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代表什麼意思?這個時間放最吉利!

2020-12-25 輝昂大芒果

在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代表什麼意思?這個時間放最吉利!

過年對我們國家的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尤其是在現如今很多人在外打工,一年可能都回不了一次家,只能趁過年的時候,回家和家人團聚,過年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最神聖的節日了。記得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鞭炮齊鳴,大紅燈籠高高掛,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歡樂,讓人內心十分的欣喜,但是過年的時候也有很多講究,大年初一的炮也是有說法的,幾點放也有說辭。

大年初一放的鞭炮叫什麼?

大年初一放的炮叫「開門炮」,也叫「開財門」,俗話說得好「放了開門炮,財神要來到」,也是討一個喜氣,圖一個吉祥。有了開門炮,也就必然有「閉門炮」,大年三十晚上響了炮以後就關門,這其中的寓意是財富不外流,去年掙的錢可以放在家裡。「開門炮」古時也有很多講究,必定是家裡最長的男性點香放炮,開門迎接福氣,當然了放炮的時候前面放串炮,名字很吉利,叫「百子炮」,象徵子孫後代延綿不絕,後面放三個脆炮,寓意家人健康,幸福美滿。

放炮幾點放比較吉利?

這個答案很簡單,越早放越吉利,因為「開門炮」迎接的是財富吉祥,人人都爭著想要早點迎福進門,接財進家,所以早點開門自然就是比較有優勢了。就如同很多地方的人上香的時候,每年都要爭「頭柱香」,這其中包含的是中華民族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也是一種很好的願景。大年初一放了鞭,來年家人幸福又安康,努力奮鬥建家園,和諧生活在眼前。

大年初一的鞭炮有這麼多的說法,是不是感覺自己又學到了東西,不過對於放炮時間這個問題,也沒必要太過糾結,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按照「開財門」的說法來理解,放鞭炮的時間越早越好,這種習俗是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這些習俗。

