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下「四最」,抗疫鬥爭取得重大勝利
2月17日上午10時19分,已確診的5名新冠肺炎患者中的最後1例治癒出院,張家界市在全省創造了出現確診病例最晚、病例人數最少、治癒周期最短、病例清零最早的紀錄。
疫情襲來,張家界市迅速行動,嚴防死守,奮力阻擊疫情蔓延。疫情形勢好轉後,張家界市主動出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抗疫鬥爭取得重大勝利。
二、全部摘帽,脫貧攻堅順利收官
3月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對外公布關於同意桑植縣等20個縣市脫貧摘帽的批覆。至此,張家界市4個區縣全部「摘帽」,35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累計脫貧249163人。
三、生態優先,86座水電站關停退出
張家界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進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項目整治工作,截至2020年底,86座水電站關停退出。在2020年中國國際生態競爭力峰會上,張家界市榮獲「2020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
四、「龍頭」昂起,旅遊業強勢復甦
因疫情遭受重創的張家界旅遊業按下重啟鍵。2月18日,張家界市實施促進旅遊市場全面復甦「310」行動計劃,成為湖南首個系統推出促進旅遊市場全面復甦計劃的市州。張家界市旅遊市場恢復到去年的六成,成為全國同類山嶽型景區旅遊恢復進度最快的地區。
五、「城門立木」,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3月31日,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指揮部發布第1號令——《關於設立影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投訴舉報方式的通告》,堅持「隨叫隨到,不叫不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為項目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之後,全市項目建設快馬加鞭,鋪排重點項目171個,141個實施項目開(復)工132個,完成投資285億元。
六、眾志成城,戰勝13輪強降雨
主汛期期間,歷時56天、連續13輪、歷史罕見的高頻次強降雨接踵而至。全市上下眾志成城,築起抗洪救災戰鬥堡壘,黨政機關連續5周取消雙休,4萬餘名黨員幹部日夜巡堤巡壩巡庫巡點,成功處置重大險情39起,累計幫助轉移安置群眾10.45萬人次,實現了不垮一堤一壩、不因災死亡一人的目標。
七、「屋場會」:基層社會治理讓群眾當主角
12月中旬,16家中央、省級媒體聚焦張家界「屋場會」,將張家界市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張家界經驗」推向全國。截至11月底,張家界市有「屋場」2758個,開會20932場,聽眾人數超過100萬人。「屋場會」以小切口、接地氣的形式,暢通基層群眾訴求表達,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八、厚植文化,用心用情講好張家界故事
2020年初,烏克蘭著名指揮家、張家界愛樂樂團常任指揮庫琴科·塔拉斯和樂團的20多位烏克蘭音樂人創作抗疫歌曲《相信》,傳誦到烏克蘭乃至全球,展示張家界抗疫的深沉力量。張家界市參與聯合攝製的全國脫貧攻堅重點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在張家界市順利殺青,即將在2021年元月熱播;10月22日,張家界市兩作品獲「夢圓2020」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獎一等獎;11月16日至22日,「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在張家界市舉辦;12月9日至11日,「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舉行......2020年,張家界市厚植文化,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講好張家界故事。
九、百億點擊,《你莫走》催生網紅經濟「張家界現象」
4月29日,張家界山野民謠《你莫走》全網上線,迅速點燃網民激情,至2020年底,網絡綜合點擊量超過百億次。在《你莫走》的催化下,張家界市文旅網絡營銷百花齊放,形成了網紅經濟「張家界現象」。
十、擘畫藍圖,「十四五」打造「兩地兩區一龍頭一家園」
12月11日,市委七屆十次全會為「十四五」謀篇布局: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武陵山片區改革開放新高地;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示範區;打造「錦繡瀟湘」全域旅遊基地龍頭;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園。
製圖: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