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世界經濟預期:中國將推動全球復甦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世界經濟預期:中國將推動全球復甦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日發表了題為《經合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底前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復甦力量仍然虛弱》的報導稱,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稱,當今世界仍處於因新冠病毒而引發的二戰結束以來的最大危機之中,但前景稍顯明朗。原因是疫苗快速研發,與此同時許多國家政府遏制危機的政策發揮效力,特別是在維護企業和就業方面。這一切都表明,到2021年底全球經濟可能至少恢復到2019年大流行暴發前的狀態。然而,該機構周二在巴黎總部發表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警告稱,這是一個脆弱的願景。更重要的是,這一願景並不平衡。

經合組織指出,如果新冠病毒得到控制,並且到2021年底普及疫苗,那麼經濟或將在未來兩年逐步復甦,但經濟復甦過程並不平衡。經合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裡亞在報告中指出:「疫苗的快速研發撥開了不確定性的迷霧,但我們還沒有走出困境。」

報導稱,根據經合組織預測,世界經濟將以萎縮4.2%結束2020年,但明年有望實現4.2%的正增長。這一趨勢在9月就已經顯現端倪,但與6月的上一份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提出的前景卻有著很大差距。第一批國家剛剛走出第一波疫情後,經合組織就曾警告稱,今年全球經濟將衰退至少6%,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即暴發第二波疫情的情況下)經濟衰退很可能高達7.6%。

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布恩指出:「最糟糕的情況並未發生。大部分經濟結構都得到了保存,並且將迅速恢復正常運轉。」然而,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她警告稱:「對弱勢的人群、公司和國家來說,情況仍然不穩定。」

報導還稱,根據最新的估計數據,歐元區今年將萎縮7.5%,這個數字略好於9月的萎縮7.9%,但明顯好於6月的預測,當時的預測下降幅度高達11.5%。2021年,歐元區國家整體將增長3.6%,2022年這一數字或將維持在3.3%左右。今年歐洲所有主要發動機的經濟增速都將大幅下降:德國下降5.5%,法國和義大利為9.1%。

報導指出,全球經濟復甦中的「好學生」仍將是中國。1.8%的經濟增速讓中國成為今年唯一不會以負數收尾的大型經濟體。到了2021年,中國或將實現8%的驚人增速。中國或將遠遠領先於其他幾乎無望回到2019年水平的國家。事實上,經合組織認為,許多國家到2022年的增長率仍將比危機前低5%。

另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2月1日發表的題為《經合組織上調疫苗進展下的經濟前景,認為中國將推動全球復甦》的報導稱,經合組織當地時間周二指出,疫苗取得進展,各國政府和全球銀行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以緩解危機造成的經濟影響,「自疫情開始以來,現在第一次出現了前景光明的希望」。

但是,經合組織說國家之間的經濟復甦將是不平衡的,「可能導致世界經濟發生持久變化」。

報導稱,經合組織說,2021年中國將佔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歐洲和北美的貢獻「仍將低於它們在世界經濟所佔的比例」。

經合組織說,它認為比夥伴國家提前開始經濟復甦的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1.8%,仍然是2020年經濟增長為正的唯一主要經濟體。

報導還稱,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預計明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達8%,2022年為4.9%。

