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2020-12-13 騰訊網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83年前的今天

侵華日軍製造了

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紀念館

每12秒,會有一滴水從高空落下

牆面遇難者遺像的燈亮起又熄滅

象徵著一個生命的消亡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

6周的時間,30多萬同胞慘遭殺害

無數家庭被奪去父母、兄弟、姊妹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成為整個中國無法磨滅的一道傷痕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講述這段苦難?

過去發生了什麼?

要銘記什麼?

要思考什麼?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請告訴孩子歷史真相

1937年12月13日,

侵華日軍侵入南京,

對我同胞實施長達

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

30萬生靈慘遭殺戮!

歷史學家曾估算,

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殺的罹難者

手牽手站在一起,

這一隊伍可從南京綿延到杭州,

總距離長達320公裡以上

83年前的這一天,

是所有中國人的國殤

也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

最沉重的一頁!

83年過去了

那段歷史不能忘!不敢忘!

請讓孩子記得這些陌生老人

請告訴孩子們,這些陌生的老人,他們帶著痛失至親的悲傷與絕望,帶著被欺凌、被強暴的屈辱和傷痛,勇敢而堅強地活下來了。每一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都是這段歷史的活證人,他們是歷史真相的捍衛者,更是和平與正義的守護者。

2019年,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胡信佳老人於12月4日去世,享年95歲。胡信佳出生於1924年7月1日,日軍佔領南京的第二天,1937年12月14日,就追殺到江心洲。胡信佳在打麥場看到日本兵殺害中國公民好幾人,他當時躲在苞谷桔子的柴垛裡逃過了一劫。

而後一天,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金茂芝老人於5日下午4:50去世,享年91歲。1928年出生的金茂芝,目睹了包括父親在內的20餘人慘遭日軍殺害。

自1987年南京市政府首次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進行統計,記錄在冊的倖存者有1756名。

83年過去了,見證者正在凋零,血與淚的記憶卻不能忘,不敢忘!

他們一生背負血淚記憶,深藏著中國那段最屈辱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和輝煌。歲月流逝,他們逐漸凋零,但歷史不容忘卻。每一個中國人都該銘記!

請告訴孩子這些歷史記錄人

當你向孩子講述這段沉痛的歷史時,也請不要忘記告訴他在腥風血雨的日子裡,人性的光輝從未遠離,諸多國際友人冒死庇護難民傷兵。而今,依舊有國際友人作為暴行真相的揭露者而奔走。

「南京好人」拉貝,南京大屠殺期間,生於德國的約翰 拉貝和國際友人奔走呼號,奮不顧身阻止暴行,保護25萬中國平民免遭屠戮。

回國後,他因揭露日軍罪惡而受納粹迫害。1996年10月28日,《拉貝日記》發表。1997年,拉貝墓碑運抵南京,碑上僅書:「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

1937年,丹麥青年貝恩哈爾·辛德貝格勇敢站出來與德國同事卡爾·京特等一起設立難民營,庇護了成千上萬的難民和中國傷兵。

他不顧危險,為難民營採購食品和藥品。同時記錄了許多日軍罪行的案例,向國際社會揭露日軍在南京實施大屠殺的暴行。

南京大屠殺期間,美國牧師約翰 馬吉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了真實記錄南京大屠殺的原始影像。鏡頭中,日軍的坦克正瘋狂地炮擊南京城,機關槍正對著成群的市民掃射,被燒焦的屍體慘不忍睹……

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馬吉作為證人向法庭陳述了他在南京親歷的種種日軍暴行。

美國傳教士明妮·魏特琳在南京淪陷期間任金陵女子學院代理院長,自願與學校教職員組成留守委員會,收容了逾萬名婦女兒童和難民。

她曾多次在危急關頭勇敢地挺身而出與日寇交涉,四處籌糧籌錢,保證難民溫飽。電影《金陵十三釵》的故事創作靈感即源於《魏特琳日記》。

張純如。一位華裔美國人。她撰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被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在這本書出版之前,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人、吉普賽人、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南京犯下了怎樣的暴行。

松岡環是日本大阪的一名小學教師,1988年,她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之後,被歷史真相震顫,下定決心要讓更多的日本人了解這段歷史。

