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笆市這是一條地道的西安老街了,或許很少有過路的遊人知道這樣一條不知名的街道。但西安人對它卻是再熟悉不過了。
竹笆市位於西安碑林區南院門街道,毗鄰鼓樓,南起南院門,北至西大街,全長不過417米。就是這樣一條小街道,從明代起就是熱鬧的商業中心,知道解放前還是西安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如今自然已是遠不如回民街的北院門、廣濟街那樣的聞名遐邇了。遊客來到西安只知道去逛逛回民街,卻不知道來這竹笆市。殊不知這竹笆市也留存著不少西安歷史的印記和許多知名的老字號美食。
這次的旅行就住到了竹笆市附近,逛逛老街發現這是手工竹編織工藝品的聚集地。原來這竹器編織品的買賣從明代一直傳承到了現在。在明朝時期竹笆市已初具規模,到處售賣著竹器工藝品,竹笆市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如今竹器店鋪的數量已經不多,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小店懸掛的竹製品中尋到一些端倪。
為數不多的竹器店有著相同的默契,他們將自家手工編織好的成品,成串的懸掛在店鋪口,從鬥笠、香籃、飯籃到蒸籠、扇子、篩子、簸箕等幾十種不同類型的竹器編織品。這些竹器的樣式精美,做工細緻,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這些器具都非常實用。說它們復古是因為除了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似乎很少再有年輕人會使用這樣的竹器日用品了,都已經被流水線的廉價塑料等製品所取代,這也是竹笆市日益沒落的主要原因吧。
在路邊還能看到編織竹器的原始材料,一捆捆的竹篾就堆積在一旁。正是這些竹器和老一輩手藝,還能讓老西安人感受到竹笆市的歲月氣息。
當然竹笆市除了竹器之外,也是一條地道的美食街。尤其到了晚上這裡的夜宵攤可以熱鬧到凌晨。竹笆市還有很多老字號的美食,樊記臘汁肉夾饃、趙記綠豆餡餅,籠籠肉夾饃、方中山胡辣湯、海榮鍋貼館、天府米線……在竹笆市不僅能吃到地道的西安味道,還能品嘗到老西安人的生活氣息。相比較旅遊美食街這裡自然是更接地氣。
在竹笆市的中心地帶是阿房宮劇院,始建於1932年,曾是西北地區的第一大戲院。如今是青曲社相聲的表演場地。
在竹笆市逛一逛西安老街的歷史,品一品地道的西安美食,再來到阿房宮劇院欣賞一場西北相聲、本地秦腔表演。一條老街便能滿足遊人對西安生活的所有嚮往。街道無需太過擁堵,有道不盡的故事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