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多年,尼羅河沿岸三國就非洲最大水壩達成初步協議

2020-12-12 環球時報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15日報導,埃及、衣索比亞和蘇丹三個尼羅河沿岸國家針對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的三方會談達成初步協議。三個國家一致同意,這個未來非洲最大的水壩建成後,應該在雨季分階段蓄水。

協議中說,大壩應在每年7月和8月的雨季分階段蓄滿水,這樣既使衣索比亞能夠發電,同時也能「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為埃及和蘇丹提供適當的緩解措施」。

衣索比亞復興大壩是衣索比亞在其境內青尼羅河上修建的一座水壩。青尼羅河起源於衣索比亞,在蘇丹首都喀土穆與白尼羅河匯合,形成尼羅河,尼羅河向北穿越蘇丹和埃及,注入地中海。尼羅河85%的水量都是青尼羅河帶來的。

復興大壩的修建遭到尼羅河沿岸國家的反對,尤其是尼羅河最下遊的埃及。埃及90%的用水都依靠尼羅河。關於這座大壩的爭議核心在於填築及運營的周期問題。衣索比亞堅持運營時長以3年為周期,埃及則要求以7年為期。埃及人擔心大壩蓄水過快會導致青尼羅河的水量減少,從而影響埃及的供水。

衣索比亞從2011年開始修建復興大壩,原定於2017年完工,目前已完成了工程的80%。各方之間的矛盾累積了很多年,談判也一直無法達成協議。甚至有媒體稱埃及和蘇丹打算炸掉大壩。

2015年3月,埃及、蘇丹和埃塞三國領導人籤署了原則宣言,同意在不損害各方根本利益的原則下,在復興大壩蓄水、尼羅河水資源分配等問題上進行協商合作。2017年12月,鑑於三方還是無法對大壩將造成的環境影響形成一致看法,埃及提議根據上世紀20年代的一份尼羅河水資源分配協議,請世界銀行介入調查並仲裁,被衣索比亞拒絕。

2019年9月,三方會談再次無果。11月6日,三國外交部長確定在2020年1月15日之前達成一項協議,如果到時仍未達成協議,部長們將啟動2015年籤署的《原則宣言》第10條規定。這項條款規定,如果部長級談判失敗,則應將此事交給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解決,或者可以要求進行外部「調解」。美國和世界銀行將作為觀察員身份參與這一進程。

BBC表示,此次三方達成的初步協議中還是缺少細節,三方將在本月晚些時間敲定最終協議之前再進行一些磋商。

(編輯:YZM)