自此她陸續在日本採訪了250多名參與過進攻南京及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錄取了作為加害方的歷史證言。同時,80多次自費來到南京,尋訪了300多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記錄了受害者們至今仍未癒合的創傷。

請告訴孩子為何要設立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歷史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不會因為巧舌抵賴而消失。

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

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代友好下去,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身為中華子女,這一天固然是沉重且莊嚴的。

在這樣特別的一天,請你告訴孩子,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請告訴孩子這2個名字別念錯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於1985年,是中國第一座抗戰類紀念館。紀念館選址於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在對歷史發掘與研究的同時,也已成為推動國際和平城市建設的地標。

從紀念館的1號門進入,牆面側看好似一個斷裂的軍刀,但當我們從高空往下俯視整個館時,它是一個和平之舟。正如建館理念,寓意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如果您準備好了和孩子在今天踏進這座紀念館,請先念對這個名字: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請銘記!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可以稱南京江東門紀念館,但不能稱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能稱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請告訴孩子,今日吾輩當自強

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年後,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段中華民族的黑色記憶?

讓我們和孩子通過一名95後大學生與89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常志強老人的直接對話,來回顧這段歷史帶給我們的啟迪。

今日之銘記,不是宣揚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鑑,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走出了硝煙的戰場,邁入了歌舞昇平的和平時代。在我們放聲高歌的同時,也應該在心中長鳴警鐘。

當孩子問起我們為什麼要了解這段歷史,請告訴他只有真正了解歷史,才能尊重歷史,才能不讓歷史重演。我們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是為了更好的守護我們的祖國。

請告訴孩子們,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不為延續仇恨,而是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同時,我們必須堅決反對任何美化侵略戰爭、試圖開歷史倒車的言行,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銘記,不只是民族的悲愴,還有落後必亡的訓誡;紀念,從不為宣揚復仇的怨念,只為許下復興的心願:吾輩當自強。哀傷藏於心,實幹強我邦!

