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運動」記錄你一天邁多少步 實驗揭數據真相

2020-12-24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今天,你邁了多少步?近日,手機微信上的一場「微信運動」掀起了不少年輕人的走路「攀比風」,許多上班族紛紛發朋友圈展示自己一天的步行「紀錄」,有的甚至為衝榜首而「較勁」。

  不過溫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楊曉國說,每天走8000至10000步最適合,能消耗人體攝入多餘的熱量,但過度運動可能會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

  把運動轉為互動遊戲

  還使出「末位懲罰」

  微信運動是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開發的一個類似計步資料庫的公眾帳號。用戶用iPhone5s/6/6plus手機關注該公眾號,就能看見自己與好友每日行走的步數,並在同一排行榜上得以體現,好友之間可以相互點讚支持。而Android、iPhone 5及以下的手機用戶,只要購買支持與微信互聯的手環,或下載相關的計步類APP,就可以將自己的運動量導入運動排行榜中。

  昨天,記者打開這個公眾號,發現排行榜上也有不少微信好友,步數在500至16000步不等,排在前面的收到的「贊」數會多一些。

  市民王先生在甌海區一家金融單位工作,家離單位大約2.5公裡,平時都是開車上下班。「現在許多同事都在玩『微信運動』。」王先生說,如果自己開車上下班,一般一天走4000步左右,如果換成走路上下班,那一天就超過1萬步。為了衝到排行榜的前三名,他現在上班基本都不開車了。

  80後的丁女士也是上班族,她的「微信運動」還設有「末位懲罰」制度。「步數最少的人要在群裡發紅包。」丁女士說,她和幾個朋友建了個微信群,為的是相互督促。大家一般每天都會走6000步以上,即便是周末,也會出門走走逛逛街。在丁女士看來,把運動轉化成互動遊戲方式,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有人偷懶,步數「洩密」步數有變,原來忘帶手機

  「微信運動」叫好聲一片,但它記錄下來的數據,有時候卻透露了你在做什麼:「昨天他走了2萬多步,應該是出去逛街了」「這個人上午才走了100多步,一定在家待著」……

  曹先生在市區做保險業務,平時都要在外面跑。有一次他偷懶在家裡睡覺,結果「微信運動」記錄的步數只有300多步,領導就靠這個發現了端倪。

  但是「微信運動」記錄下的步數真的靠譜嗎?不少人對排行榜上的數據產生質疑。丁女士說,剛開始使用「微信運動」的時候,她每天記錄的步數只有兩三千,後來到了六七千。並不是因為她的運動量增加了,而是一開始她忘了把手機帶在身上。

  延伸閱讀

  爬陡坡、上樓梯、揮手機三個實驗揭秘計步真相

  那麼,步數的計算與什麼有關?網上有兩名微信運動愛好者小方和小陳,做了一系列實驗。

  實驗準備:26歲微信運動使用者兩名;iPhone6手機一部;

  運動手環+安卓手機一部;移動4G網絡

  實驗1計算的是步數還是距離?

  小方和小陳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小方攜帶iPhone6手機,小陳使用運動手環。小方小碎步前進,小陳則大步流星,行走15米的既定距離。小方用了30步走完了15米,小陳只用了20步。

  而手機上顯示的數據,小方走了34步,小陳走了17步,與他們自己默數的步數相比,誤差在4步以內,基本準確。

  結論:微信運動確實是計算步數,與距離無關,也與步伐大小無關。

  實驗2斜坡陡坡、上下樓梯怎麼算?

  樓道階梯一層9步,小方走完一層,轉角再上了一層,共走了18步臺階,再加上轉角走了2步,小方共踏了20步。而小方手機上顯示增加了22步。斜坡實驗得到的數據也基本類似。

  結論:計步數據不會受地形影響。無論是走路還是爬樓梯,都是走一步記一步,誤差基本在2步以內。

  實驗3真的可以作弊嗎?

  在保持原地不動的情況下,小方、小陳手上分別拿著iphone6手機和運動手環。確保數據穩定後,他們開始一起搖動手機與手環。在20秒的相同時間內,小方搖了12下,小陳搖了11下(一個來回算1下)。再看微信運動中的數據,小方多了28步,小陳多了24步。除去可能出現的細微誤差,搖一個來回,在計步器中被計作了2步。小方搖了12下,從數據的呈現來看,相當於走了24步左右。

  結論:來回甩動手機或是手環確實能增加步數,「作弊」一說確實可行。

  小貼士

  不想別人看到自己的步行數據?這也是有辦法的。以iPhone6為例,只要取消公眾號裡「加入排行榜」的選項,或是在手機的設置中,找到「隱私」一欄,點擊進入,找到「運動與健身」一欄,點擊關閉即可。

  專家告訴你

  記錄步數的原理是這樣的

  市區一名從事手機銷售行業的專業人士

  iPhone5s/6/6plus手機內置了振動傳感器或協助處理器,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簡單地說,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傳感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

