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人才斷檔,敢問華語樂壇路在何方,創作型歌手是出路?

2020-12-25 大叔聊音樂

在上一篇文章中,大叔淺析了為何香港樂壇會衰落得如此迅速。其實作為華語樂壇的另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臺灣樂壇和內地樂壇,一樣也在衰落,只不過衰落的速度有快有慢而已。

至於衰落的原因,也都類似。詞曲作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捧紅了歌手,歌手紅了後,被邀請上娛樂節目。首先,上娛樂節目給歌手帶來的曝光以及其他利益,詞曲作者是無法分享的。其次,歌手走紅後,未必會聚焦歌唱事業,如馬天宇、陳偉霆等,詞曲作者「客戶」需求降低了。

馬天宇

一方面這導致了一些優秀的創作人漸漸淡出這個圈子,另一方面這個圈子也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創作人才斷檔,華語樂壇因此沒落。

01既然如此,歌手都走創作型歌手路線,是否可行?

讓我們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推導出結論。

李榮浩於2020年7月30日,發行了一張全新的專輯《麻雀》。這張專輯中收錄了一首叫《要我怎麼辦》的歌曲。整首歌的歌詞除了「呵呵呵呵」,就是「要我怎麼辦」。

歌手李榮浩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還記得他那首《貝貝》嗎?整首歌時長4秒,只有2個字「貝貝」。大叔是真的欣賞不了,也接受不了。屏幕前的各位夥伴(鐵桿歌迷除外),你們能接受嗎?

近幾年,李榮浩頻頻亮相各大衛視綜藝節目的同時,還過了一把模特癮。

模特李榮浩

甚至還跑了幾個電影、電視劇劇組,過了一把演員癮。

演員李榮浩

大叔不能斷定後一件事一定是前一事的原因,也不能單憑自己的喜好,給他這張《麻雀》專輯蓋棺定論,妄自下了「好或者不好」的評價。這個需要廣大聽眾去評判。

從《要我怎麼辦》和《貝貝》這兩首歌中,我們分明可以察覺倒他敷衍的創作態度。從這件事上,大家明顯可以感覺到在如今的樂壇生態環境下,創作型歌手在持續創作能力和熱情上的乏力。

如今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為走紅後的歌手提供了很多變現渠道。這些渠道分流了歌手的時間和精力,這與優質詞曲創作所需的條件,是相悖的。

02優質詞曲創作所需的條件是什麼?

需要創作人靜下來,用心地體驗生活,然後在此基礎上去總結、提煉。聽起來好像挺玄乎的,大叔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01

在《漂洋過海來看你》這首歌曲中,李宗盛寫下這樣一句歌詞:「為了這次相聚,我連呼吸都曾反覆練習」。這句歌詞把異地戀男女渴望見面,以及為見面做的細緻準備,描摹得淋漓盡致。

李宗盛

看到了這句歌詞,你的腦海中是否也浮現了這樣的場景:明天你將與她見面,你對著鏡子,反覆思量第一句話是該說「好久不見」還是「我好想你」呢?

從這一句細緻入微的歌詞中,我們就可以想見李宗盛一定是個有心人。他未必親身經歷過類似的場景,但他一定經過反覆的思考和揣摩,才能把歌詞寫得如此直抵人心。

02

林夕曾在《愛情轉移》中寫道,「徘徊過多少櫥窗,住過多少旅館,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很多人誤解了「櫥窗」和「旅館」的含義,以致於他們沒理解這句歌詞的精妙之處。

林夕

櫥窗裡的東西,看得見,摸不著。住旅館,時間到了,你就得退房走人。林夕用「櫥窗」和「旅館」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意象,指代之前未修成正果的愛情經歷。這與後一句歌詞「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進行了無縫銜接,與副歌部分的歌詞進行了呼應。

這種貼切的比喻,一定是建立在細心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之上。通過歌詞,大叔眼前浮現了林夕佇立在櫥窗前發呆、思考的情形。

由此可見,創作型歌手無法拯救華語樂壇的根本原因在於,在眾多變行渠道的誘惑下,創作歌手難以聚焦音樂,持續創作優質作品。

03華語樂壇路在何方?

