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海底總動員 乾隆最愛《海錯圖》登陸豫園

2020-12-16 看看新聞Knews

蒼龍七宿,黃魚化鴨。錦鯉躍出,幻化成龍。8米巨幅海洋全覽投影在眼前鋪開。隨著啟動捲軸徐徐展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上海站在上海豫園正式拉開帷幕。12月6日起, 這一承接了300年傳統文化的公共教育類多媒體綜合展將在上海落地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展覽。展覽以故宮博物院文物《海錯圖》為藍本,採用交互式多媒體數位化系統,1000平方米的展廳內展出30多件海錯圖系列作品,圍繞海錯圖、故宮等元素打造公共教育科普展覽新理念,讓科技賦予古代科普讀物靈魂,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提供了新的方式。

《海錯圖》為300年前清朝康熙年間所著。「錯」,即為種類繁多的意思,早在漢代,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海錯圖》作者聶璜走訪民間,考察沿海的生物,探訪海客,將生平所見所聞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錄下來,於1698年完成這部宮廷奇書,並於1726年編入皇家書庫,深受乾隆、嘉慶皇帝青睞。2014年,故宮出版社出版了《清宮海錯圖》,這部沉寂數百年的曠世奇書得以「走出宮牆」,也為讀者打開了一個妙趣橫生、紛繁複雜的海底世界。

去年《海錯圖》在網絡上爆紅,被戲稱為「乾隆年間的《海底總動員》」、「乾隆皇帝的睡前故事」,相關的書籍和文創產品賣到「飛起」。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是故宮博物院與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團在文教領域的首次合作。故宮博物院對於IP授權的開發合作非常嚴謹,每一個作品及背後的文字,甚至每一個動畫分鏡都請到相關專家審核,確保展覽的嚴謹和趣味性。整個展覽耗時近一年,展廳內動畫製作部分花了3個月,主辦方對於《海錯圖》等歷史相關文獻的研究時間則花了7個月。展覽於7月在深圳進行了首展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展廳中8米巨幅海洋全覽投影在眼前鋪開,牆面上呈現出一幅完整的古代海洋景觀,錦鯉躍出,幻化成龍,這種沉浸式的入場儀式結合展廳內豐富的動畫場景,加上各類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古人的想像世界一覽無遺。「蒼龍七宿」「黃魚化鴨」等海怪傳說巧妙講述古人「化生說」的奇思妙想。

展覽同樣綜合了科普教育文化知識普及的各類活動,在致力於開發想像空間的同時連接當下城市青少年兒童的教育背景,打造了形式多樣,題材豐富的遊戲關卡:「海鮮小當家」、「海怪生成器」,科普數字遊戲則是聯繫到了中國清代漁業與海洋生物可愛的習性此類百科類的拓展知識。展覽中的「幻影潮汐」部分,通過數字沙盤+3D Mapping 投影技術讓觀眾在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探索《海錯圖》中鮮為人知的海洋秘密。

本次展覽是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首次登陸上海。展覽期間,主辦方和豫園商戶聯動,推出故宮海錯套餐、故宮海錯文創產品等,在豫園燈會期間,也將製作出自《海錯圖》中「海怪」形象的花燈。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指出,運用多媒體和數字科技,將《海錯圖》這部故宮藏品,以青少年和年輕人喜愛的形式翻譯和呈現出來,成為故宮博物院在傳統文化創造性繼承和創新性發展上的一個突出案例。 策展人龔辛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合作,將不同的文化包容並蓄,超越時間空間,讓文化的傳承教育突破地方的局限,讓故宮、豫園、海錯圖緊密聯繫成為一個文化上的紐帶,打造公共教育科普類展覽的文化品牌。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琳琳 編輯:愛華)

