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邊境,探訪「金字塔古墓」,墓主家族曾雄霸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

2020-12-18 騰訊網

中朝邊境自駕遊的第六天,我們已經順著中國-朝鮮界江——鴨綠江從南到北走完了大半行程,今天將從遼寧省丹東市最北端的三道河地區進入吉林省東南部的集安市,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座位於中朝兩國邊境線上的「金字塔墳」。而「金字塔」的說法來自於它所在的景區——集安長壽王陵景區。

去往集安將軍墳要走丹集線公路,這條路距離中朝邊境近在咫尺,沿途不時可以看見鴨綠江和江對面的朝鮮村落。這段路的綠化養護非常好,路肩下面都種滿了樹木,開車走在路上感覺空氣都很新鮮,這讓我們幾個一直生活在「霾都」北京的北漂情不自禁地打開車窗感受乾淨的空氣。

丹集線的路況和桓仁縣到三道河的路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段路很多地方都是新鋪的柏油,車子走起來平穩、沒有噪音,非常舒服。只不過進入到集安市區前因為修路稍微有些堵車,從一座小村莊裡繞了堵點進入了集安城區。到達集安後,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將軍墳,就是開頭提到的那個「金字塔墳」。它其實是一座古代的墓葬遺址,裡面的墓主人據考古人員研究,是公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高句麗王朝的第二十代王——長壽王(名高巨連或高璉,諡號長壽王)。

高句麗王朝可能很多人並不了解,甚至沒有聽說過,但歷史上的高句麗政權曾雄霸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大部分土地數百年,鼎盛時期曾有60多萬軍隊。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朝鮮、韓國,所以朝韓雙方都聲稱高句麗是屬於他們本國的原始民族。

我們眼前的這座金字塔形狀的古墳遺址裡面埋葬的正是高句麗國王長壽王,不過當地人卻不叫它「某某國王墳」而是叫做「將軍墳」,這讓我頗為奇怪。經詢問得知這是因為「將軍墳」之稱是清末當地老百姓的一種叫法,後流傳至今,應屬於誤傳。想想也很有意思,儘管長壽王身為一國君主,但在上邦大國(大唐王朝)的眼中,他仍然只能算是個將軍的頭銜。將軍墳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經作為東北抗日聯軍抗戰的前線指揮部,而將軍墳裡的棺槨也隨著那個動蕩的時期而不知去向,所以現在墳裡並沒有真正的棺槨。

買了門票(每人30元)步入景區後,發現偌大的園區裡面只有我們寥寥幾位遊客。講解員身著一襲黑衣,太陽並不足,但她卻打著一把黑色的大傘,這讓我感覺氣氛有點詭異。距離將軍墳很遠就看到了高聳的墳冢。看上去墳階共有七層,每一層都由厚重的條石條壘鋪砌而成,每塊石頭重達幾噸至十數噸,號稱「東方金字塔」,總體來說看上去還算壯觀。

講解員說,將軍墳的外觀造型類似埃及的金字塔,我倒覺得它更接近於墨西哥瑪雅金字塔,平頂的那種。另外,無論在氣勢上,還是體積上,將軍墳都無法與埃及的金字塔相提並論,甚至沒有瑪雅金字塔高大。我們看著景區裡面的宣傳招貼——「東方金字塔」,不免有種買了一袋康師傅方便麵,包裝袋上寫著圖片僅供參考的感覺。距離將軍墳不遠處,另有一個陪墳,裡面埋葬的據說可能是當時高句麗國王最寵愛的妃子或者近臣,不過現在也都無從考證了。

