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我們把上海浦東陸家嘴所有的高樓及世博會所有燃氣應用場所安裝了首批物聯網智能燃氣表,進行遠程抄表監測,結果發現太有意思了,可以清楚地通過用氣情況判斷酒店生意的景氣度;在世博會展館有一些土耳其、俄羅斯美食館,後臺也能發現哪家美食館更受歡迎。」
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金卡智能董事長楊斌如此回憶智慧燃氣解決方案剛試驗時的欣喜。
「目前來講,中國的物聯網方興未艾,恰好基於NB-IoT的低功耗物聯網技術蓬勃發展,我認為NB-IoT技術已成為中國技術的主流。」楊斌介紹,大家都在講物聯網,小米等企業也在做,但都沒有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國際標準的問題,基於3GPP標準的NB-IoT技術普及以後,相對來講就簡單了。
作為一家以智能硬體起家的公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楊斌卻把更多的話語留給了對自我IT系統平臺的介紹,強調金卡智能的IoT平臺及大數據系統建設能力。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NB-IoT首單規模商用落地
楊斌向記者介紹,從2015年開始,金卡跟華為在靜悄悄地做一件事:試驗基於NB-IoT技術在抄表行業的應用。「金卡智能跟華為比是家小公司,但在燃氣抄表場景的應用(方面)雙方可以形成很好的優勢互補。」楊斌補充道。
NB-IoT具備廣覆蓋、大連接、高可靠、低功耗等特點,較2G物聯網表和LoRa物聯網表有一定的技術優勢。楊斌認為,在5G時代,物與物連接數將會陡增,形成海量的數據流。
2017年9月初,深圳電信宣布首單6000戶的NB-IoT智能燃氣表放號,根據規劃6000戶智能燃氣表將於9月初開始安裝調測,10月交付居民使用。這是深圳燃氣、中國電信、華為公司與金卡智能基於四方合作以來的第一個成果,同時也是工信部分配物聯網號段以來,NB-IoT規模商用的首單落地。有業內人士認為,物聯網燃氣表是5G時代重要的應用測試場景和數據接口,是物聯網發展的先行者。
以往智能燃氣表主要採用2G通信,現在開始採用更先進的NB-IoT通信,運營商從基站升級、網絡開通到後期的網絡優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加上部分燃氣企業對新產品持謹慎觀望態度。作為新生事物,行業人士均提到,目前制約NB-IoT智能表計行業發展的最大痛點是高昂的替換成本,以往NB-IoT智能燃氣表約比2G智能燃氣表高出100元/臺。
楊斌對此卻不是特別擔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NB-IoT技術的核心專利掌握在華為手裡,這也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國際電信智慧財產權上掌握了主導權。這不同於被英特爾、高通控制專利的晶片,NB-IoT晶片因專利費導致成本高的可能性不大,加上中國物聯網需求旺盛,規模效應導致成本一定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