首先,均衡各種渠道的變現能力,為各種渠道設立嚴格準入門檻

這是讓音樂人聚焦音樂事業的前提條件。這個道理,就如同上大學,挑選專業一樣。倘若每個專業學好了都能掙到錢,特長和愛好自然成為挑選專業的唯一準則。

當歌手紅了以後,觀眾肯為他的流量買單,但當他發現演員、主持人、歌手等各個職業的收入差別不大,並且不同的渠道都設立了嚴格的準入門檻時,其他變現渠道還能對他造成影響嗎?

其次,詞、曲、唱專業分工,通力合作,利潤合理分配

大叔不看好詞、曲、唱一把抓的創作型歌手,能持續產出好的作品。一個人身兼多重角色,需要不停地調整創作思路,容易產生疲勞感,創作靈感容易枯竭。大叔更看好「澤日生+林夕+陳奕迅」這樣專業分工、通力合作的模式,會走得更遠。

陳奕迅

這樣的分工模式不可避免地涉及一個問題:利潤如何分配。什麼樣的比例是合理的?這樣的問題應該不用我們操心。市場經濟下,三方主體會在相互博弈中,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

綜上所述,大叔認為華語樂壇的出路在於,讓音樂人專注於音樂事業,在此基礎上的詞、曲、唱的專業分工和通力合作。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30年來的創作歌手,他排第一我服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流行音樂在內地開始發芽生長,如今華語樂壇已經發展了30多年。在這30年間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歌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幾年,在這些歌手中間關於創作型歌手的爭議一直從未斷過。
  • 稀缺的華語樂壇優秀創作型女歌手,有一位已經離世!
    說起華語樂壇創作型歌手,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陶喆這四位。其實除了這四位最具人氣的天王,還包括胡彥斌,李榮浩,薛之謙,許嵩,汪蘇瀧,金志文,方大同,光良等人,當然還有「大師級」的李宗盛羅大佑,還有搖滾界的崔健汪峰許巍,民謠界的趙雷李志宋冬野等等,多到數不清。
  • 華語樂壇創作歌手實力排名!第一和你想的一模一樣。
    也因此,很崇拜那些詞曲唱作人,他們對我來說簡直是奇蹟一樣的存在,小編是90後,就來盤點下2000年以來華語樂壇創作歌手的NO.5。NO.3林俊傑成長型的創作精靈林俊傑早期出道,就已經包辦部分歌曲的創作,但並拿到第十五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雖然現在聽起來有些青澀,但整體水平在線。
  • 華語樂壇創作型歌手,周杰倫許嵩上榜,最後一位一直被人忽略!
    現在樂壇當中已經有了好多的歌手,這些歌手憑藉自己動人的嗓音收穫了不少的粉絲。這些歌手中並不是所有的都是專業歌手,有的只是憑藉一首歌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才慢慢火起來的。所以這些歌手的熱度是受時間的限制的。但是在越嚴重有幾位歌手一直受到大家的喜愛和追捧,因為這些歌手都是原創性歌手。
  • 華語樂壇四大音樂創作才子,李榮浩上榜,第一非他莫屬
    在現在的華語樂壇,越來越多的歌手開始注重歌曲的版權,因此原創音樂也越來越重要。想要能在華語樂壇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才華是不可缺少的。在如今的華語樂壇裡,有這樣四位音樂創作才子,他們憑藉著自己的才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每個人都擁有著一大批的歌迷,其中在這四位歌手中就有李榮浩,而第一非他莫屬。
