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敬宜)月明風清、金桂飄香,精美的環境布置讓人仿佛身處荷塘,感受花好月圓;品茶道,學印染,製作線裝書……中外朋友共聚一堂,在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悠遠意蘊。
9月28日下午,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感知中國·美美與共』——花好月圓·共度中秋」活動在北京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舉行。來自摩洛哥、丹麥、蒙古、衣索比亞、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越南、新加坡等國的駐華使館外交官及家屬、巴基斯坦使館國際學校學生在歡樂和合的氛圍中感受美滿、和諧與希望的節日氛圍。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井頓泉在致辭中表示,中秋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蘊含著人們對於家庭美滿、生活圓滿的美好期冀。在這個代表團圓的節日,希望大家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溝通心靈,增進理解。希望青少年朋友秉持平等尊重、開放包容的態度,在交流中取長補短、互學互鑑,增進民心相知相通。
在「中秋印記」古書製作項目中,嘉賓們版刻豐子愷畫作《松間明月長如此》,並將版畫製作成一本具有獨特文化韻味的專屬書冊。「線裝書體驗別具中國特色,讓我了解了很多中國歷史文化知識。」 摩洛哥駐華大使館公使穆哈德·拉亞齊說,「這樣的文化交流體驗活動能夠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非常有意義。」
茶香與金桂相融、茶月與荷塘相伴,一場浸入式的中國茶道體驗讓嘉賓意猶未盡。活動以茶引入「茶敘」,帶領嘉賓體驗中國唐宋明清不同歷史時期的飲茶方式,觀賞不同時期的月餅製作模具,品鑑「荷塘月色」茶葉月餅以及復原清代大團圓月餅。嘉賓同時現場體驗了冰皮月餅製作,通過小茶點探索茶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博意境。
巴基斯坦駐華使館國際學校活動協調員穆罕默德·阿里·阿薩德多次參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文化交流活動,此次共度中秋活動又讓他感受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切分月餅讓我聯想到在不同時間,月亮的陰晴圓缺有不同含義,我對中秋節的意蘊也理解得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