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請大家跟小儂一起先看圖解饞,順便說說聖三一堂這一百多年來的故事!
老上海人都曉得,在上海最最市中心的地方,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教堂——聖三一堂。只要從九江路附近路過,就能看見她漂亮的尖頂,但她從未對外開放。近日小儂聽到一個好消息,這座上海最美、最古老的基督教堂不久有望對公眾開放啦!
今朝請大家跟小儂一起先看圖解饞,順便說說聖三一堂這一百多年來的故事!
聖三一堂的前世今生
她坐落在漢口路、江西中路、九江路之間,是外灘天際線一抹寧靜聖潔的色彩。
1847年,她是開埠初期有信奉基督教的英美商人建造的一所臨時禮拜堂;
1862年,決定重建,聘請英國本土著名建築師司各特爵士設計;
<小插曲:原設計過於華麗,因經費不足不得不另請在上海的設計師凱德納修改建築稿>
1869年,紅禮拜堂主體建成;
1893年,加建尖錐形鐘塔 (毀於1966年);
2007年5月,開始修復工程;
2014年8月,修繕完畢,開放指日可待!
對話建築大師
◆ 章明(84歲的上海歷史建築修繕大師,聖三一堂修繕工程主持建築師)
半個世紀之前的記憶:每個座位上都有聖經,黑白的。洗禮池在門口。有一個小樓梯講經臺,很講究的,這裡有唱詩班,以前細部很豐富。
修繕期間考察:順著腳手架拍上去,發現深藍色穹頂上繪有金色的星星,而許多瓦片的防水居然還能用!
◆ 周進(上海基督教建築研究專家)
聖三一堂又稱「紅禮拜堂」,有三大特色。
• 一色紅磚。中國傳統江南建築很少用紅磚,由於工藝和土質原因,多用蘇州的小青磚。
• 側建鐘樓。因地價貴,上海很難像歐洲教堂一樣把鐘樓單獨放在邊上。聖三一堂做到了,因為很早就劃下大片土地,有足夠的空間來建造鐘塔。
• 外廊式建築。上海最早的建築都是殖民地外廊式的,傳教士們沒有考慮到地域之間的差異,對上海的氣候可能不是很了解,從聖三一堂以後上海的教堂都沒有外廊了。
攝影愛好者小貼士:江西中路九江路口的一塊綠地原來是教堂的花園,是拍攝教堂全貌的最佳位置哦!
設計教堂的司各特爵士同一時期也設計了倫敦那美麗絕倫的St. Pancras車站酒店。原來,上海曾經與國際潮流如此同步!
上海最美最古老的基督教堂要開放參觀了,期待的話就趕緊轉起吧!
文章來源:上海日報
作者:喬爭月
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們並分享至朋友圈吧!
【小主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