  • 華語樂壇實力歌手榜單
    1、周杰倫粉絲數量:2326.1萬華語樂壇至今為止,一直都很火的歌手。可以載入流行音樂史冊了最近新出的專輯《mojito》,周杰倫個人風格很濃,甜到膩人。5、張杰粉絲數:1333萬我覺得算是同一時期唱功最強的歌手聲音高亢,帶有特有少年英氣,能低音也能高音。但本身創作實力不強,個人風格不明顯。
  • 華語樂壇還有哪些歌手應該上《歌手2020》?
    01華語樂壇還有哪些歌手應該上《歌手2020》?節目秉持著年輕歌手的當打之年,讓華語樂壇矗立在新時代潮頭,和面對著繁榮生長的音樂市場的理念,個性多種化的音樂油然而生,讓眾多歌手在舞臺上重放光彩。華晨宇給人的感受還是像《天籟之戰》裡的「魔幻小子」,雖然少了舞臺重光影和大型道具的運用,但散漫,墨鏡、翹著二郎腿兒的散漫坐姿都彰顯著,華晨宇依然是那種歇斯底裡的唱法。
  • 現在的華語樂壇,實力派男歌手有哪些?
    現在華語樂壇最具實力的男歌手有哪些?華語樂壇發展到現在,經歷了一代有一代,從早期的鄧麗君、風飛飛等人到羅大佑、蘇芮、郭蘭英,再到李宗盛、劉歡、崔健。有過港臺的譚張之爭,四大天王,王菲時期的繁榮,也有千禧年後周杰倫引流的流行潮流,音樂進入繁榮的選秀時期和網絡流行時期,QQ三巨頭,超男快女、好聲音等都為華語樂壇諸如了新鮮的血液。只是在發展的歷程中,有的歌手只是曇花一現,有的歌手緊隨潮流,一代又一代,有的被拍死的沙灘上,有的隨著浪花飛舞,有的退出潮流,有的困受原地。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日本國寶級創作型歌手中島美雪
    其實當時世界日本,歐美等發達地區都處於樂壇黃金時代,尤其是日本歌壇,可以說日本歌壇的興起間接地帶動了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換句話說就是許多粵語經典歌曲都是翻唱自日本歌曲,所以很多人說某某日本歌手養活了半個香港歌壇,當然這屬於特別誇張的說法。
  • 華語樂壇黃金創作組合,除了周杰倫和方文山,你知道還有誰
    周杰倫出道於華語樂壇巔峰時期,同輩歌手前有陳奕迅,王力宏、樸樹、謝霆鋒、周傳雄、孫燕姿、阿杜、光良、梁靜茹、梁詠琪、張韶涵、範瑋琪……後有林俊傑、刀郎、陶喆、潘瑋柏、龐龍、鄭源、水木年華、信樂團、五月天、SHE、飛兒樂隊……那個時候老一輩的歌手在市場上也仍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四大天王、趙傳、周華健、劉歡、韓磊,那英、孫楠、
  • 華語樂壇,到處都是原創歌手,我們到底需要期待怎樣的原創歌手?
    2020年了,在這個娛樂時代的華語樂壇,有這樣一個現象,當下的年輕歌手,幾乎大部分都會自我創。以90後當紅歌手微粒子:,華晨宇、鄧紫棋、毛不易、梁博、霍尊、陳粒等,你要找出一個非創作型歌手都看起來不是那麼的容易。
  • 華語樂壇唯一一個開演唱會不用自己唱的歌手
    說到華語樂壇哪位歌手開演唱會開的最多?恐怕很多人會說;張學友,劉德華等歌手,但是很遺憾的告訴各位,華語樂壇開演唱會開的最多的一位歌手是來自我們寶島臺灣的一位歌手「伍佰」據不完全統計,伍佰開的演唱會大大小小得有上千場,這個數據已經很了不得了,伍佰的經典歌曲更是數不勝數,挪威的森林、突然地自我,白鴿,痛哭的人、浪人情歌、再度重相逢等,這麼多經典的歌曲難怪開演唱會不用自己唱,歌迷就能把整個演唱會的氣氛給抬起來
  • 目前樂壇創作實力不俗,歌曲傳唱很高的4位內地男歌手!
