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國寶朱䴉之後 德清下渚湖又來了一批貴客
100多隻易瀕危動物——紅腹錦雞
記者 孫自鳴
今年五一期間,如果你到德清下渚湖去,就能見到上百隻色彩豔麗、叫聲獨特的漂亮鳥兒。
記者昨天從德清縣林業局了解到,下渚湖溼地風景區在去年從陝西成功引進珍稀物種朱䴉後,上個月又迎來了一批新客人,它們是160隻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就是俗稱「金雞報曉」的金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是浙江省首次引進。
雄鳥羽毛有19種顏色
這批紅腹錦雞是作為觀賞鳥類,從陝西省佛坪縣禽類野生動物繁殖中心引進的,每隻約500元。
3月11日,它們被空運過來,運到德清後,浙大生命科學學院的師生們為它們做了體檢,然後放養在下渚湖溼地風景區。它們的籠舍距離朱䴉的不遠。
德清縣林業局溼地管理科俞科長介紹,這次引進的紅腹錦雞都是一歲以上的成年鳥,最大的2斤半,雄鳥佔2/3,雌鳥為1/3,因為雄鳥要比雌鳥漂亮,「它的尾翼比較長,羽毛很漂亮,一隻紅腹錦雞的羽毛就有19種顏色」。
比朱䴉還難養
這些漂亮鳥兒比朱䴉還難養,飼養員算是見識了。
一隻紅腹錦雞每天要吃100克精飼料和100克青草,精飼料由玉米、油菜餅、黃豆、骨粉、酵母和石膏粉構成,青草要打碎。它們不怕冷,但很怕熱,景區除了對環境進行消毒外,還在籠舍中央修建了噴水系統,夏天要用水霧來降溫。
雖然陝西來的專家在基地指導了十天,但由於它們來的時候浙江連降大雨,加上長途搬運,所以死了不少只,現在還剩130隻左右。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這100多隻紅腹錦雞已基本適應下渚湖的氣候環境,而且,不像剛來時那麼怕生人了。
將要本土孵化
下渚湖景區去年從陝西引進了10隻朱䴉,產了9個蛋,孵化成活了2隻小朱䴉,這個比例比陝西還要高(陝西有朱䴉300多隻,去年孵化成功了8隻)。
雖然紅腹錦雞比朱䴉難養,孵化卻比朱䴉要容易。
借鑑朱䴉已成功實現本土化繁殖,紅腹錦雞也要實現浙江孵化。目前,基地已從江蘇無錫購回孵化機器,準備用來為它們孵寶寶。
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是我國的特產種類,又名金雞、錦雞、別雉(出自《爾雅》)、採雞,分布於我國西中部省市,是易瀕危動物。雌雞一般為通體灰褐色,而雄雞卻色彩豔麗,姿態嬌貴,歷來被古代帝王們視為雞中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