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霹靂的 「一期一會 X 吉治百貨 中秋限定禮盒」,美貌的花磚設計,還有美好的文案,大愛那句「用愛和美食抵禦世間的煩惱和磨難」。一期一會(ID: dream_maker2014)是被個我很喜歡的公眾號,它的主人霹靂通過這個號分享著各種有趣的人和事。
與霹靂的認識也是「一期一會」的際遇。2014年,賦閒在家的我在豆瓣逛到了霹靂那些有趣的相冊,在底下留了不少言。然後發現我們居然在2008年就通過豆郵,當時我在混「我愛明信片」小組,和世界各地的片友互寄明信片,她是其中之一,所以順理成章地加了微信。那時她公司和我家只有約200米的路程,卻一直沒有面基。後來她換了公司,我也去了珠海工作,終於找了個周末在廣州匆匆見了一面(還記得當時連續去了兩家cafe都摸門釘orz)。
再後來,我回到廣州,她去了北京。我終於也開始了自己的公眾號,也從未停止過被「一期一會」各種種草。如果說廈門的阿吉仔餅鋪和吉治百貨是棵小草,那麼廈門就是片大草原。總有些地方值得一去再去,廈門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兩周就是中秋了,分享一下霹靂的《廈門3天逛吃逛吃全攻略》,給你小長假完美解決方案,也希望我能找個周末背上花磚帆布袋去廈門逛逛吉治百貨。
豆瓣十八線KOL,前4A廣告公司文案,待業中的網際網路運營汪。在一期一會,和你分享旅行、美食、好物和有趣的生活方式。有許多好朋友:獨立品牌設計師、超人氣插畫家、(發福的)樂隊主唱、帥氣的攝影師、溫婉廚娘、畫廊老闆、深夜電臺DJ、民宿老闆娘,還有一直在路上的旅行家。偶爾來客串,講述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豆瓣:黎霹靂
旅行上癮,一有空就想往外跑。年假攢著出國玩兒,端午、中秋的三天小假期也不能浪費,國內有不少適合短途旅行的城市,上海、成都、杭州、廈門……每個城市都去過3次以上,而且越來越喜歡。上個月剛去了廈門,就從它說起吧。
好像每個旅行城市都自帶防禦機制,遊客第一次去總是要吃些教訓的。鼓浪嶼上的海鮮大排擋,25元一杯的坑爹奶茶,新鮮便宜的大芒果包郵寄到家……如果你不想吃壞肚子送急診,性價比太低買完就後悔,回到家愉快的心情被短斤少兩的腐壞芒果破壞……以上,統統不要嘗試。劃重點敲黑板!
玩轉一個城市,最好有靠譜細緻的嚮導。這次去廈門沒有做功課,除了當地朋友的體貼陪伴,還關注了一個微信公眾號「秘密廈門 」(ID:mimixiamen),內有非常細緻的攻略信息。據說幕後推手都是地道廈門人,做這個號的初衷是為了讓遠道而來的朋友愛上真正的廈門。計劃去旅行的朋友可以盡情參考,公眾號在手,套路繞著走。
還要特別感謝大壹老師,一起旅行的攝影擔當,人肉GPS,陪我體驗美食每天10頓吃到內傷的朝陽區第一名男朋友。
地址:華新路22號
華新路,廈門最後的詩意之地。有文藝青年必去打卡的「32HOW咖啡」和「不在書店」,也有「良築」這樣甘願低調的旅館,畢竟讓客人好好休息免於喧囂才是本分。
「不在書店」隔壁就是了
它的前身是一座花園老別墅,門口白牆上嵌著不大的店名,在樹木遮蔽下一不留神就會錯過。進入庭院豁然開朗,夏天雨水豐沛,叫不出名的植物們長勢良好。百香果成熟了自然跌落,前臺叫青貓的姑娘問我要不要拿走拌酸奶吃。
只有八間房,布置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主題,黑膠、紅酒、旅行等等,各自有趣。選了生活家書房和檸檬電影工廠住下(如果你願意多住幾日,也不嫌來回挪行李麻煩,可以訂房的時候請店員安排體驗不同房間)。
生活家書房在二樓,沒有電視,只有一牆大大的書架,躺椅跟家裡的一樣舒服。有一天下雨,我們就在屋裡聽著雨讀了半天書。大壹老師感嘆這兒的選書品味真好,一問才知道,許多作家在隔壁書店辦籤售,都會選這間房來住。果然,書架上還有不少籤名留贈的書,翻看的瞬間很奇妙,仿佛和他們在空氣中有了交集。
