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的王保合精通縮骨功,曾拿走李嘉誠4億,如今卻不願傳藝了

2020-12-14 林小明同學

過去20年,很多中國傳統技藝都在慢慢失傳,因為很多年輕人現在都不願意去學習這些傳統的東西。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很多傳統技藝的傳承都有很多規矩,比如說不傳外人,傳男不傳女等等。

現在又有兩項中國絕技面臨失傳了,它們分別就是「縮骨功」和「深喉紉針術」,其實這兩項絕技都是世界著名雜耍大師王保合的絕技。說到王保合,不少中國觀眾都不陌生。王保合被譽為鬼手,他的三仙歸洞可以說是震驚了不少人。

王保合用3個小球,2隻小碗,還有一根筷子,就可以變化出無窮的變化,可以說是讓很多人嘆為觀止。不過三仙歸洞並不是王保合唯一的絕技,也不是他最厲害的絕技。王保合從小就開始練功,他還精通中翻、水流星、飛叉、魔術、還有深喉紉針術跟縮骨功等等。

其中最難跟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應該就是深喉紉針術跟縮骨功。不過讓人意外的就是,今年76歲的王保合卻不願意把這兩項絕技再傳下去了。王保合的爺爺是卸索大王王玉林,當年被人稱為江湖的八大怪。王保合的父親也是一個武林高手。王保合在家族的影響下,從小就對傳統技藝充滿興趣。

王保合從小就練習這兩項絕技,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縮骨功用內力拉伸骨骼,然後內臟還有下移,為骨骼騰出更多空間,不僅僅難度非常大,而且十分危險,一不小心就會受傷。王保合為了練功也落下了很多傷病。深喉紉針術也是非常危險,把銀針吞到嗓子眼兒,然後通過腮來回運動,最後把針紉上。為了練習這門技藝,王保合足足付出了7年的時間。

不過因為這兩個絕技太危險,也太辛苦了,所以王保合併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同時王保合也不願意再傳給其他人了。王保合也說了雜技表演必須是與時俱進,必須不斷改革創新。

王保合雖然是一個江湖藝人,但是他是一個真正的大師。他的人生也非常傳奇,曾經很多大人物看過王保合的表演之後,都認為是嘆為觀止。1999年王保合跟著表演團去了香港,當時王保合在香港連續表演幾個月,場場表演都爆滿。當時香港媒體爭相報導,王保合的大名也傳遍了香港。

當時董建華在看了王保合的表演之後,被王保合的表演折服,於是就稱呼王保合為鬼手。王保合鬼手的大名也開始不脛而走,之後媒體紛紛稱呼王保合為鬼手。王保合也在自己河北老家蓋了一個鬼手居,每天在家門口表演節目。王保合跟鬼手居也成為了當地旅遊的一張名片。

王保合不僅僅是當地旅遊的一張名片,更是成為了當地招商引資的名片。王保合併不喜歡接商業表演。不過當地每次出去招商引資,他都會跟著一起去表演,希望可以為自己的家鄉出一份力。

2008年王保合跟著當地招商團再次去了香港,當時一個香港富豪看到王保合的表演之後,覺得十分震撼,後來還特意又去了一次吳橋,看了王保合的表演。後來王保合才知道這個人就是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