資料圖片:浙江諸暨一家機械工廠的工作人員在對自主研發的柴油機配件進行檢驗。

相關焦點

  • 亞行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據新華社電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在10日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報告說,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
  • 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性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基於第二和第三季度經濟形勢略好於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小幅上調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同時強調全球經濟面臨的危機遠未結束。IMF認為,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很可能是「漫長、不均衡且高度不確定的」。
  • ...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呼籲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性...
    核心閱讀基於第二和第三季度經濟形勢略好於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小幅上調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同時強調全球經濟面臨的危機遠未結束。IMF認為,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很可能是「漫長、不均衡且高度不確定的」。
  • 亞行最新報告上調今年 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2.1%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在10日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報告說,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
  • 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
    2、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12月10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報告說,中國的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今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
  • 亞行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2.1%
    新華社馬尼拉12月10日電(記者袁夢晨 楊柯)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在10日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 IMF維持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不變 肯定中國對全球前沿科技重要貢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17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維持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不變,預計增速分別為6.6%和6.4%。同時,IMF維持全球經濟今明兩年分別增長3.9%的預期。今年1月,IMF將今明兩年中國經濟預期增速分別上調0.1個百分點,以反映外部需求前景的改善。「中期內,中國經濟預計將繼續結構調整,從『投資主導』轉向『私人消費主導』、從『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主導』。但非金融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預計將繼續增長。同時,脆弱性不斷積累將給中期前景蒙上陰影。」
  • 亞行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2.1%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亞洲開發銀行在10日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
  • 中國成全球最大經濟引擎!IMF上調GDP增長預期,美國情況如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對全球新增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8%,這已經是中國連續第14年蟬聯全球經濟增長第一大引擎。而在經濟低迷的當前,全球經濟的增長很可能又要靠中國經濟來拉動了。
  • IMF最新數據:中國經濟增速重回全球第一
    1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據該組織的獨立估計,中國2016年經濟增速為6.7%,印度為6.6%。2015年兩國增速分別為6.9%和7.6%。這也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速重回全球第一。國際權威媒體馬上捕捉到了這條「大新聞」。
  • 亞洲開發銀行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2.1%
    央視網消息:亞洲開發銀行在昨天(10日)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中國可能是今年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導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全球經濟,但中國是一個明顯例外。今年,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3.5%。摩根史坦利公司預計,美國的GDP將下降3.5%,而歐洲的GDP將下降7.2%。與此同時,它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實現GDP的正增長。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一個特例。
  • 資金猛攻工業金屬市場,押注全球經濟復甦
    來源:一財網相對於全球股市,銅、鋁、鉛等大宗商品價格目前較歷史高位折價逾30%。 隨著輝瑞等藥企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即將正式投入使用,投資者對未來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不斷強化。以銅、鐵礦石為代表的部分大宗商品品種11月以來的強勁走勢也反映了需求側的改善及經濟企穩的信號,促進了投資者風險偏好回歸。貿易環境改善成為了重要參考因素。世貿組織(WTO)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貿易展望指標指數」(WTOI)重回基準100上方,全球貨物貿易在經歷上半年暴跌後強勁反彈,出口訂單激增背後的貨物貿易需求回暖為經濟回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 巴西金融市場分析師上調今年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
    中新社聖保羅11月30日電 (記者 莫成雄)巴西央行當地時間11月30日發布的最新一期《焦點調查》報告顯示,巴西金融市場分析師上調該國今年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報告顯示,分析師將巴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由上周的負4.55%上調至負4.5%,並將明年經濟增長預期從上周的3.4%上調至3.45%。今年11月17日,巴西政府將該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負4.7%上調至負4.5%。10月,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分別預測巴西今年經濟將下降5.4%和下降5.8%。
  • 全球經濟學家就2021年經濟做「展望」,中國被視作「希望」
    但報告同時指出,這樣的增長很可能是「不平衡」。報告中,OCED還專門「點名」了中國。報告預計,歐元區、美國經濟預計分別萎縮7.5%和3.7%。而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1.8%,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同時,OCED認為,中國將會是未來全球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OCED首席經濟學家布恩表示,相比其他國家,中國更好地應對了公共衛生危機。此外,布恩還提到了韓國。
  • 外媒評述: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
    報導注意到,北京已表示,「十四五」規劃將圍繞「雙循環」展開。根據該政策,經濟增長將越來越依賴內需。在中國國內,重點是推動中國製造業向價值鏈上遊轉移,包括通過吸引外國投資,來確保重要技術的可靠供應。北京認為這些技術受到了與華盛頓政治緊張關係的威脅。
  • 美媒:復甦勢頭強勁 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24日報導,在中國各地,餐館和健身房再次忙碌起來。地鐵車廂和機場候機大廳十分擁擠。孩子們正準備重返校園,幾乎不需要採取美國官員稱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生活標誌的種種限制措施。報導稱,摩根大通公司最近將其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從4月的1.3%上調至2.5%。
  • 維羅妮卡:中國致力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
    習近平主席宣介中國發展理念,為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提出中國方案。  中國致力於以更高水平開放有力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僅在今年,外商投資法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新增北京等新一批自貿試驗區……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 日媒:日本企業喜搭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便車 紛紛看好未來上調業績預期
    中國小康網11月2日訊 老馬 日本企業紛紛上調業績預期。中國經濟在逐漸擺脫新冠疫情影響,在中國經濟快速復甦的拉動下,村田製作所和TDK向當地供應的電子零部件增加,兩家企業10月30日上調了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的業績預期。在股票市場,投資者看好企業的業績復甦來物色中國相關股票的動向越來越明顯。
  • 經合組織預測今年巴西經濟將萎縮6%
    中新社聖保羅12月1日電 (記者 莫成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經合組織將巴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今年9月的負6.5%上調至負6%。據經合組織預測,2021年巴西經濟將增長2.6%,2022年將增長2.2%。巴西目前不是經合組織成員,但該組織認為巴西是一個重要國家,因此常對其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報告認為,目前,巴西仍未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該國各行各業已復工復產,經濟重啟活動正在進一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