住電影房當然要看電影,還邀請了隔壁黑膠房的朋友過來體驗水床,真是一種別樣的情趣。把窗簾拉得密不透風,用大投影看《赤道》,愜意得不願意出門吃宵夜。
wuli張震(投影儀出故障了,後來修好啦)
滿院蔥蘢,特別舒服
大發❤️大壹老師
地址:鼓浪嶼內厝澳路100號
良築的老闆娘漫漫在鼓浪嶼上還有一間家庭旅館——兩棟挨著的老式別墅,一棟叫漫漫,一棟叫悠悠。
躲開了龍頭路的喧囂,藏在小巷裡。不太好找,預訂後可以請店員去碼頭接一下。我去廈門的時候打颱風,往返鼓浪嶼的輪渡停航,沒能入住,只在離開那天上島簡單參觀了房間。
房間格局不一,有寬敞帶陽臺的,也有的迷你到只能放下一張床。收拾得非常乾淨,還都鼓浪嶼特色地放置了許多船木和貝殼製成的家具和小擺件。小坐了一會兒,只聽得到蟬鳴和鳥叫,幽靜又溫馨,絕對是島上民宿界的一股清流。
厚厚一摞留言本,滿滿都是美好的回憶
和大壹老師留下了一張很喜歡的合影
地址:開元路116號
廈門我最喜歡的伴手禮品牌,之前推薦過他們家的鳳梨酥。其實最開始吸引我的,是這棟南洋風味的五層樓老建築。
一樓「阿吉仔餅鋪」,售賣的品種比老店更豐富,除了餡餅還有鳳梨酥、肉鬆、百年老字號源和堂的蜜餞和武夷山桐木關的有機茶等等。還將廈門的老花磚作為重要的元素設計在包裝上,非常耐看。店家非常貼心地提供了快遞服務,我第一次去就買了幾大箱,等我到家的時候它們也到了。送給朋友,評價都很好。產品無添加所以保質期短,會一直回購。
二樓是「百分百廈門·秘密花園」,陳列了花磚元素的各式周邊,有冰箱貼、帆布袋、杯墊等等。愛花磚的我真是太喜歡這裡了,簡直是兔子掉進蘿蔔坑。
分享一個情侶拍照姿勢
三樓「時光書局」,有很多調性不錯的生活方式雜誌,市面上比較少見的港版/臺版的書,還專門劃出了一塊區域接受贈書。
跟波點奶奶的書合影
四樓是「吉治咖啡」,也販售飲品和點心。要了一杯咖啡,和熙熙攘攘的八市隔窗相望,感覺還蠻妙的。
五樓「烏龍茶室」,附贈可以俯瞰廈門老城區景觀的空中花園。喝茶、吃點心、逗貓,其樂融融。
摩登又復古,用手機隨便拍都好看極了
「阿吉仔老店」離吉治百貨也不遠(大元路37號,著名的141大排檔對面)。
前店後廠,新鮮出爐。椰子餅、花生酪、低糖馬蹄餡餅、綠豆餅……運氣好能買到剛出爐的鹹馬蹄酥,大老師一口氣能吃五個。
排隊的都是阿公阿嬤,熱情地跟我交流吃餅經驗:「買回去配熱茶吃最好啦。」
地址:禾祥西路246號之8鋪
去的是其中一個分店,就在斯利美老店斜對面的巷子裡。晚上門口只有燈籠微弱的光,跟深夜食堂似的。客人很多,連二樓都坐滿了。
櫃檯旁掛著兩扇布條,上書「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響應號召,飽餐了一頓。
芝士厚蛋燒一定要趁熱吃,攔腰切開,芝士多得都要溢出來了。上面鋪了厚厚一層木魚花,被熱氣蒸騰著跳舞。
煎餃,從皮兒到餡兒都清爽不油膩,很難得,蘸的醬也好吃。
烤鰻魚有多好吃呢?大老師嗑掉一碗鰻魚飯後,又單獨點了一份蒲燒鰻魚。一整匹鰻魚啊,就分了我一口。
豬腳已經燉煮到綿軟可口,肥而不膩。很怕吃到去毛不乾淨的豬腳,這裡可以的。
招牌豆花,紅豆和芋泥都不錯吃。甜度適中,豆味很足,口感上有點像布丁,很Q。小小一碗,作為飯後甜品十分解膩。
小食份量都不大,可以多嘗一些。
大老師特別喜歡這裡,如果開在我們家附近,大概真的會成為食堂吧。
地址:鼓浪嶼鼓新路9號
再生海,先是一間設計工作室,老闆愛下廚,就用木匠態度又設計了一間食堂。
老闆(也是設計師)自小在海邊長大,對海有著深厚情感。店裡的家具都是他用「退役」的老船木和海上的漂流木設計的。椅靠和椅面上能尋著的彩色木條,都是老船木和舊門板的原漆色。溼漉漉的空氣滋養著這些老木頭,散發出迷人的味道。
菜色也跟裝修風格一樣清新樸素,有別於龍頭路那些宰客大排檔。最喜歡燉到入口即化的紅燒肉,塞在大白饅頭裡,一口滿足。蔥油拌麵、木匠海鮮飯和三花海鮮烙也非常受歡迎。
地址:鼓浪嶼安海路59號
晚餐去吃傳說中的「島上最美中餐廳」。
老洋房,很多細節做得很好,桌椅都是老物件,十分雅致。
喜歡這面牆
食材新鮮,即使以非旅遊景點的餐飲標準來看,都可圈可點。
海鮮燜面。裡頭有魷魚、海蠣、蝦仁,還有木耳和細碎的白菜,佐以花生醬,濃鬱飽滿。