    到了10年代後,就歌壇而言,目前內地在慢慢地佔據著主導,看下當紅明星就知道了,在國內火的當紅歌手,也是內地的居多,想想以前的港樂繁盛時期,再看看現在,鄧紫棋和陳奕迅目前在內地最火,也都把國語歌作為主打!臺灣方面周杰倫,蕭敬騰,羅志祥等人基本上也都是在內地發展!目前,在整個華語樂壇,這4位內地創作歌手,可以說佔據著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1.
  • 華語樂壇教父級的人物,一生創作上百首歌曲,31歲離世從未被遺忘
    上個世紀華語樂壇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歌手,他們推動了歌壇的發展,也成為了華語樂壇中重量級的人物,不過在一些新生代歌手湧現出來之後,這些老藝人似乎就有些黯淡無光了,像是四大天王的劉德華和張學友在上了歲數之後依舊活躍在舞臺當中也是非常少見的,而像羅大佑,譚詠麟這樣的人就已經基本上退出了螢屏
  • 華語樂壇歷史上最重要的五位歌手是誰,為什麼?
    鄧麗君華語流行音樂最有影響力的歌手之一,華語樂壇第一位在世界樂壇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歌手,鄧麗君可以說是華語樂壇第一位影響整個華語音樂市場,鄧麗君是中國流行音樂界的裡程碑。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個文化符號,鄧麗君的音樂是對中華民族音樂的一種新的詮釋,她的歌曲用一種文化形態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她影響了中國一代歌手和歌曲創作,是打入國際的值得華人驕傲的歌唱家。她代表著一種自由創作的聲音,流行歌曲開始真正是一種來自非政治性、非傳統性的自由創造。
  • 她可能是被華語樂壇翻唱最多的日本歌手了
    中島美雪可能是被華語樂壇翻唱最多的一個日本歌手,所以近些年在網絡上一直有種說法「中島美雪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這種說法是誇張了些,華語樂壇確實翻唱了不少日本的經典歌曲,尤其80、90年代的香港,比如張國榮、張學友、梅豔芳、譚詠麟等都翻唱過日本的歌曲,除了中島美雪,其他像玉置浩二、近籐真彥、谷村新司也被大量翻唱過。
  • 華語樂壇最重要的五位歌手,少了他們樂界至少要倒退20年
    鄧麗君憑藉其不局限於華語樂壇的跨度和巨大無比的唱片發行量奠定了她的歷史地位。她是華語樂壇的集大成者,沒有誰的聲音可以漂洋過海,突破政治的封鎖線,到一個混沌未開的世界裡成為人性的啟蒙師。因為只要你遵循人性,這個聲音必然抵達你的內心。她功力之深,玩的是藝術的深淺調和與聲音的辯證,是華語樂壇獻給世界的禮物。
  • 華語樂壇發展史上,可以「封神」的歌手有哪些?
    華語樂壇中,能被封神的歌手,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周杰倫、張學友、鄧麗君、羅大佑、李宗盛……等等。不過,我覺得他們封神的理由並不都一樣,下面具體說說。而陳奕迅和林俊傑這兩個後來者在華語樂壇打拼十多年,也都功成名就,被稱為「行走的CD」,他倆的唱功其他人也是難以望其項背的,林俊傑這兩年寫的歌越來越難唱,但他似乎嗓音越來越好,一直在不斷突破自己。
  • 盤點華語樂壇的5位女歌手,各自具有各自特色,如今已成樂壇傳奇
    盤點華語樂壇的5位女歌手,各自具有各自特色,如今已成樂壇傳奇提起來近些年來的華語樂壇,可以說被不少人詬病,現在的華語樂壇不少的歌手唱功很難達標,甚至在錄音室唱歌還需要調音師調歌,一首歌曲調音師都要佔有半個功勞,而對比曾經的華語樂壇這幾位女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