相關焦點

  • 自駕遊中朝邊境,探訪「金字塔古墓」,墓主家族曾雄霸東北和朝鮮
    中朝邊境自駕遊的第六天,我們已經順著中國-朝鮮界江——鴨綠江從南到北走完了大半行程,今天將從遼寧省丹東市最北端的三道河地區進入吉林省東南部的集安市,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座位於中朝兩國邊境線上的
  • 四日探訪中朝邊境:核試驗?大家習以為常了
    最近一段時間,外界一直在猜一個謎——朝鮮何時進行第六次核試驗?儘管幾個熱門預測一一落空,那根事關「戰爭與和平」的弦仍繃得很緊。24日至27日,《環球時報》記者深入中朝邊境,從鴨綠江到圖們江,記者實地觀察發現,儘管半島戰雲密布,中朝邊境卻相對平靜,呈現出一種「外緊內松」的反差。
  • 外媒:中國重裝部隊移向中朝邊境 朝鮮轟-5集結
    核心提示:韓國的「朝鮮日報」報導說,中國大陸解放軍最近把瀋陽軍區的第39軍移師到了中朝邊境,還動用了39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展開邊境的實彈演習,分析相信解放軍需要戒備可能應對的中朝邊境突發的事態。
  • 朝鮮或發射飛彈 實拍中朝邊境的圖們口岸【高清組圖】
    猜測朝鮮將會多彈齊射據軍方消息人士10日透露,朝鮮將同時發射「舞水端」中程飛彈、「飛毛腿」飛彈和「勞動」飛彈的跡象變得更加明顯。該人士表示,除了部署在朝鮮江原道地區的兩枚「舞水端」中程飛彈之外,軍方又在鹹鏡南道一帶新發現了四五輛移動式飛彈發射車。
  • 自駕中朝邊境,圖們江畔說圖們,圖們口岸看朝鮮
    從巍巍長白山流淌出了三條大河,除了發源於長白山天池的松花江滾滾流淌2000公裡,蜿蜒於廣袤的東北黑土地成為中國第七大河之外,還孕育了兩條中朝界江。我們自駕中朝邊境也不是一蹴而就,前幾年的金秋十月先沿著鴨綠江遊走了長白山至丹東一段邊境線,2017年的盛夏時節我們再一次來到長白山,自駕行走了中朝邊境圖們江段。
  • 丹東目前朝鮮人數量穩定 中朝邊境無異常(圖)
    「他們從事各方面工作的都有,但多為從事中朝貿易往來。貿易人員減少後,中朝邊境的貿易量也會急劇減少。同時,鴨綠江對岸的警備力量也會加強。「但丹東並沒有出現如上跡象。」呂超說。  家住丹東的滿海峰也不認為丹東有所謂的「異常」情況,他是遼東學院朝鮮半島研究所的所長,對朝鮮的情況也比較了解。不過,滿海峰也向本報記者透露,鴨綠江對岸以前沒有燈光的房子現在通上了電。
  • 抗美援朝:美國對朝鮮和中國東北細菌戰內幕
    1952年1月,美軍在進行「絞殺戰」的同時,對朝鮮北方和中國東北的部分地區秘密實施了細菌戰,殘害中朝人民,企圖削弱中朝軍事力量。圖為美軍投擲的細菌彈及細菌    編者按:雖然朝鮮半島的戰火已經熄滅半個世紀了,但是一些塵封數十年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面。韓戰中,美國曾對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使用細菌武器。但是,即使面對再詳實的調查結果和再有力的證據,美國也一直矢口否認。筆者經過努力採訪到當年參與調查此事的當事人和數位專家,獲取了寶貴的歷史證言和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此文,以此來紀念在韓戰中死於細菌戰的人們。
  • 【獨家】實地探訪中朝邊境命案發生地: 「那邊人沒什麼吃的,怪可憐...
    去年12月27日,一名朝鮮逃兵在和龍市南坪鎮吉地屯槍殺4名中國邊民,4月25日,同屬和龍的龍城鎮石人村又發命案,兇徒也被懷疑是「江對面的朝鮮人」。中朝邊境正變得不安寧嗎?命案為何集中發生在和龍?在這段緊鄰傳統友好國家的邊境地區,千頭萬緒的議論聽起來頗為複雜。
  • 中朝邊境景區外國遊客好奇拍照
    中朝邊境景區外國遊客好奇拍照7/7) "← →"翻頁 4月9日,兩位義大利遊客在地處中朝邊境的遼寧丹東鴨綠江斷橋景區好奇拍照
  • 中朝友誼是如何建立的?朝鮮對中國有何貢獻,帶你了解朝鮮援中!
    朝鮮對我國有哪些援助?中朝友誼是如何建立的?地理冷姿勢帶你漲知識,大家好呀我是姿勢君,今天姿勢君來和大家聊聊朝鮮對中國的援助。在我們的印象裡,朝鮮是一個封閉落後的國家,是靠著中國的抗美援朝才能建立起來的國家。其實這種印象是錯誤的。
  • 港媒:文在寅送金正恩U盤 內含「朝鮮半島新經濟地圖」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8日刊登題為《首爾向金正恩提出將朝韓經濟與中國聯繫在一起的宏大方案》的報導稱,4月2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送給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一個U盤,其中含有一份「朝鮮半島新經濟地圖」。
  • 登上東北最大邊境口岸,眺望朝鮮大城滿浦市風光,大家覺得如何?