花椒油浸龍利魚。花椒油激出了魚肉的鮮嫩,湯色金黃,開胃下飯。
湯也是真材實料。
外酥裡嫩的一口豆腐
鼓浪嶼上的老宅子太美了
總的來說,環境氣氛非常不錯,擺盤精緻,菜色也超出預期,說是local foods卻多了很多fusion元素,十分討喜。
吃完要是不過癮可以再去斜對面「一口啤酒園」喝店家自釀的啤酒。
地址:開元路158號
一不留神就會錯過的小店。沒有招牌,只用一張紙皮小小寫著「亞本」,簡陋到我懷疑走錯了。招牌產品是麥奶和花生湯。麥奶的「奶」直譯自閩南話,麥漿的意思。麥子在炒鍋裡慢慢翻炒,經過碾壓調和成漿。喝起來像甜的麵茶,也像麥香味的早餐奶。花生湯看起來簡簡單單,據說煮法考究。酥爛的花生,乳白色的湯,飄著零星油光。
花生湯
地址:開元路164號
鍋邊糊嚴格來講是福州口味。用蜆子汁做湯,在鍋裡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上去,半熟後鏟入湯中,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佐料,燒開起鍋。挑了水煎包來配,一口滿足。
加了豬肝和豆腐
水煎包
地址:開元路營平農貿市場門口
農貿市場門口一個小小的攤位,卻被收入各種「廈門必吃榜單」。環境非常野生,去的那天下著雨溼答答,又是海鮮市場,本以為會但是攤位裡地面乾淨沒有異味。攏共三兩張矮桌,幾口大鍋分別煮著豬腳、海鮮、大腸,招牌上寫著「魔湯-友生風味小吃」。我們點了主打的豬腳面和沙茶麵,料很足且新鮮(可能因為就在海鮮市場裡),湯頭濃鬱微甜。老闆和善,手腳利落,很多本地人幫襯。
地址:廈禾路202號
非常專一的老字號,只賣大小碗的扁食和拌麵。扁食,約等於餛飩/雲吞/抄手,餡兒是新鮮肉捶打調味,皮薄不破,大骨湯。拌麵筋道,有濃稠的花生醬和沙茶醬。每天限量,賣完就打烊。
地址:思明區鎮邦路65門口
去看《瘋狂的賽車》取景地,見到有人推著小車在賣蔥糖卷。據說過去將煮融的麥芽糖拉打成白色的中空條狀,形似蔥白,所以叫「糖蔥」。只見老闆將餅皮薄薄鋪開,卷上肉鬆、酸蘿蔔、麥芽糖、香菜、花生碎,最後刷上甜辣醬就成了。老廈門人也叫它「鹹酸甜」,據說還有包容人生酸甜苦辣的意味。
地址:人和路51號之10
蝦麵最關鍵看湯頭,這家可以的。據老闆說是用金門附近的金狗蝦熬出來的,每天就三鍋,賣完就關門。一碗12元左右,份量不大,鹼水面,少量蝦仁、豬肉、魷魚絲,用一次性紙碗裝著端上來。湯微甜,浮著蝦油。店在小巷子裡,不太好找,老闆傲嬌,對遊客也不是太友好。
地址:溪岸路63號之1
早上起來,穿過中山公園,走了一小會兒就到了。老闆娘叫阿玲,手腳麻利。早上6點-11點賣面線糊,下午賣春卷、鹹飯和海蠣湯。店裡很多老客人吧,看起來跟老闆娘蠻熟悉的。朋友幫我們點了豪華高配版,配菜有鹹肉大腸鴨血蝦仁什麼的,還可以加油條,不錯吃。
地址:禾祥西路15號之103室
據說必吃的冬粉鴨,冬粉一般般啊。好在湯頭鮮甜,鴨肉也不錯。鹹水鴨和燻鴨都是現切即吃,蘸醬尤其出色。店門口還有翻滾的油鍋在炸五香,同行的朋友簡直是用生命在愛五香,我覺得肥膩不大喜歡。
炸五香
地址:禾祥西路角濱路6號之3
廈門特色的吃法,「煸」字直譯自閩南話,指「翻面兒」的動作。煸豆乾就是在平底鐵鍋中自助煎一些食物,除了豆製品,還有魚粿、肉粿、蔬菜、海鮮和肉類。根據火候,不同食材放入的順序會不一樣,煸好後蘸上特製的醬,好吃。花蛤等貝類會用錫紙包起來,慢慢撕開還能喝到鮮甜的湯汁。
超好吃的魚子
地址:思明區開元路263號
不吃大排擋,白來海邊走。抵達廈門已經是夜裡,放下行李直奔當地老食客最愛的海鮮大排擋,營業到凌晨2點,完美。旁邊還有好幾家大排擋,他們家上座率最高。點了好多菜,活鮮都會當面打暈稱重再拿去料理。味道都不錯,最喜歡炸鰻苗和白灼的斑節蝦。一個過來人的友情建議:多吃海鮮,少吃主食。
想了解更多關於阿吉仔的信息,可以戳這裡看我之前寫的實測,或戳閱讀原文看霹靂那篇更詳盡的安利文,又或者去他們網店「阿吉仔餅鋪」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