相關焦點

  • 非洲三國就青尼羅河上遊建水壩籤署原則性協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3月24日報導稱,埃及、蘇丹及衣索比亞三國領導人3月23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就青尼羅河上遊水壩的浩大工程籤約。這一號稱「偉大復興水壩」的修建計劃原本遭到埃及堅決反對。埃及擔心該上遊水壩影響埃及下遊水量。
  • 尼羅河三國就復興大壩爭端達成重大共識,埃塞稱水庫水位創4年來新高
    尼羅河三國就持續多年的爭端取得突破。當地時間周二(7月21日),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表示,該國和埃及、蘇丹這兩個尼羅河中下遊國家已就復興大壩爭議達成重大共識,為最終達成協議鋪平了道路。耗資48億美元,開建近10年的復興大壩是衣索比亞在尼羅河源流之一——青尼羅河上修建的巨型水壩,具有6000兆瓦的發電能力,被衣索比亞視為實現國家廣泛電氣化的重要途徑,建成後將向鄰國出口電力,以幫助解決嚴峻的外匯短缺問題。復興大壩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也是中國國家電網在非第一個總承包項目,非洲大陸第一大輸變電項目。
  • 埃塞在尼羅河修建非洲最大水壩 埃及或武力回應
    埃塞在尼羅河修建非洲最大水壩 埃及或武力回應法國《費加羅報》4月23日發表唐吉·貝爾特梅的文章《尼羅河之戰將會發生嗎?》稱,衣索比亞在尼羅河上修建巨大的復興大壩引發了與埃及的緊張關係。兩國都聲稱對該河擁有主權。尼羅河上的這一工程今年有可能落成,它是衣索比亞地區野心的徵兆。
  • ...就快建成了|青尼羅河|衣索比亞_旅遊|埃及_旅遊|亞斯文水壩
    該大壩的建設是衣索比亞「千禧年計劃」的第一階段工程的核心項目,初步預算工程總投資達42億美元,完工後該壩裝機容量可達6000兆瓦,大壩蓄水而成的水庫容量可達670億立方米,成為非洲最大的水力發電站。最大的阻撓者,便是與尼羅河相伴而生,且在北非洲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埃及。雖然尼羅河經常與埃及文明綁定在一起,但從地理上看,埃及屬於名副其實的尼羅河下遊國家,也是其流經的最後一個國家。
  • 埃塞在尼羅河修建非洲最大水壩,埃及或武力回應
    衣索比亞復興大壩目前正在尼羅河上修建,距離與蘇丹接壤的邊境不遠。在這個美國人50年代發現的地方,水壩工程堪稱龐大,長約1800米,高175米,蓄水能力為740億立方米,成就了一個面積超過1500平方公裡的湖泊。這將成為非洲最大的水電大壩,將提供6400兆瓦的電量來支持國家的經濟增長和快速工業化。據估計,如今埃塞的電力需求每年增長30%。
  • 多國爭端不斷,尼羅河上瀰漫的硝煙味
    但是憑藉其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埃及成功地讓對非洲大陸不熟悉的人自動忽略了尼羅河沿岸的其他國家。尼羅河全長6670公裡,始於非洲中部的維多利亞湖,其主要支流包括青尼羅河、白尼羅河和阿爾巴特河,流域內包括蒲隆地、盧安達、坦尚尼亞、肯亞、剛果、烏幹達、衣索比亞、南蘇丹、蘇丹、和埃及等國家。|尼羅河沿岸國家。
  • 非洲的大動脈:古老神秘的尼羅河
    它是地球上最長的河流滾滾的尼羅河向北流了大約6650公裡,從非洲五大湖穿過了撒哈拉沙漠,然後流入地中海。它途經了11個國家 —— 坦尚尼亞、烏幹達、盧安達、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南蘇丹、蘇丹和埃及,流域面積達330萬平方公裡,約佔非洲大陸面積的10%。
  • 「復興大壩」攪動尼羅河水
    侯眷  在非洲聯盟的主持下,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7月初就「復興大壩」問題進行了最新一輪談判,艱難的兩周談判後,三國最終依然未能達成協議。  自衣索比亞宣布修建「復興大壩」項目以來,三國圍繞尼羅河水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
  • 尼羅河上的超級大壩,帶來復興了嗎?-虎嗅網
    衣索比亞復興大壩是非洲最大的大壩,用時十年建成,於2020年7月底開始蓄水,預計蓄水量將達到740億立方米。它坐落於尼羅河上遊的青尼羅河段,臨近衣索比亞與蘇丹兩國的邊境。可是,眼見大壩落成,三個國家在大壩的蓄水時間,以及乾旱期的流量管理等爭議問題上,至今難以達成一致的意見。今年7月份的雨季過後,衣索比亞宣布該水壩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蓄水計劃,這使得尼羅河上瀰漫的硝煙味越來越濃。這場爭奪尼羅河水的「戰爭」,在網絡上也爆發了嘴仗。
  • 從埃及亞斯文大壩到埃塞復興大壩:半個世紀的尼羅河水之爭
    然而,近十年來,位於尼羅河上遊的衣索比亞也開始效仿下遊國家埃及60年前為發展所做的努力。2011年,衣索比亞宣布在境內開建有「非洲第一大壩」之稱的復興大壩。2020年7月,復興大壩開始蓄水,計劃在5至10年內蓄水完畢。尼羅河為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流經東非至北非的數十個國家,是貫穿沿岸各國水力和電力的生命線。