    中朝邊境之旅,沿途會經過多個口岸和界碑,其中有著東北小江南的集安市就有一個公路口岸和鐵路口岸,而新開不久的公路口岸更是東北三省佔地面積和建設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查驗設備最先進、通關環境最優美、通關速度最高效的邊境口岸之一。
  • 內地商人談中朝邊境貿易:暴利時代終結
    [網友有話說][更多精彩內容]  「你可以跟朝鮮做貿易,但最好別去投資。」在中國東北最大的邊境城市丹東,當地商人總是這樣警告外來的同行。  這在丹東的邊貿商人圈子裡早已成為共識。這個圈子裡,除了中國投資者討債無路甚至被掃地出門的諸多傳言外,朝鮮國內政治、經濟領域的變動、朝鮮半島風雲莫測的時局,始終是他們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  但過去二十年中,依然有無數中國商人像貝殼一樣吸附於丹東,在這座備受矚目的邊境城市裡做著各自的生意。
  • 中國應提出自己的「朝鮮半島和平路線圖」
    中國在朝鮮半島陷入尷尬境地目前,在朝鮮半島風雲變幻的舞臺上,角色最尷尬的莫過於中國了。雖然不排除中朝雙方有私下溝通的管道,中國手裡也仍然握有影響朝鮮外交政策的槓桿,但從道義上說,由於中國在安理會討論制裁朝鮮時投了贊成票,中國已經成為朝鮮敵對的一方,喪失了勸說朝鮮棄核的資格,朝鮮媒體抨擊的「美國及其僕從勢力」不可能不包含中國。
  • 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與朝鮮僅一江之隔,素有「東北蘇杭」美譽
    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與朝鮮僅一江之隔,素有「東北蘇杭」美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大國,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 中國發展迅速,又是一個歷史文明古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這片土地也有很多有名的景點,很多外國遊客來了中國,
  • 戴玉林:中央或打造丹東成中國-朝鮮半島樞紐
    中國日報網丹東10月8日消息:丹東現在也許是東北地區最繁忙的城市。圍繞這座中國唯一的沿邊兼沿海城市,共有四條鐵路、四條高速公路、兩個海港和一個國際空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包括東北東部鐵路,丹沈、丹大高鐵,丹通、丹海高速公路,新鴨綠江大橋等。而近千億投資集中在丹東這樣一個三線城市絕非尋常。
  • 孫衛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古代中國與朝鮮半島關係史研究述要
    大抵有如下幾個方面:中朝經濟貿易史,如王崇實《會寧、慶源開市———談清代吉林與朝鮮的邊境貿易》,聚焦清代吉林一隅的中朝邊境貿易的興廢流變。楊昭全《近代中朝貿易(1840—1918年)》,認為這一時期中朝貿易對兩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均有益處,且對朝鮮尤甚。思想文化方面,文學與哲學研究成果明顯增加。許文燮、韋旭升和樸忠祿相繼刊出《朝鮮文學史》或《朝鮮文學簡史》,提綱挈領地介紹了朝鮮文學發展情況。
  • 自駕遊東北,沿鴨綠江一路向北,探秘中朝邊境AB面
    在鋪天蓋地的話題熱議中,我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也以實際行動投入到了這場全民紀念中——從北京駕車出發,我們不遠千裡來到東北遼寧、吉林,並沿著中朝邊境線一路北上自駕遊,向70年前這場轟轟烈烈的偉大壯舉致敬!
  • 吉林邊城行|集安,鴨綠江畔的東北小江南
    集安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歷來便是我國對朝三大口岸之一。集安市境內由於老嶺山脈自東北向西南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抵禦北來寒風,使溫暖溼潤的海洋氣流沿鴨綠江溯源而來,造就了集安溼潤溫和的氣候,因此集安也有「東北小江南」的響亮稱號。
  • 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火車直通朝鮮(圖)
    在東北有一座同時擁有邊境口岸、機場、高鐵、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它就是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丹東。丹東是中國萬裡長城最東端的起點,也是中國萬裏海疆最北端始發。丹東,更是緊鄰朝鮮的一座邊境城市,從丹東到朝鮮坐中朝國際列車僅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