李澤鉅十分喜歡王保合的表演,他也因為王保合的表演,而決定投資王保合的家鄉。最終李嘉誠拿出了4個億,投資了王保合家鄉的黃驊港。

王保合今年已經76歲了,他依然每天勤於練功,希望更好地推廣吳橋的雜技。不過對於王保合不願意傳授兩門絕技的事情,許多人卻都有不一樣的意見。

相關焦點

  • 縮骨功傳人王保合:表演絕技贏李嘉誠4億,央視也未能看出其端倪
    但凡是都有例外,江湖藝人王保合就是在千萬個藝人中脫穎而出的那個人,他不僅練就了一身人人稱奇的「縮骨功」,而且還曾用「三仙出洞」的民間技藝,讓商業大亨李嘉誠為家鄉投資四個億,這是一部怎樣傳奇呢?身懷絕技,卻只是雜耍王保合的縮骨功乃是從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他的爺爺叫王玉林,憑著一身「縮骨功」的絕技,當年在北京天橋一帶頗負盛名,有「天橋八大怪」之美譽。
  • 中國最後一位縮骨功大師:用三個球兩個碗,贏了李嘉誠4億
    武術屬於殺伐之術,傳統武術基本上都失傳了,只有寥寥可數的幾位大師了,但他們都不願意收徒,王保合就是中國最後一位縮骨功大師,他苦練縮骨功50多年,才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之所以不願收徒,是太辛苦了,他曾說:沒人能下得了我那樣的苦。
  • 年近70歲的王保合,只用了三球兩碗,就贏了李嘉誠4億
    如今很多雜技都已經是國粹了,確實是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可由於時代的因素,真正能傳承雜技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畢竟要單單靠著雜技,確實很難賺錢。不過也有一個人就找到了方法,他還利用自己的雜技贏了李嘉誠4個億,他就是王保合。王保合出生在滄州吳橋,這裡也是有名的雜技名城。
  • 王保合:年近70,用兩個碗三個球,成功拿走李嘉誠4億
    王保合是北京地區的民間藝術者,「三仙歸洞」、「縮骨軟功」等都是他具有的驚世絕活。據說,他曾經通過「三仙歸洞」的表演,成功地獲得李嘉誠的4個億的支持。據說,有一次就成功地從李嘉誠處拿走數億元的投資。
  • 王保合:苦練60年"縮骨功",曾用三個球兩個碗,贏了李嘉誠4億
    ,還曾登上了央視的舞臺,可謂名利雙收。曾經走街串巷、默默無聞的王保合如今早已成為家鄉的驕傲。家鄉政府更是多次邀請他前去參加&34;的表演。在國家改革開放之時,他要出席的場合數不勝數,還都是大雅之堂。除了&34;,王保合還繼承了祖上傳承下來的&34;。興致所至,王保合經常會在表演完&34;後額外給遊客加演,那是一個表現縮骨功力的《穿小衣》。
  • 年近70的「手藝大師」王保合,用3個球2個碗,贏得李嘉誠4億
    他的獨門秘籍至今都沒有人能破解,從小跟隨父親學習雜技、走街賣藝,觀眾看了嘆為觀止,甚至還吸引了李嘉誠為其家鄉投資4億,如今他年近70,依舊還在為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做貢獻。爺爺走街賣藝,表演過大大小小無數場雜耍,王保合也跟著增長見識。王保合的父親王福壽將爺爺的縮骨神功完完全全傳承下來,這種縮骨功是需要從小鍛鍊才能練成的,在六七歲的孩子,骨骼還比較軟時就開始訓練,練成這種神功很苦,王保合也是六歲時就跟著父親和爺爺一起練功才能成功學會。
  • 「鬼手」王保合練縮骨功:關節脫臼後從新排列,縮骨後能穿嬰兒服
    其中,十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要數這位名為王保合老爺子所表演的「三仙歸洞」,還有他那讓人驚掉下巴的「縮骨功」!今年已經76歲的王保合,是吳橋雜技大世界景區一名身懷絕技的老藝術家。從6歲起便開始練功學藝,從事表演已經60餘年。他出身於雜技世家,爺爺是有著「江湖八大怪之一」名號的王玉林。
  • 王保合:年近70,用兩個碗三個球,為家鄉贏得李嘉誠4億
    幾乎從這個時候起,到現如今為止,民間藝術表演從未中斷過。不過,隨著傳媒技術的革新,它也變成了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之一。王保合是北京地區的民間藝術者,「三仙歸洞」、「縮骨軟功」等都是他具有的驚世絕活。據說,他曾經通過「三仙歸洞」的表演,成功地獲得李嘉誠的4個億的支持。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藝術表演呢?
  • 當年利用3個球2個碗,贏走李嘉誠4億的王保合,如今怎麼樣了?
    「鬼手居」裡也有一個十分厲害的手藝人,叫做王保合,王保合的拿手絕活有「縮骨功」和「三仙歸洞」。當年,王保合就是用3個球和兩個碗,像會變戲法一樣,將李家誠的4億元給贏走了,那麼,現在的王保合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
  • 王保合:70歲高齡,用三個球兩個碗,贏得李嘉誠4億
    曾經有一位老人名叫王保合,已經快七十歲了,他用三個球和兩個碗,贏了李嘉誠4個億。在我們普通人眼裡來看,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但也就是這樣傳奇的一位老人,做到了一件普通人難以想像的事。
  • 「縮骨功」唯一傳承人的王保合:練了60年功,寧願失傳也不教授他人
    此後,許多外國人慕名前來中國學習中國功夫,然而許多的武術是要從小就開始訓練培養的,甚至有一些武術很玄幻、不適合訓練,比如「縮骨功」,如今我國僅剩一位縮骨功傳承人。 他是王保合,雜耍手藝大師,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被董建華稱為「鬼手」,是家喻戶曉的吳橋雜技大世界藝人。
  • 王保合:年近70歲,用3個球2個碗,贏了李嘉誠4個億