相關焦點

  • 故宮《海錯圖》「登陸」豫園華寶樓 沉浸式演繹古人心中的海底世界
    、深圳招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主辦,豫園文化商業集團、上海零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上海站6日在上海豫園正式開幕。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是故宮博物院與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團在文教領域的首次合作。展覽於7月11日在深圳進行了首展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同年12月7日將繼續巡展至上海豫園華寶樓3樓,為上海人民帶來這件傳承300年的中國傳統科普類文化知識瑰寶最直觀的感受。
  • 北京故宮和上海豫園攜手IP合作展示《海錯圖》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7日報導:故宮IP除了能開發出各類爆款文創產品,還能變為沉浸式展覽。近日,以乾隆皇帝喜歡的讀物《海錯圖》為藍本,「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上海站在上海豫園開幕。
  • 乾隆最愛的《海錯圖》來南京啦!
    昨天下午,由故宮博物院與深圳招商文化共同主辦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終於來南京啦! 多媒體、浸入式!「故宮裡的海洋世界」讓人嘆為觀止——乾隆最愛的《海錯圖》來南京啦!
  • 《海錯圖》:乾隆喜歡的「海底總動員」
    我國對於海底世界的探索,也由來已久。這一年的皇宮檔案記載,太監蘇培盛把《海錯圖》帶入了宮中,自此深受清朝歷代皇帝喜愛。乾隆繼位後,非常看重這套書。他讓人把這套畫冊重新修補、裝裱,放在自己的居室裡。閒來無事的時候,他總愛翻翻它:「朕戎馬半生,這部書滿足了朕對於大海的想像!」
  • 《海錯圖》|紫禁城裡的海底總動員
    有關他的生平事跡,除了其傳世的《海錯圖》之外,其餘的就一無所知了。圖:海錯圖局部——「海底無波,驪珠無限」今天,我們就扒一扒聶才子的大作——《海錯圖》。從聶才子的畫作來看,他必是出自書香門第,幼時受到良好的教育。
  • 你知道乾隆最愛的睡前讀物長什麼樣嗎?去看看《海錯圖》的真容吧
    圖說: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開幕 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攝海豚會跳出海面,鰩魚有長長的尾巴,烏賊會噴墨汁迷惑敵人……比起當年的皇帝,我們的童年幸福多了,大家都可以通過書籍、電視、海洋館等等方式暢遊海底世界。而從前的皇帝,比如乾隆皇帝,他深居宮中,也嚮往大海,只能每天睡覺前,捧著一套《海錯圖》,通過想像才能參加一次海底總動員。從今日起,由故宮博物院等單位主辦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上海站在上海豫園華寶樓舉行。
  • 乾隆最愛的《海錯圖》來南京啦!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讓人嘆為觀止
    你也想去故宮看雪?這個冬天,如果一時半會看不了故宮的雪,那不如一起探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吧!昨天下午,由故宮博物院與深圳招商文化共同主辦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終於來南京啦!
  • 2020年豫園燈會安裝接近尾聲,故宮《海錯圖》主題彩燈亮相
    圖說:豫園燈會將以「全面奔小康,煥彩中國年」為主題(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在銀杏樹與華寶樓的簷廊下,《海錯圖》主題彩燈精彩亮相……2020年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下文簡稱「豫園燈會」)的安裝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
  • 豫園裡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
    帶著300年前的皇家讀物《海錯圖》,帶著乾隆的一生憧憬,上海豫園華寶樓3樓,清宮珍藏讀物,乾隆一生憧憬1000㎡展廳|15個獨立空間|30多件作品》尋找答案在這裡,海洋生物們遊出了圖譜來到了孩子們的身邊300年皇家傳承,乾隆最愛讀物清代聶璜花費幾十年終成《海錯圖》。
  • 被乾隆當作寶的《海錯圖》,究竟記載了多少稀奇古怪的海底生物?
    關於井魚的故事,據說因其身軀龐大,曾有航海者誤將其當作是海島,在井魚背上登陸並生火做飯,結果井魚因火感到痛意,被驚擾,翻身沉入水底,結果航海者也被帶入了海底。《海錯圖》全套分為四冊,前三冊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第四冊則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2019年,故宮還開展了一場「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
