大爺真是——掉以輕心被感染,抽根香菸進醫院,估計現在也是後悔萬分。
  • 特寫:今年香港新春賽馬,不一樣了
    (抗擊新型肺炎)特寫:今年香港新春賽馬,不一樣了  中新社香港1月27日電 題:今年香港新春賽馬,不一樣了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沒有熾熱的人氣財氣,沒有熱情的吶喊聲、助威聲,沒有亮眼的投注總額……今年香港新春賽馬,以穩為先。
  • 疫情下的香港窮人,令人同情的窘迫
    在這場突然襲來的疫情下,這個從來沒有多少轉寰騰挪空間的階層,歷來的弱勢群體,不可避免地顯得更加脆弱。病毒就像只放大鏡,加倍著他們的窘迫。如果你仍在隔離而感到萬般無聊,吃不到火鍋小面和串串而覺得十分痛苦,不妨靜下心來,看一看光鮮的香港霓虹下這群無助的人們,是怎樣艱難地生存。
  • 特寫:「武漢加油!香港同胞為您打氣!」
    新華社香港2月13日電 題:特寫:「武漢加油!香港同胞為您打氣!」新華社記者蘇萬明13日中午,香港尖沙咀天星碼頭依然風雨交加。然而,風雨難阻,「香港青年抗疫連線」的志願者以及熱心的市民們,在這裡發起了一場「齊心抗疫 武漢加油」快閃活動,為正在緊張抗疫的武漢和全國人民「打氣」,傳遞來自香港同胞的祝福。「香港青年抗疫連線」的志願者和一些熱心市民,12時左右來到天星碼頭。他們互相寒暄著:「非常時期,就不握手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和志願者來到天星碼頭。
  • 特寫:香港旺角行人專用區十八年變遷
    中新社香港5月31日電 題:特寫:香港旺角行人專用區十八年變遷作者 曾平 龍曼已有18年歷史的香港旺角行人專用區因噪音難控很可能在今年被取消。資料圖:香港旺角街頭。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大多數時候,專用區看起來是典型的香港街景:金店、食店、藥店、數碼店、服裝店,入夜後寫著繁體中文和英文的霓虹燈招牌交互閃爍。周末和公眾假期的夜晚,這裡開始顯現出與其他油尖旺街道的不同:唱歌、跳舞、雜耍、看相、作畫,每個攤位相隔不遠,各有圍觀者簇擁。
  • 疫情下的香港情人節 鮮花預定生意減少
    2月14日情人節,香港灣仔一家鮮花店等待顧客上門。有花店負責人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許多職員仍在家中辦公,鮮花預定生意明顯減少。2月14日情人節,一名男士手捧鮮花經過香港中環街頭。2月14日情人節,一名花店員工手捧鮮花經過香港中環街頭。2月14日是西方情人節,香港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的影響,市民謹慎出外歡度節日。圖為一位女孩收到鮮花後,依偎男朋友身旁,此景羨煞旁人。2月14日是西方情人節,香港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的影響,市民謹慎出外歡度節日。
  • 特寫:北京-開羅——一個埃及家庭疫情下的齋月「雙城記」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特寫:北京-開羅——一個埃及家庭疫情下的齋月「雙城記」新華社記者段敏夫 辛儉強 王儲5月初的北京,楊柳青蔥。「叮零零」,手機鈴聲響起,哈萊立刻點下接通鍵:「寶貝,你們和爸爸都好嗎?」「媽媽,我們都很好!我們好想你,想跟你一起過齋月。」哈萊戴著口罩,對屏幕那頭的兩個兒子無奈地搖搖頭。哈萊在中國工作生活了9年。
  • 香港:疫情下的體育運動
    【來源:新華網】  3月24日,市民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慢跑。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民眾積極進行多種形式的體育運動。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來源:新華網】  3月25日,市民在香港尖沙咀海濱鍛鍊身體。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民眾積極進行多種形式的體育運動。
  • 特寫|香港市民在尖沙咀天星碼頭守護國旗
    特寫|香港市民在尖沙咀天星碼頭守護國旗 新華社香港8月4日消息,4日清晨,位於尖沙咀天星碼頭五支旗杆處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飄揚。數十名香港市民聚集在國旗下,共同發起守護國旗行動。
  • 香港疫情下的母親節:平安健康是最好的禮物
    中新社香港5月10日電 題:香港疫情下的母親節:平安健康是最好的禮物  中新社記者 王來儀  5月10日是母親節,隨著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減緩,市民紛紛選擇外出慶祝節日,街頭洋溢著溫馨的氛圍。  作為母親節禮物,鮮花備受市民青睞。旺角花墟一早擠滿了買花的市民,花店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花束或花籃吸引顧客。
  • 特寫:各界力挺香港茶餐廳老闆娘 撐警之聲響徹小店
    特寫:各界力挺香港茶餐廳老闆娘 撐警之聲響徹小店 2019-08-8月19日電 題:各界力挺香港茶餐廳老闆娘 撐警之聲響徹小店  中新社記者 龍曼  「小部分人不能代表香港」、「老闆娘加油」、「警察加油,中國香港加油」……香港「銀龍咖啡茶座」內的食客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力挺茶餐廳老闆娘李凱瑚,小店內不時發出陣陣掌聲和歡呼。
  • 香港疫情下的眾生相.
    (圖源:東網)另一位本身是醫生的議員林正財更是直言,港人或許應當思考如何在長期疫情下生活。(圖源:香港01)假如我們真的需要與病毒長期共存,那麼這個城市的日常又會是什麼樣呢?來看看疫情下的香港眾生相。一個非靈魂拷問:如果不算下樓買菜,自從過完年回香港後,你有多久沒出過街了?
  • 疫情下的香港:當尖沙咀沒有了遊客……
    尖沙咀,所有內地遊客去香港必到之處,這裡有購物天堂海港城,無敵夜景維多利亞港,代表香港電影業成就的星光大道,香港國際保險公司聚集地……這裡有高端的酒店,有便宜的大排檔,有藝術和奢侈品的殿堂,也有聚集著形形色色的重慶大廈。
  • 香港:霓虹閃耀下的市井 街頭藝術的天堂
    香港:霓虹閃耀下的市井 街頭藝術的天堂 2015-07-30 08:58:02,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街頭折射出香港的繁榮,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購物天堂。  一直以來,這種色彩頗受本地平民階層的喜愛,使得旺角成為了香港平民階層生活的一個重要象徵,再加上絡繹不絕的遊客,可見這裡的人流量之大。久而久之,旺角的行人專用區便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本地街頭藝術表演團體或是個人。有樂隊、人像速畫、油畫、唱歌、黑白照等等……不少的遊客和途人欣賞表演後更會投錢,以示支持。  他們的表演令旺角黑夜更顯百花齊放,特色盡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