    曾經有一位老人名叫王保合,已經快七十歲了,他用三個球和兩個碗,贏了李嘉誠4個億。在我們普通人眼裡來看,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但也就是這樣傳奇的一位老人,做到了一件普通人難以想像的事。王保合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在外面擺攤賣藝過,祖父還有個名號叫「江湖八大怪之一」,在雜技界還頗有名氣。王保合在小時候因為家中貧寒曾跟父親出門在天橋賣藝,因為王保合當時年齡太小只能做一些輔助工作,幫助父親完成表演,偶爾表演一些基礎的功夫。
  • 「鬼手」王保合:用60多年成就「縮骨功」,卻在最後一戰出意外
    艱苦環境,勤學苦練要走進王保合老先生的故事,就要了解何為縮骨功。很多人聽過「縮骨功」,就顧名思義的認為這種絕活是很常見的,沒什麼稀奇,但現實卻不是如此。「縮骨功」是一種內功,非常考驗練功人的柔韌性,它的原理是通過內功縮小骨與骨之間的間隙而達到身體縮小。
  • 「縮骨功」唯一傳承人王保合:苦練60年,寧可失傳也不教給他人
    01提及這種功夫,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會想到一個身材瘦弱的老者,他就是王保合,他是「縮骨功」唯一傳承人:苦練60年,寧可失傳也不教給他人,其中原因為何呢?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武術很難練成,其中也包含著一些絕學,如果不具備先天的天賦以及後天的苦練,難以真正達成要求,王保合的縮骨功便為其一。02「三仙歸洞」已有繼承者,王保合將這個絕活傳承給自己的兒子,但「縮骨功」卻並沒有讓他產生收徒的心思,寧肯失傳也不教給別人。
  • 他是縮骨功唯一傳人,練功60多年爐火純青,今免費收徒卻無人肯學
    如今在中國只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是「縮骨功」的唯一傳人,他練功60多年,技藝早已經爐火純青,但是如今為了讓這一門功夫,免費收徒都無人肯學。這位「縮骨功」的傳人便是王保合,1944年出生於吳橋縣楊家寺鄉一個雜耍手藝世家,王保合的爺爺是著名的「卸鎖大王」王玉林,曾擔任了吳橋馬戲雜技團第二十三團的團長,出了表演之外,從1959年開始便長期得到從事教學工作,對雜技是也貢獻卓越。
  • 他是中國縮骨功唯一傳人,已練功60年,卻從不收徒,他:時代變了
    子承父業,六歲的王保合在父親的敦促下開始學習家傳功夫縮骨功。和一般的雜技不同,縮骨功的要求更為嚴格。縮骨功的練習要在孩童時期開始訓練,要抓住骨頭還沒有長開,身體還未定型的時間。從六歲開始,王保合每天要進行長達8小時的柔韌度訓練。到了晚上王保合就被父親放在裝滿特製草藥的木桶中,鞏固白天的鍛鍊效果。
  • 此人不僅會「縮骨功」,還用三個球兩個碗,贏了李嘉誠4個億
    斯琴高娃曾說過:"我們追求的是表演上的真摯與樸實,真實地表現生活。生活的真,本身就是美。"對於一個雜技表演者,更是能夠帶給觀眾生活的本真。無論是什麼表演,都需要表演者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練習。對於表演者來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世界上有許多類型的表演,而雜技一定是歷史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不過雜技行業因為以民間市場為主,走的就是江湖,所以也被放在「下九流」行七的位置,這在過去,地位甚至低於女妓之流。
  • 縮骨功第一傳人王保合,後輩眾多卻無人肯學,無奈:時代變了
    縮骨功第一傳人王保合,後輩眾多卻無人肯學,無奈:時代變了前言:雜技,在中國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雜技在漢代稱為「百戲」,隋唐時叫「散樂」,唐宋以後為了區別於其他歌舞、雜劇,才稱為雜技。《列子·說符》還介紹了介紹了民間曾有在空中擲投五劍、七劍的表演。漢朝張衡在《西宗賦》裡生動地描寫了跳劍丸、走繩索、爬高竿的表演情景。雜技擁有千百年的傳承,新中國成立後,雜技藝術煥然一新,許多省市都成立了專業劇團,創造了很多新節目,許多雜技藝術團先後出國訪問,並屢獲國際大獎,成為世界雜技大國。
  • 他是「縮骨功」的傳人,練功60年爐火純青,今免費收徒卻無人肯學
    殊不知,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獨特的武術雜技,就比如我們今天要來了解的「縮骨功」。在多數人眼中,縮骨功就是柔術,兩者並沒有任何區別。其實,縮骨功和柔術是有著很大區別的。柔術主要是提高人體的柔軟度,以及肢體的協調度,而縮骨功除了這些之外,還涉及到了人體內部構造,就比如骨頭間隙的鬆緊。由此可見,想要練就縮骨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他是鬼手王保合,苦練60年學「縮骨功」,面對鏡頭表演卻出現意外
    王保合出生於一個非常困難的家庭,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跟著自己的爺爺賣藝為生,後來後,他開始練一種叫做縮骨功的童子功,這種童子功很難練成,一旦要修煉它,就要經歷並接受巨大的痛苦,五臟六腑都遍體鱗傷,但是那個時候的王保合,為了能夠得到爺爺、父親的表揚,為了在他們的賣藝過程中,能夠賺到更多的錢,他還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了這種功力最厲害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