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親愛的小夥伴們,歡迎來到洪超寫故事,小編致力於以原創的文字跟大家一起探索不一樣的歷史,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一起討論的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兩位,說起唐宋八大家,大傢伙的第一印象是不是他們的詩詞歌賦呢?畢竟上學的時候可沒少背詩,背辭啊,當時做那些詩詞解析可是讓人十分的頭疼呢。在語文課上,我們了解的更多的是關於他們寄情山水的情懷,與友人相處的情誼,但是其實他們並不是詩人,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走進不一樣的唐宋八大家,看看他們在政治上的建樹。
柳宗元,本身出身於官員家庭,典型的官四代,但是柳宗元是一個政治革新的人,家中世代為官的條件並沒有給他帶來不好的優越感,他積極向上,思想新潮,他一開始的仕途並不順利,但是家庭的原因讓他是接觸的人和事多,對於當時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的認識和自己的看法,也是這些認識,讓他成為了新革命的重要人物。但是永貞革新並不順利,這次革命前後進行了180多天,以失敗告終,領頭人物王叔文等也紛紛喪命,柳宗元僥倖留了一命,卻是被貶為邵州刺史,從此他雖然在地方管理上的建樹不少卻始終沒有再次的得到重用,而他的詩詞也大多是這個時候寫下的。
柳宗元自幼向佛,本身也是儒家的思想,可以說宅心仁厚,他為官的作為也體現了這一點,柳宗元曾在柳州為官,大家都知道古代人的階級等級很明顯,在古代更有契約的,一個人的一生足矣用一張身契毀了,當時的柳州沿襲了一種殘酷的風俗,就是男女質錢,到了約定的時間沒有贖回身的話,就徹底的淪為奴婢,而柳宗元上任後,制定了令法,已經成為奴婢的仍然可以贖身,並且可以按用工時抵贖身的錢。這一舉動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並且慢慢推廣到了其他的地方。
自己就是文學家的柳宗元也注重知識的傳播,他上任後帶動興辦學堂,鼓勵孩子們讀書長知識,少年強則國強,知識強國,柳宗元在那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意識。柳宗元還推廣醫學,嚴禁江湖醫術的騙人,封建迷信的思想可以說根深蒂固,很多人生病了不是找大夫,而是找大神,就這樣平白無故的會有很多病人因為耽誤救治而喪命,柳宗元引導當地的老百姓走出這種落後的思想,後世來看,柳宗元的舉動都是很有先見之明的。
曾鞏,出身於儒學世家,耳濡目染的生活環境成就了一個君子,曾鞏的品行十分的寬厚孝順,他在仕途上並不是十分的順暢,因為他灑脫的性格,不擅長應試,所以曾鞏其實是屢試不第的。直到他三十九歲時,因為歐陽修主持的會試堅持以古文和策論為主,他才中了進士。曾鞏的官位並不高,但是他所做的都是實事,在被外放到越州時,因為當年發生饑荒,曾鞏就勸說富人如實報告儲量,建議以稍貴的價格賣出,既不讓富人虧,也沒讓窮人餓著。
曾鞏還籌金為老百姓買糧種,保證了他們的農耕,可以說曾鞏在饑荒年代的政策,讓所有人能接受還不至於損害自己的利益,更是避免了災民的流離失所,拯救了一方百姓,維護了一方的安穩。曾鞏可以說走到哪,實事辦到哪,在齊州任職時,齊州有一周姓的富戶。他的兒子叫周高,此人橫行霸道,典型富二代的壞毛病,周家又與當時的地方官員官商相護,百姓們苦不堪言卻又無計可施,而剛剛到任的曾鞏,不畏強權,不同流合汙,毫不猶豫的搜集證據,將周高法辦,為百姓除了一個禍害。
曾鞏可以說是時運不濟,但是也正是因此體現了出來了他的才幹,他去洪州任命的初期,正好是江西瘟疫流行的時候,在古代醫藥落後的時代,瘟疫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打擊,曾鞏到任後趕緊下令調配救災物資,命令各縣各鎮迅速的儲備藥物以防萬一,還騰出衙門的宿舍給生病的士兵和無力自養的百姓居住,給他們分配大夫,提供免費的食物和衣物,對於病情更是時刻記錄,把當地的百姓分染病和沒有染病的登記在冊,用大數據法管理人,更是根據百姓的實際情況分配救援物資,而不是平均,他果斷的處理方法帶大家安穩度過這次疫情。
文/洪超寫故事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由洪超寫故事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