12月13日,

無論您和孩子在哪個城市,

如果聽到鳴放警報聲,

無論你們在做什麼,

都請停下來,

為遇難同胞低頭默哀

……

來源:長城網綜合自人民日報、河北黨史等

涉及版權問題請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國家公祭日,永遠不可忘卻的記憶
    據報導,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明天上午10時,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儀式將在南京舉行。機動車、火車、船舶將鳴笛致哀,路上行人和公共場所的人員也將同時就地默哀一分鐘。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俄羅斯的衛國戰爭紀念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原爆紀念館等等,每年都舉行國家公祭活動。
  •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不能忘卻的國殤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從2014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國家都要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至今已是第7個年頭。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
  • 國家公祭日!不能忘卻的歷史!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83年前的那段歷史?找到了有關拉貝的記錄開始尋找拉貝日記在尋找拉貝的過程中張純如遇到了邵子平他1936年出生於南京後隨家人遷居臺灣他成立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
  • 國家公祭日將至,主題微信圖文如何排版?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盛世中華舉國慶,緬懷先烈聚精英;繁榮昌盛換人間,江山萬代勇前行」。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組,「緬懷先烈」主題微信圖文排版素材,「以國之名祭奠,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素材來源於速排小螞蟻微信編輯器,直接輸入關鍵詞「國家公祭日」即可搜索相關素材)國家公祭日這天,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文案來緬懷先烈:1、以我之筆,寫你之名。
  • 南京大屠殺紀念:國家公祭的價值解讀
    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活動成為國家公祭,對於保存歷史記憶、彰顯國家意志、借鑑歷史智慧、協調國際關係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 小學紀念南京大屠殺80年演講稿範文 2017國家公祭日演講600字
    12月13日上午10時,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國家公祭日直播入口】,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新東方在線高考網小編整理了關於紀念南京大屠殺80年演講稿,供同學們參考。》》2017國家公祭日幾點開始哪些人出席 國家公祭日直播網站­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牢記歷史 勿忘國恥》。
  •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這些人和事我們永遠不能忘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這些人和事我們永遠不能忘 2020-12-13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戰影像志: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抗戰影像志: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來源:央視網  今年,一批抗戰時期的史料和研究成果陸續公布。今天的抗戰影像志,我們將為您呈現一段珍貴的影像,拍攝於1940年的重慶。  這是一段1940年8月19日重慶大轟炸的珍貴影像,國內首次披露。  這些模糊的小白點,是從漢口飛來的日軍戰機。135架日本戰機,分成4路,對重慶實施了地毯式轟炸。半個小時裡,平均每隔4秒鐘,就有1枚炸彈被投擲到這片方圓不過3公裡卻擠了40萬人口的區域。從1938年到1944年,6年零10個月的時間裡,重慶百姓共遭受了218次轟炸,這次轟炸是第104次。
  • 國家公祭日!不能忘卻的歷史!__永州新聞網_永州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83年前的那段歷史?>找到了有關拉貝的記錄開始尋找拉貝日記在尋找拉貝的過程中張純如遇到了邵子平他1936年出生於南京後隨家人遷居臺灣他成立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
  • 各地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12月13日),各地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祈願和平。
  • 豐潤各校廣泛開展活動紀念國家公祭日
    豐潤各校廣泛開展活動紀念國家公祭日 2020-12-13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及國家公祭日由來?2017年國家公祭日具體時間
    2017年12月13日將迎來第四個國家公祭日,那麼你可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國家公祭日是為了祭奠誰?今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如何舉行?快來了解下具體信息吧!看看國家公祭日到底是什麼意思。
  • 江蘇多所高校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防空警報再次在南京拉響。銘記歷史、追思同胞,是一種歷史責任,也是一種前行力量。連日來,江蘇多所高校舉行了多種形式的公祭日主題紀念活動。12日晚,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和九龍湖校區的師生舉辦燭光祭活動,師生們通過點亮蠟燭、詩歌誦讀、獻花默哀、籤名留言等形式祈禱逝者安息、和平。在四牌樓校區,夜色寒風下,盞盞燭燈圍組成一隻「和平鴿」,寄託學子對同胞的深切哀思,對和平的美好祈願。「今天的悼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民族的苦難記憶需要代代銘記。
  • 那個南京女孩故事又上新了 用紫金草紀念國家公祭日
    「隔空對話」女孩漫畫作品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來自北京的漫畫創作團隊每年今日推出的國家公祭日漫畫又如約而至。2017年國家公祭日,該團隊以其創作的兩名女孩穿越歷史隔空相對的漫畫爆紅,此後每年12月13日,他們都會推出紀念國家公祭日的漫畫作品,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講述日本友人與「紫金草」的故事 今年漫畫裡首次出現了彩色  2016年,團隊完成了首次主題創作:兩名女孩穿越歷史隔空相對,彼此伸出手想要抓住對方。
  • 國家公祭日:以國家之名祭奠
    這喊聲凝固了那驚世的慘案凝固了歷史上那個冬天凝固了秦淮河水凝固了長江兩岸……01PART歷史由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
  • 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慧小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永遠無法抹去的陰影,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這是一段血淚史,是一段苦難史,更是一段屈辱史! 2020年12月13日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七個國家公祭日。為了紀念遇難同胞,守護共同記憶 ,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慧小校大隊部組織全體少先隊員開展了「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以多種形式回顧那段蝕骨之痛的黑暗歲月,增強學生深厚的愛國情懷!
  • 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多重意義
    原標題: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多重意義  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設立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請告訴孩子,這些人和事我們永遠不能忘!
    今天是國家公祭日,請告訴孩子,這些人和事我們永遠不能忘!有哪些事情,我們不能忘、不敢忘?公祭日的由來,不能忘!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九一八!九一八!九一八!
    昨天是「九一八事變」八十六周年紀念日。上午九點十八分,各大城市警報相繼響起,提醒世人勿忘國恥!在八十六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發起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東北三省,揭開了我國十四年抗戰的血淚史!十四年的浴血奮戰,幾千萬的同胞血淚都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 河北臨城縣第三中學舉辦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圖為臨城縣第三中學青年教師王智君、李若琳、李悅帶領學生齊誦《和平宣言》。通訊員李佔巧攝河北新聞網12月11日訊(米麗宏、李佔巧、張杰斌)今天,在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第三中學組織開展以「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拼搏奮進,振興中華」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