  由此看來,「微信運動」記錄的步數還是存在一定誤差的,比如手機偶爾沒帶在身上,或是刻意地去搖手機等,都會改變數據,這樣記錄下來的步數也就不準確了。

  醫生告訴你

  飯後走路1小時以內對身體最有好處

  溫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楊曉國

  成年人每天攝入的熱量約在2000大卡左右,維持生命體徵和日常活動只會消耗1700大卡左右,多餘的300大卡需要通過運動來消耗。走路1分鐘會消耗2大卡左右,按一秒鐘一步來計算,就是60步消耗2大卡。那麼也就是說,要消耗掉多餘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一般來說,飯後走路在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對身體最有好處。但運動量並非越大越好,運動過量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健康。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微信運動怎麼作弊刷步數?今天你走了多少步?
    蘋 果iPhone7/7 Plus最新概念圖出爐  ====全文閱讀====  至誠財經網(www.zhicheng.com)06月08日訊  微信運動怎麼刷步數?怎麼才能成為微信運動的朋友圈中中王者?怎麼快速「刷」微信運動的數據?其實微信計步的功能知識在利用手機上的傳感器來運算的,下面教大家幾種小方法來「作弊」!
  • 微信運動一萬步相當於多遠的距離?普通人每天需要走多少路?
    因此,微信運動其實存在一個「BuG」,那就是只要手機振動它就自動默認為是你在運動,但實際上你沒有在走路或運動時,也存在非常多移動手機的情況,比如,當你在坐著拿起手機打電話,或你拿起手機回復微信信息時都會產生振動,這其實都會被微信運動記錄成你的步數。因此,現在你應該了解,微信步數其實存在很多虛假的記錄,甚至有人會在網上購買「刷步器」來作弊,以獲得更多的點讚。
  • 微信運動怎麼知道我們每天走多少步?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運動則是健康最重要的手段,早晨在公園裡、在路邊,都可以看到運動的人,他們的年齡或大或小,或老或幼,但處處顯露著健康的樣子。而對於這樣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對用手機或者是計步器,專門用於記錄自己的運動情況,或者行走步數。可是,微信運動怎麼得知,我們每天走多少步?原因其實很簡單。
  • 曬步成癮,揭秘微信運動步數背後的生活真相
    微信運動自誕生以來就深得多數人的喜愛,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朋友圈曬步成癮成了這個時代的主題,每天都在尋思著誰佔領了我,而我又佔領了誰的封面,要是哪天步數登頂了,估計能驕傲好幾個月。不過如果你以為步數登頂是一件值得驕傲和炫耀的事情,那就真的錯了,因為你很可能會遭到朋友的刪除,或者直接被送進醫院,比如最近鄭州一男子就因為常年穩居排行榜第一而遭到好友的刪除,友誼的小船因為一個封面而翻了,實在是不值得!然而這些數字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其實我們發現,微信運動步數不僅僅只是一個運動記錄工具,更能反映你的日常生活狀態。下面為大家帶來一次步數大揭秘,請勿對號入座!
  • 微信運動一萬步相當於多遠的距離?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微信運動,是騰訊開發的一個類似計步資料庫的公眾帳號,用戶關注微信運動公眾號便可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數,同時也可以和其他用戶進行運動量PK或點讚。微信計步的操作方法很簡單,用戶只需要搜索微信運動帳號並關注即可,之後你每天攜帶手機行走的運動量會自動導入到排行榜中。
  • 微信運動走五萬步的人竟是這樣……
    有一段時間,微信運動風靡友圈,為了成為霸佔友圈封面的那個人,每天都恨不得繞道走遠路。可是,辛辛苦苦地走了上萬步,一覺起來卻發現,對面床鋪的那位大兄弟顯示的步數是4萬多,成了朋友圈第一,但只有你知道他明明在家宅了一天啊。難道是手機被偷了?
  • 你走了多少步,手機是怎麼知道的?
    你走了多少步,手機是怎麼知道的?」每天的步數排名引人關注,大家總會在意今天走了多少步,在好友中排名多少,獲得了幾個贊,又是誰佔領了自己的封面。每天努力爭取排名的你,是否知道運動手環、計步器、手機是如何記錄步數的呢?
  • 微信運動怎麼不顯示步數,微信運動的使用說明
    微信運動是騰訊開發的一個公眾號,它可以統計用戶的步數,同時還可以和其它用戶的運動量進行PK或點讚。 微信運動公眾號的數據其實是來源於手機或一些智能可穿戴設備,雖然目前大多數手機都支持計步,但是微信運動還是有一些手機不支持,所以就可能導致微信運動不顯示步數等一系列問題。
  • 微信好友拉黑刪除後怎麼恢復聊天記錄?只需三步拯救你的微信記錄!
    微信好友拉黑刪除後怎麼恢復聊天記錄?現在微信是我們使用最多的聊天軟體,平時年輕人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的三大步驟,添加好友聊天,一言不合拉黑刪除,一氣呵成操作完成之後,事後等到和好之後重新添加回來之後發現聊天記錄全部都沒有了,又想恢復聊天記錄,今天小編就教你幾招拯救你的聊天記錄。
