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有的大學新生對未來充滿憧憬,也有的大學新生「焦慮」的想要退學。
昨天,中國傳媒大學生英語系新生寫給校長廖忠祥的一封信引起了各大高校學生的廣泛討論。這名新生在信中說,人工智慧正在「入侵」翻譯領域,自己的夢想馬上就會毫無價值,因此想要轉系轉專業。在信中,她同時建議學校取消外語專業。
不換專業只能選擇退學、復讀
「如果不能換專業,留給我的,就只有退學,復讀這條路了!」這名新生表示,自己「不換專業就退學復讀」的想法並非是一時衝動,而是經歷了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痛苦決定。
信中內容顯示,該新生一直把成為英語翻譯作為人生理想。但是當理想就要實現的那一刻,卻發現翻譯這個職業可能會消失。
「來校這兩天,一款叫做『翻譯寶』的智能翻譯工具讓我突然發現,或許將來人們需要的不是翻譯官,而是翻譯機。」該新生稱,在此之前,她認為機器翻譯根本不可能和人比,但是這款人工智慧翻譯工具的準確度讓她真正的焦慮起來。
相關專家的看法也堅定了她換專業的想法。專家認為,如果人工智慧驅動的翻譯準確率能達到93%,人們會在大多數的翻譯場景下使用它而不再需要人工翻譯。這也意味著,機器翻譯將取代人工翻譯將是大勢所趨。
學生們有贊同也有反對
在這封信的結尾,這名新生甚至提出了一個在目前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的想法。她說,「如果翻譯這個職業被人工智慧取代了,學習外語是否還值得,外語專業是否應該取消。」
觀點的尖銳性,也引發了不少同學的議論,大家也分成多派,對翻譯官這個行業的去留問題展開探討。
「人工翻譯還是應該保留。」大三學生小李告訴記者,他也相信人工智慧翻譯會逐漸替代人工翻譯,但如果要實現外語翻譯的信雅達,還是需要人工翻譯。「人工智慧再智能,它也無法了解當時的語境和背景,無法翻譯出美麗的語句。」小李說,人工智慧翻譯出來的一些語句會顯得比較生硬,需要加以自己的理解才能讀懂,這一點對於人工翻譯來說是不會存在的。
大一新生小陳則有著同樣的壓力。「也就是這兩年,各種各樣的人工智慧翻譯工具開始出現,它們的翻譯能力有時候甚至超過了專業的翻譯官。」小陳說,「我現在也想著去轉專業,英語感覺確實被人工智慧翻譯給研究透了。」
「兩者各有優缺點,可以應對不同的場合。」大三學生小趙認為,人工翻譯在及時性上雖然不及人工智慧翻譯,但在一些重要場合,用嘴巴把想要表達的東西說出來,總會比通過一個機器把話說出來更加具有情感。「直接用外語讓兩個不同國度的人進行交流,也總會比隔著一個機器而讓彼此更加貼近。」
小趙覺得,該同學的想法雖有些偏激,但也反應了一個現實。但這其實也應該是她學習英語的一個動力,或許不能成為翻譯官,但可以通過自己的外語知識,讓人工智慧翻譯變得更好,從而讓它能夠去更加精準的服務更多的人。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