  • 埃及修築水壩,卻淹沒鄰國領土,給鄰國帶來了一座人工湖
    埃及地處北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降水稀少,沙漠廣布,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就分布在北非地區。而埃及有95%的國土被沙漠覆蓋,宜居土地大約只有5平方公裡,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尼羅河三角洲一帶。這也難怪埃及人把尼羅河視為母親河。因為如果沒有尼羅河,埃及全境肯定就是滾滾黃沙。現在尼羅河的安全,已經事關埃及的根本利益,哪怕是一點點徑流量的減少,都可能造成埃及宜居面積的減少。
  • 尼羅河水資源之爭再起 建水壩關乎埃及國家安全
    建造「非洲最大的水電站」——這是衣索比亞的近期目標。為此,從5月底,它開始對尼羅河的重要源流青尼羅河實施改道。改道工程雖然暫時不會改變尼羅河水位,但是卻猶如一道導火索,立即引起蘇丹、埃及等下遊國家的警覺甚至恐慌。  不同於河流眾多的衣索比亞,埃及降雨稀少、氣候乾燥,90%人口生活在尼羅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區,尼羅河幾乎是唯一的用水來源。
  • 埃及大批陣風戰鬥機備戰,美國調解也不行:誓言保證尼羅河控制權
    預計埃及將在7月22日提交有關衣索比亞大復興水壩談判的最終報告。該報告是在埃及,衣索比亞和蘇丹之間經過十天的緊張談判之後得出的,並將作為非洲聯盟現任負責人提交給南非,非洲聯盟正在調解埃及和衣索比亞的會談。所有這三個國家都將就談判結果發表其最終報告。
  • 亞斯文水壩的「功與過」
    非洲北部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部隔紅海與阿拉伯半島向望。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分界線,從埃及的東北部穿過,連接了地中海與紅海,進一步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尼羅河與河口三角洲埃及大部分區域處於東北信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下,全面高溫乾旱,只有北部地中海沿岸,有小面積的地中海氣候分布。因此埃及水資源極其匱乏。
  • 「肯亞的著名景點」尼羅河的源頭「維多利亞湖」
    維多利亞湖是與坦幹伊克湖、馬拉威湖齊名的非洲三大湖泊之一。由英國探險家約翰漢寧斯皮克和格蘭特在此處調查尼羅河源頭時以維多利亞女皇的名字命名的。該湖面積約68800平方公裡,是非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淡水湖,僅次於北美的蘇必略湖。它同時也是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的源頭。
  • 尼羅河水權之爭 埃塞大壩帶來繁榮還是動蕩
    2011年2月3日,衣索比亞總理梅萊斯˙澤納維宣布,該國將在全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的最大支流——青尼羅河上建造一座超級大壩。「我們不僅有一個計劃,還有行使國家權力的實力。」他在當年4月的開工奠基儀式上說。然而,對於認為尼羅河是其與生俱來的權利的埃及人來說,澤納維的言論無異於極端挑釁。
  • 尼羅河上的水競爭
    繼2011年1月25日埃及發生起義之後,衣索比亞開始修建大型水壩上遊大衣索比亞復興大壩(GERD)。大壩的混凝土體積為1,050萬立方米,是非洲最大的大壩(按體積計)。它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西北700公裡的青尼羅河上,距衣索比亞與蘇丹的邊界約20公裡。值得注意的是,青尼羅河水佔尼羅河每年流向埃及的年平均水量的一半以上。
  • 在路上,亞斯文的尼羅河
    古 埃及 人認為尼羅 河源 頭水流純淨,她流自諸神的境域,不管是古 埃及 人,還是木乃伊,甚至是 埃及 本身,都是因為有尼羅河才存在。沒有尼羅河, 埃及 就是一片荒漠。七千年前正是尼羅河定期泛濫的滋養, 埃及 成為最悠久的早期偉大文明。
  • 非洲國際河流的前世今生
    殖民時代留下的有關水權的協議,往往具有深刻的時代烙印。1929年籤訂的尼羅河條約,賦予埃及對任何涉及尼羅河上遊國家的水利項目具有否決權,這給獨立後的尼羅河沿岸國家解決水權問題帶來諸多困難。獨立後的河流綜合開發和利用20世紀60年代,非洲民族主義浪潮席捲大陸,眾多非洲國家擺脫殖民枷鎖紛紛獨立。
  • 秘境追蹤與尼羅河共舞
    你漯河市地球上最長的河流,這條蜿蜒的長河起源於赤道南部的蒲隆地高地,總管非洲大陸東北部,跨越撒哈拉大沙漠,並最終注入地中海。你漯河市埃及人民的生命之源,它不僅養育了古埃及人民,還締造了古埃及文明。尼羅河呼嘯的河流青尼羅河是尼羅河的最大支流,這條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