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香港,浮現於你腦海中的關聯詞會是什麼?「購物天堂」、「金融中心」、「茶餐廳美食」、「TVB電視劇」……當然,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香港還有許多並未被人們熟知的獨特魅力和歷史文化背景。
據說,「香港」因明朝時期香木的盛產與出口而得名,即「運送香料的港口」;而「香港」作為行政區域的概念則與她的殖民地歷史有關。無論從何種角度,香港為我們提供了大量豐富的歷史資源,值得我們挖掘與了解。那麼不妨先讓我們通過香港發展的見證者——那些已經存在超過百年的香港「百年老字號」,來認識她的過去與現在……
「一點一撇到南洋,電車轉彎再轉彎,叮叮叮叮」。這是一個以香港電車為素材的字謎,謎底是繁體的「為」——「為」字。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交通工具之一,香港電車既是香港這座現代城市中的老古董,也是港味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關於「叮叮」的N種猜想
當你站在港片裡時常出現的香港島街頭,面對著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與川流不息的人群車流,你很容易可以看到一輛輛有軌雙層電車,伴隨清脆悅耳而又極具辨識度的「叮叮」聲,從你面前緩緩地駛過。這種只有在香港島才能見到的電車,也因此被香港人親切地稱為「叮叮」或「叮叮車」。
然而「叮叮」聲從何而來,說法不一。在一期香港旅遊發展局分發的《香港電車》宣傳冊封面上,香港電車公司以「香港電車,俗稱『叮叮』,源於電車鈴聲」,簡潔地介紹了電車的得名;網上的「香港電車迷會」認為,「叮叮」聲是電車司機向行人發出的警號聲, 主要來用提示路上行人留意,保證行車安全。而在即將到站時發出的「叮叮」聲,除了提醒車站內的人小心車輛靠邊,同時也起到報站提醒的作用。不過現在有時也會使用「呠呠」聲, 因為考慮到周圍太嘈雜,行人不太會留意到較微弱的「叮叮」聲。
一位「70後」香港網友回憶自己小時候常搭「叮叮」,以前的喇叭是一個鈴鐺,好像單車那樣。當司機見到車站站臺上有乘客等候,或駕駛室旁的下車門有乘客,都會按下喇叭,在「叮叮」聲中停車;另一位「80後」香港網友則認為,在以前,乘客需要通過搖鈴來提醒司機要下車,「叮叮」因此得名。
那些年 抱擁的香港歲月
在20世紀的影視文學作品關於香港都市生活的描述中,總會有「叮叮車」的身影。自1904年起便服務香港的它曾是香港城中的時尚代名詞之一,現在負責運營「叮叮車」的香港電車公司在成立之初只有26輛單層電車。在過去,擠滿乘客的「叮叮車」還被形容如沙丁魚罐頭般擁擠和熱鬧。
「叮叮車」行駛在香港島市區幾大重要區塊,因此形成的「電車路」也成為了香港島市區的重要標誌之一。熟悉「叮叮車」的人會告訴你,如果在香港島市區迷路,只要從山往海的方向走,看到「電車路」,也就可以大致分辨方向和位置了。
「電車路」也是香港島填海歷史的最佳見證之一。因為當年在興建電車系統時,電車軌道都是在海旁路面建造的。然而經過百年來的填海,現在的「電車路」已遠離海旁。
雖然佔據了香港島的重要行車路線,「叮叮車」的平均時速卻僅35公裡,只在清晨或晚上等其他車少的情況下,才可能達到50公裡的時速,似乎顯得有些不太適合寸土寸金和講求高效的香港。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率,香港特區政府曾一度準備取消叮叮車,卻遭到市民的強烈反對。因為那磨得鋥亮的軌道、基本無裝飾的扶手、臺階、棕黃色的簡陋座椅,以及無空調和未用玻璃密封的車窗等設計都讓它與現代化、舒適的雙層汽車巴士相比,顯得格外另類、樸素而珍貴。
同時,「叮叮車」僅2.3港元的低價車費讓其成為了最平民的交通工具之一,也因此更為貼近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乘載了幾代人的集體回憶。不止那些老香港們不忍忘卻曾經與「叮叮車」相伴的人生回憶,那些成長於香港的年輕人也對它充滿著感情。香港歌手薛凱琪曾在《叮叮車》的歌裡這樣唱道:「一卡卡叮叮車,載滿了人和人擦過老市區……」行駛中的「叮叮車」車軸與軌道之間還會碰撞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仿佛在提醒你,它的古老與活力。
你在車裡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看你
隨著計程車、地鐵、汽車巴士等其他交通工具的迅速發展,曾有人擔心「叮叮車」雖然因為人們的不舍而得以保留,卻不得不面臨被擠佔生存空間的困境,甚至逐漸成為無人問津的交通工具,然而現在看來並非如此。香港「叮叮車」是世界上最大的仍在服務中的雙層電車車隊,平均每天接載23萬人次的乘客。接孩子放學的家長、買菜回家的老人、偶爾想要享受慢節奏的上班族,以及希望發現香港不同風貌的遊客都將其視為理想的交通工具。在國內多個旅遊網站推出的不同版本「在香港最值得做的十件事」中,「搭乘叮叮車」這一項始終佔有一席之地,「叮叮車」更被一些旅遊達人評為「文藝青年必坐」的香港交通工具。
一個名叫「港漂圈」的微博帳號這樣描述乘坐「叮叮車」的體會:「在香港,浪費時間是一種奢侈。如果你想奢侈一下,就找個溫暖的午後,坐在叮叮車上層,打開車窗迎著小風……從柴灣坐到上環,看一看香港的大街小巷,從繁華到古舊,感受這城市最接地氣的一面。」
如今,包括2輛充滿懷舊氣息的古董觀光電車在內共163輛雙層電車,共同串聯起了香港島地區中環、灣仔、太古維多利亞港沿岸等幾大重要區塊。你可以隨意選擇現行的6條線路,然後找一個電車上層靠窗這樣適合「高瞻遠矚」的座位坐下,讓它帶你穿梭於那些曾經出現在電影和小說中的街道。此時,香港正以流動和片段閃現的方式,分別出現在你的眼前和腦海中。時空的交錯、記憶與現實的穿越讓人產生片刻的恍惚。街邊的行人看到了「叮叮車」駛過和它車身上的廣告,同時,也看到了靠在窗邊享受片刻永恆的你。而你要做的,就是任由車水馬龍和各色街景,混合著行人指示燈的嘟嘟提示音、街道嘈雜聲,通通肆意地向你撲來,共同打造最生動的香港。
慢生活、文藝……「叮叮車」帶給你的感覺似乎會與以往印象中的香港形象很不同。這家香港的「百年老字號」似乎有意在調節著讓人不安的快節奏和浮華。「伴你每天過路直至背景傾倒」的「叮叮車」和一段段「沒季節的鐵路」,就這樣每天與生活在香港的人們一起,見證著香港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實習生 李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