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代表什麼意思?這個時間放最吉利!
過年對我們國家的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尤其是在現如今很多人在外打工,一年可能都回不了一次家,只能趁過年的時候,回家和家人團聚,過年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最神聖的節日了。記得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鞭炮齊鳴,大紅燈籠高高掛,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歡樂,讓人內心十分的欣喜,但是過年的時候也有很多講究,大年初一的炮也是有說法的,幾點放也有說辭。
大年初一放的鞭炮叫什麼?
大年初一放的炮叫「開門炮」,也叫「開財門」,俗話說得好「放了開門炮,財神要來到」,也是討一個喜氣,圖一個吉祥。有了開門炮,也就必然有「閉門炮」,大年三十晚上響了炮以後就關門,這其中的寓意是財富不外流,去年掙的錢可以放在家裡。「開門炮」古時也有很多講究,必定是家裡最長的男性點香放炮,開門迎接福氣,當然了放炮的時候前面放串炮,名字很吉利,叫「百子炮」,象徵子孫後代延綿不絕,後面放三個脆炮,寓意家人健康,幸福美滿。
放炮幾點放比較吉利?
這個答案很簡單,越早放越吉利,因為「開門炮」迎接的是財富吉祥,人人都爭著想要早點迎福進門,接財進家,所以早點開門自然就是比較有優勢了。就如同很多地方的人上香的時候,每年都要爭「頭柱香」,這其中包含的是中華民族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也是一種很好的願景。大年初一放了鞭,來年家人幸福又安康,努力奮鬥建家園,和諧生活在眼前。
大年初一的鞭炮有這麼多的說法,是不是感覺自己又學到了東西,不過對於放炮時間這個問題,也沒必要太過糾結,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按照「開財門」的說法來理解,放鞭炮的時間越早越好,這種習俗是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這些習俗。
謝謝你顏值這麼高還來看小編的文章,如果覺得本文有幫助的話,請勞煩為小編點讚及轉發,以示鼓勵,如果覺得意見不足,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