謝謝你顏值這麼高還來看小編的文章,如果覺得本文有幫助的話,請勞煩為小編點讚及轉發,以示鼓勵,如果覺得意見不足,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過年放鞭炮有哪些講究?農村初一要放「開門炮」,幾點最合適
    (註:本文為農村張小張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過年放鞭炮有哪些講究?農村初一要放「開門炮」,幾點最合適。新的一年馬上就要到來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打掃衛生,置辦各種年貨,熱鬧非常。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每個地方都有各種不同的過年風俗習慣,在農村過年,春節放鞭炮是一種習俗,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一過十二點家家戶戶就開始放鞭炮,這鞭炮聲不斷,會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的早上。
  • 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
    導讀: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現在環境汙染很厲害,很多時候都不讓放鞭炮了。但是春節放鞭炮這個傳統,依然沒有改變。現在國人,尤其是農村,在春節初一,還是習慣性地放上鞭炮。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那就是不管家裡有多麼愛乾淨的人,對於大年初一產生的鞭炮紙,幾乎沒有打掃的,原因是什麼?首先,之所以放鞭炮,是因為習俗的意義。鞭炮聲不僅可以驅除去年的晦氣,也是用來向上天祈禱全家平安、五穀豐登等等。但是,大年初一之後的鞭炮紙,一般在初三之前,都沒人打掃。即便打掃了,也不會往外倒垃圾。
  • 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碎片,當天不能掃,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碎片,當天不能掃,你知道是為什麼嗎?現在我們距離2019年的春節只有幾天的時間,想必大家也都熱火朝天的在為春節做準備了吧!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是長期漂流在外地的,所以對於老家的一些習俗也不是太懂,比如說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是不能將鞭炮的碎紙掃掉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大家都是要放鞭炮的,而且放鞭炮還有一個說法呢!
  • 膠東農村過大年,五個日子必放鞭炮,還有這些忌諱?
    農村老話:十裡不同俗,更何況中國這麼大,不同地域規矩自然不同。今天阿兮只說下老家膠東農村過年放鞭炮的風俗習慣。一、年三十下午上墳送吊子請祖宗回家過年,墳上放鞭炮。為什麼要傍晚往回走,這有個講究,農村老話說,鬼屬陰,白天不敢走,只能擦黑出來,跟後輩一起回家。到家後開門進去,一般家裡的女人還要喊一聲:「回來了?」男人應答:「回來了!」然後上供的北桌香爐裡,由一家之主的男人燒上三炷香,或嫡孫敬香。女人這個時候初一和三十的兩份餃子早已包完,於是開始著手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家宴。
  • 又到農曆六月初一,放鞭炮、吃餃子,這個節日,你們當地也過嗎?
    這個節日的時間在農曆六月初一,也就是今天,早晨還沒起床,就被一陣陣的鞭炮聲驚醒了,鞭炮聲預示著一年一度的六月初一又到了。又到農曆六月初一,放鞭炮、吃餃子,這個節日,你們當地也過嗎?農曆六月初一,也叫「小年」或者「半年」,這個節日在中原地區屬於一個傳統節日,特別是在山東和河南兩省。
  • 除夕之夜要燃放鞭炮,啥時候放鞭炮最好呢?老農這樣解釋的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春節的腳步慢慢的臨近,又要聽到除夕之夜整宿整宿的鞭炮聲,除夕之夜燃放鞭炮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誰家的鞭炮響亮、響的時間長,都被認為是一件很吉祥的兆頭,雖然有一些地區現在禁止燃放鞭炮,但在我們廣大的農村,很多地區還都是可以在過年期間燃放的,對於鞭炮燃放的時間還真的沒有什麼具體時間規定,也會根據地域不同,燃放時間也會不同,各地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對於幾點開始放鞭炮也是如此
  • 消失的年夜鞭炮:在農村,為何過年放鞭炮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消失的年夜鞭炮:在農村,為何過年放鞭炮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的,是古代人過年的景象。爆竹就是鞭炮,桃、符就是春聯,所以這首詩說的是古代人在春節放鞭炮、貼春聯。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年俗已經消失了。最先消失的地方,是城市,因為城市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最深。中國古代文明,是一種農耕文明,所以中國的一些禮俗是為農村地區量身打造的。
  • 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開門後,都有什麼講究和習俗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年初一開門,起來開門前,都有習俗講究嗎?十裡不同規,百裡不同俗,即便春節作為什麼最大的節日,其實在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尤其是在大年初一開門之後,都有很多的講究和說法,其實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件事情,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習俗而定,決計是不會一樣的,像棒奔霸這兒過大年,也是頗有講究和說法的。