  • 微信運動一萬步相當於多遠的距離?
    成年人來說,日常行走每一跨步大概有60~70釐米的長度距離巨多,那如果是10000步,大概也就是6~7萬步一公裡那樣。就以個人一周的步行數據為例,一周累計行走25.1公裡,總計步數36970。按照換算(36970/25.1),大概就相當於每公裡行走1472步;然後折算回一萬步公裡數(10000/1472),大概就是每一萬步行走了6.79公裡。
  • 微信裡每天都走一兩萬步的人,最後怎麼樣了?也許會有這些後果
    還有比較火的便是各大社交平臺,如最近幾年微信裡的曬步數,更是人們養成「自律」的標本。於是在各大朋友圈中,日行一萬步兩萬步成了人們每日的追求目標,可這種所謂的「運動現象」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微信裡看到的一兩萬步真是如實的嗎?先要告訴大家一個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手機記錄的數據並不準確,有的人可能表示難以相信。
  • 教你玩轉微信運動,看看他們說的微信運動步數究竟是怎麼回事?
    01怎麼打開微信運動查自己的每天的步數這時,我們旁邊的一位大姐似乎也聽到了我們的談話。她問我們。你們說的微信步數是什麼?我每天都有在聽說周圍的人說今天自己又運動了多少步?這個是用來計算每天走的路程的嗎?
  • 微信運動的計步原理是啥?
    微信運動也是微信裡面大家比較喜歡的一個功能,因為微信運動裡面的記步功能能夠記錄我們每天走了大概步數,並且在朋友圈進行排名,很多人都喜歡用微信運動裡的步數來衡量自己今天的運動量,其實,不只是微信這款APP有計步功能,很多APP都具有記步功能,那麼這些APP的計步原理又是啥呢?首先,微信運動記的是距離還是步數?
  • 男子躺在床上就登上微信運動第一名 走了9萬步
    男子躺在床上就登上微信運動第一名「健步走」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曬步數」也成了朋友圈的一種潮流。然而在渝北悅來工作的黃先生最近卻遇上了一件怪事。「我怎麼就走了9萬多步,按每步0.5米算,起碼走了45公裡!」10月6日,黃先生發朋友圈,曬出自己在微信運動「走」了90000多步的截圖。「你是不是把手機綁寵物身上了?」「你是去登珠穆朗瑪峰了嗎?」「你是把手機放在風扇上了吧?」朋友們紛紛調侃道。
  • 你的鍛鍊真的能減肥嗎?BBC揭鍛鍊的真相!
    偶爾運動比不運動更好嗎?外國的這部紀錄片會顛覆你的認知 主持人邁克通過親身參與運動實驗的方式,揭示了健身中幾個常遇到的問題,解答了很多人對於運動存在的疑惑。
  • 步行是最好的運動,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
    如今,走路這種最實惠的養生法日漸盛行,微信朋友圈裡更是天天都有曬步數、佔領封面的朋友。「一起吃飯,不如一起出汗」,已經成了健康生活的象徵。
  • 很在乎微信運動裡走了幾步的生肖
    很多人每天都會想要看看自己這一整天都走了多少的步數,有時候是想要督促自己再努力一點,多運動一些。而有的人就純粹是爭強好勝想要比別人強,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下,到底哪些人很在乎微信運動裡走了幾步的吧?
  • 每天走多少步才算健康?一萬步?兩萬步?都錯了
    隨著高壓生活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漸漸懂得了健康的重要性,於是乎,一股曬運動、曬健身、曬步數的「比賽」悄然進行。尤其是微信自帶的微信運動功能,更是備受人們的喜愛。只要連接wifi,登錄微信,就可以輕鬆記錄自己每天的步數,微信方為了激勵大家對運動的熱愛,還推出了一系列的獎勵機制——誰當日的步數最高,誰的頭像就可以佔領微信運動的封面主頁。於是,很多人從「為了運動而運動」慢慢的變成「為了佔領封面而運動」。但是反過來想想,每天步數過萬就真的健康嗎?
  • 想登上微信運動第一名?他躺床上就可以「走」9萬多步……
    ­  黃先生的微信運動截圖 ­  「健步走」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曬步數」也成了朋友圈的一種潮流。然而在渝北悅來工作的黃先生最近卻遇上了一件怪事。­  「我怎麼就走了9萬多步,按每步0.5米算,起碼走了45公裡!」10月6日,黃先生發朋友圈,曬出自己在微信運動「走」了90000多步的截圖。「你是不是把手機綁寵物身上了?」「你是去登珠穆朗瑪峰了嗎?」「你是把手機放在風扇上了吧?」朋友們紛紛調侃道。
  • 微信運動怎麼知道我們走了多少步
    每天晚上看著微信裡面好友每天步數的排名,有時候甚至會刻意的搖搖手機,想增加自己的步數,不過你有想過嗎,你每天走的步數微信是怎麼知道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探索一下最早期的計步器最早的計步器是由機械實現的,通俗一點說就像老式擺鐘的鐘擺一樣,人走一步身體震動一下,就會引起機械內部的重錘觸發金屬通電,這樣就會記錄一次步數,但是這樣的計步器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的靈敏度,因此你走路的時候必須是正常標準的姿勢,才能記錄的下來,如果使用了輕功水上漂的功夫,那就失去了記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