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我們國家有一種食物,外國人稱它是「地下蘋果」,這個東西就是紅薯。
外國人十分看重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他們會給每一個日常吃到的食物列出營養成分表,比如卡路裡、蛋白質、維生素……將營養成分出眾的食物列為生活主要食物。紅薯因其豐富的維生素和澱粉,被外國人稱為是「地下蘋果」也將它當作重要糧食,在生活中,會將紅薯當主食吃,以攝入其本身所需的維生素、蛋白質和糖。紅薯也能提供足夠的飽腹感,香甜軟糯的口感也是它受人喜愛的必要因素。
同樣的,在中國,紅薯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中國的紅薯產量也非常高,品類繁多。有的地方甚至把紅薯當作主要的經濟作物,售賣紅薯所得的錢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
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們中國人只把紅薯當作蔬菜來吃,偶爾煮些紅薯當早餐,或是製作紅薯甜點當作零食,卻不會像外國人一樣,把它當成主食來吃。首先紅薯的糖分非常高,外國人飲食高油高糖,所以可以接受,而在中國,人們一般不會這樣吃。還有人表示,紅薯吃多了會「燒心」,胃會產生燒灼感,這是因為紅薯的膳食纖維比較豐富,吃進胃裡,胃部會分泌大量胃酸來消化它,胃不好的人就承受不住了。所以醫生也建議胃不好的人少吃紅薯。
除了中西飲食文化差異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建國初期,物資匱乏,老一輩的人都過得非常辛苦,莊稼收成不好,稻穀也不像現在這樣高產。人們雖說不至於要啃樹皮,但是白米飯是很少能吃到的。為了讓大家都能吃飽,做飯的時候會在米裡面混入大量的紅薯和玉米,這樣就能保證人人都有飯吃了。
長輩們在那個年代吃紅薯都吃怕了,一看到紅薯就想到當年的辛酸,所以都不怎麼吃了。現在吃也只能偶爾吃一兩頓,比較愛吃紅薯的,都是我們這些沒有怎麼吃過苦的年輕人,看到香甜的烤紅薯就嘴饞,還把紅薯做成各種點心、甜品還有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