  • 復活故宮館藏文物 《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登陸深圳
    復活故宮館藏文物 《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登陸深圳 2019-07-鄭小紅 攝   中新網深圳7月11日電 (記者 鄭小紅)「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11日下午在深圳海上世界藝術文化中心開幕。
  • 海錯圖:一本無意間走進紫禁城,深得乾隆喜愛的博物學畫冊
    2019年7月,他又聯合中信出版社,搗鼓著出了一套書,把乾隆爺最愛的枕邊書也給出賣了,要知道,它們的底本,可一直是故宮的珍藏典籍。01 乾隆愛不釋手的枕邊書這套書有三本,即《故宮裡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獸譜》、《故宮裡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鳥譜》、《故宮裡的博物學:給孩子的清宮海錯圖》。
  • 故宮《海錯圖》正式登陸南京
    作為南京國際藝術季的又一重要構成部分,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南京站緊隨其後於12月20日在南京河西金鷹世界正式開幕,持續點亮冬日南京的文化藝術空間。【關於《海錯圖》】「聶璜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乾隆皇帝鍾愛的讀物」「錯」,種類繁多、錯雜之意。「海錯圖」即繽紛繁多的海洋世界圖。
  • 《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將亮相南京國際藝術季
    出版社供圖 清代海洋畫譜《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將亮相南京國際藝術季走進紫禁城「海底總動員」奇妙世界南報網訊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一組神奇的皇家海洋畫譜《海錯圖》。這組圖譜由清代聶璜繪製,記錄了300多種或奇異兇煞、或憨態可掬的海洋生物,被稱為紫禁城裡的「海底總動員」。2019南京國際藝術季將於本月開啟,其中有一項妙趣橫生的展覽不容錯過,12月20日,「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將在河西金鷹世界一樓亮相。現場將通過8米巨幅投影、數字沙盤、裸眼3D等數位技術,重現《海錯圖》的奇妙。如果能更好了解《海錯圖》,就能有更沉浸的觀展感受。
  • 故宮《海錯圖》邀「寧」共遊別樣的海底世界
    龍虎網訊 看不了故宮的雪,不如一路搜索故宮裡的海洋天下吧。12月17日,南京國外藝術展覽會美滿閉幕。作為南京國外藝術季的緊張組成片面,故宮裡的海洋天下——《海錯圖》多媒體概括展南京站緊隨自後於12月20日在南京河西金鷹天下正式揭幕,連接點亮冬日南京的文化藝術空間。
  •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將登陸南京
    在此期間,NAFI南京國際藝術季還特別引進了三大特展:12月20日開幕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12月22日開展的「從敦煌到高昌-絲路華光絲綢之路沉浸式壁畫展」、12月27日登陸的「城市是怎樣運轉的——多媒體親子互動展」。      據悉,《海錯圖》為300年前清朝康熙年間所著。「錯」,即為種類繁多的意思,早在漢代,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
  • 穿越時空,遇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多媒體綜合展 即將於12.7日登陸上海 帶來一場全新的展覽體驗 故宮裡珍藏著一套特別「奇葩「的圖譜。畫工不算精巧,畫風也不算漂亮,卻得到了歷代皇帝的喜愛,尤其是乾隆,聲稱它「滿足了自己對大海的想像。」
  •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展即將亮相上海豫園
    多媒體技術呈現古人趣味《海錯圖》是浙江人聶璜繪製的一部海洋生物圖譜,成書於清康熙年間,由太監進獻給康熙。當時並未引起重視,之後被乾隆發現和喜愛,成為他的睡前讀物,也作為皇子的教科書使用。《海錯圖》中的「錯」是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全書記錄了371種與海洋相關的生物,乾隆稱它「滿足了自己對大海的想像」。
  • 科普達人解密故宮《海錯圖》引600萬粉絲追捧
    原標題:清朝皇帝最愛看的 「海鮮圖鑑」也不靠譜   科普達人「博物小亮」張辰亮 圖片均由故宮出版社提供   清代皇帝們最愛看的清代「海鮮圖鑑」,其實也並不完全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