  • 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有些地方的農村竟然不讓放鞭炮,你怎麼看?
    對於農村不讓放鞭炮,大家有什麼看法?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二,明天就是小年了。我記得小時候過年,從臘月二十開始,每天就有零星的鞭炮聲響聲了,但是現在,大家基本都在大年三十晚上才放鞭炮。我們老家所在城市,在前幾年就劃定了鞭炮燃放的範圍。在城市裡放鞭炮基本是不可能了,去年過年的時候查得很嚴,小區裡的保安來回巡邏不讓放鞭炮。但是除了城市之外,其他地方是可以放鞭炮的。即便在農村允許放鞭炮,但是整個放鞭炮的熱鬧程度已經大不如往年了。
  • 在農村春節時,初一早上都會放「開門炮」,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農村春節時,初一早上都會放「開門炮」,這是什麼原因呢?在歷史上很早就有春節這個節日,從那時候起就留下過很多的習俗,並且很多習俗都保存至今。而現在的春節往往代表著一家團聚,走親訪友。在我國春節過年的時候,各處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習俗,並且農村的風俗習慣尤為的鮮明,在很多地方的大年初一都會有著放「開門炮」的習俗,所謂「開門炮」就是早上起來後首先就要放鞭炮,雖然不同地方習俗可能會存在一點點差別,但是差別都不算太大。那麼為什麼在農村都會有這麼一個習俗呢?
  • 臨沂大年三十放鞭炮的含義 驅邪避鬼新年紅紅火火
    鞭炮又叫爆竹,過年放鞭炮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在中國,每逢節日或者有喜慶的事,都要放鞭炮慶祝。鞭炮寓意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過年放鞭炮才更有年味兒。臨沂大年三十晚上都要放鞭炮。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嗎?小編帶您看一看。   放鞭炮是一個漢族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
  • 2020年農村春節禁止燃放鞭炮!農村人說:過年不放鞭炮都沒年味了
    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要過年了,在外的人們都踏上了回家的徵途。小編也過幾天就要回家了,你們都準備好回家過年了嗎?上次小妹說今年要買點菸花在大年三十放著玩,但是被老爸打斷了,說現在村裡不允許過度的燃放鞭炮。
  • 農村過年習俗,初一忌掃地初四忌外出,你都知道嗎?
    農村過年習俗,初一忌掃地初四忌外出,你都知道嗎?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相信大家對於年俗也都有一些了解,但是在很多農村裡,卻是有很多大家在這以前前所未聞的年俗,聽上去也是非常有趣,接下來小編就分享給大家一些春節期間的習俗!
  • 農村過年時,大年初一要放「開門炮」,你知道為什麼嗎?
    首先在前一天年三十晚上睡覺前,家家戶戶都會把門窗關嚴,最後一位進屋的,會放「關門炮」,意思是一年過完了,要關門了,一旦炮響之後,關閉的門就不能打開了,直到初一早上。「關門炮」有個講究,一定要等到0點之後才可以放,0點之前是不能關門的。
  • 辛德勇:過大年,放鞭炮?
    從少年時期起,一到過年,心頭就會對放鞭炮這檔子事兒,充滿不安。媽媽規矩很多,午夜跨年的時候,鞭炮一定要放響;初一一大早,一定要放響;初五、十五、二月二都一定要放響。家裡上有兄,下有弟,這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偏偏兄弟三人,沒有一個人對這事兒有一丁點兒興趣。買來的鞭炮一直到放過期點不著火還沒有人去放,是一種常態。母親暴怒,自是事出有因。
  • 廣東春節習俗,大年初一不洗澡不扔垃圾不關燈
    現在是大年三十晚上,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在我的家鄉,廣東粵北山區的農村,春節有很多習俗,雖然現在的年味不如小時候,但還是有很多習俗保存了下來。到正點時,即大年初一00:00,開始放鞭炮。除此之外,我們家鄉還有一些特別的習俗。比如大年初一開門要放鞭炮,父母要給孩子紅包,結婚的人要給沒結婚的人紅包。
  • 80年代的年夜飯,看著老照片穿新衣放鞭炮,滿滿都是回憶!
    其實說到過年的話,現在的日子已經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送給七零和800後的夥伴們,其實這些人印象中最深刻的時候就是在過年了,以前的年代不像現在,物質還是非常匱乏的在當年我覺得一年之中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要過年了,因為在過年的時候,80後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在那個時候是能夠穿新衣吃好東西,而且還能夠放鞭炮的,現在我們要說的就是80年代的年夜飯,看著老照片,穿新衣
  • 春節放鞭炮什麼時候放好,有啥講究?幾點放炮最合適?
    在農村過年,噼裡啪啦搞得熱火朝天是最好的,這樣就顯得熱鬧,但是因為鞭炮煙花對環境的影響還是蠻大的,現在大年三十過後,第二天基本上是霧茫茫一片,所以近年來開始有些管制了,但村裡的話還是會有放的,只是有減少。
  • 春節放鞭炮時間上有啥講究?幾點放炮最合適?
    在農村過年,如果不鬧出點什麼動靜來,那還叫什麼過年?這個鬧點動靜,也就是大年初一的「開財門」了。初一早晨的鞭炮是一年的開始,越熱鬧越好,那麼都是幾點點鞭炮呢?其實說起放鞭炮,以前都是父親來點鞭炮的,那時候父親也就30出頭,而現在的父親已經年過六旬了,隨著環保政策的深入人心,已經是幾乎聽不到什麼鞭炮聲了。人們都自覺遵守著禁鞭炮的環保要求。記得小時候,鞭炮第一聲響,應該是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小年時候。那天晚上天剛黑,家家戶戶就開始噼裡啪啦的放起來鞭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