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窗外飄起了雪花,又到了吃涮火鍋的美好時光,買一堆新鮮食材,想吃什麼涮什麼,熱乎乎好吃又新鮮,可是食材如果放錯了順序,不僅越煮越糟,還會流失營養,小編今天就教大家怎么正確放食材,進來了就先點個關注吧,小編每天都會把自己愛做的、愛吃的各路美食介紹給大家哦~
冬天來了,又到了吃各種火鍋的最佳時期,窗外飄著雪,屋裡煮著熱氣騰騰的火鍋,一邊享受美食,一邊約上三五好友,暢談人生趣事,真是美哉美哉~
小時候常吃的是家鄉的土火鍋,酒精爐子上燉一個鍋仔,然后里面煮一些雞、排骨、魚之類,吃完裡面的肉之後,再加入湯汁,放入一些簡單的配菜,白菜、豆腐、魔芋等,煮好後再撈出來吃,這種吃法比較簡單,食材種類也相對較少。
長大後開始愛上了吃涮火鍋,單純的調料鍋底,再放入各種愛吃的食材,邊吃邊煮,沾上一碟香噴噴的油辣子調料,更是又入味,選擇性也更多。
前兩天和一位火鍋店老闆一起吃涮火鍋,意外發現,火鍋食材的涮煮順序可是大有講究,中華美食歷來講究火候,火鍋自然也不例外,什麼食材選取什麼烹煮時間,尤為重要,掌握了正確的涮煮順序,才能保證每種食材味道恰到好處,而且底湯也會越煮越香。
小編趕緊拿小本本記下來,今天就要教大家火鍋食材正確的涮煮順序,這可是一位二十年火鍋店老闆傳授的哦,照這個順序吃火鍋,你就能成為真正的火鍋達人,比餐廳服務員還要更專業呢。冬天吃涮火鍋,食材順序怎麼放才會越煮越香?快來看看你做對了沒
第一步:放入可以提味增鮮的素菜
首先火鍋水煮開後,放入一些豆芽、香蔥、菌菇類,一方面這些素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鮮作用,增加湯底鮮香味,還能去除鍋底的油膩,另一方面這些素菜可以久煮,而且越煮還越香,不用著急吃,等到隨時想吃撈起來吃就可以了
第二步:需要久煮的肉類和丸子
放完提味增鮮的素菜後,可以放入需要久煮的肉類和丸子,如雞翅、嫩牛肉、老肉片、香菜丸子、牛肉丸子、魚丸、魚豆腐、血旺、腦花、蝦滑等等,這些倒入鍋中後,它會沉入鍋底,不用管它,讓它慢慢煮,煮熟後它會自己飄上來就可以撈著吃了
第三步:放海鮮類和素菜類食材
放完上面兩步,如果愛吃海鮮的朋友,還可以放入一些新鮮的海鮮,比如大蝦、魷魚、螃蟹等等,但是海鮮不要煮太久哦,沸水中煮10-15分鐘就可以撈出來吃了,再放一些易熟的素菜,比如白菜、油麥菜、豆製品等等,海鮮不能食用過多,避免腸胃不適,吃完海鮮,進食一些素菜,可以更好的調節腸胃,促進消化,而且煮完海鮮的鍋底,再煮別的食材會更香更好吃哦。
第四步:放易熟要趕緊吃的肉類
現在才開始真正的涮火鍋啦,所謂涮火鍋,實際上是用筷子夾著你想吃的食材,然後直接放入鍋中,涮幾下就可以撈上來吃,是最鮮嫩好吃的,比如牛肉片、羊肉片、毛肚、鴨腸、黃喉、牛百葉、魚片、腰花片等等,都是不要煮太久,會越煮越老,最好涮幾下就要撈上來直接吃的食材,老北京涮火鍋講究七上八下,就是用筷子夾著食材,在火鍋的沸水中,上下七到八次,就可以吃了。
注意:如果在人多聚餐的場合,這種吃法最好用公筷,更加文明衛生,當然如果是九宮格的火鍋,就在一個格子裡涮就可以了,避免把食材放進去後,滿世界就再也尋不到它的蹤跡了
以上就是主要食材的放入順序,其他還有一些雞蛋、粉條、海帶、土豆、紅薯、午餐肉等等就可以根據自己喜好,穿插放入,小編提醒下,吃火鍋千萬不要吃太燙的哦,最好撈出後,蘸一些小料,在碗中放一會兒,抽空在火鍋中放入一些食材,邊下邊吃,這樣才能保護好腸道,美味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