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鏈條較長,涉及玩家眾多。其中任一環節的提升改革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考慮到各方利益、分階段有計劃地進行改革。
輔料易的創始人江總深耕輔料行業十餘年,提煉過去積累的數據與經驗,標準化商品與流程、標籤化供應商,使得客戶能更精準地設計、更快地交付訂單。
另一方面,江總是很有韌勁和膽量的創業者。
她為了創辦輔料易,果斷地將過去的幾家年年盈利千萬的工廠折價賣出,心無旁騖地 all in 創業;在業務發展遇到阻力時,她果敢地決定立即調轉方向,及時止損。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贛商的堅韌。
真格基金非常看好輔料易,相信他們將更快速地發展,真格基金也會陪伴輔料易繼續前行。
--輔料易投資人
真格基金投資經理 孫璐璐
本文轉載自36氪
據悉,服裝輔料供應鏈 B2B 平臺「輔料易」於 2018 年 1 月內已完成 A1 輪和 A2 輪兩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近億人民幣,由經緯中國、鐘鼎創投聯合領投,Pre-A 輪投資方真格基金持續加注。輔料易此前曾獲得天使灣和寒武創投的天使輪投資。
「輔料易」CEO 江爭豔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公司人才梯隊建設,IT 系統搭建,新產品研發等。
輔料易成立於 2016 年底,是專注服務中大型服裝公司的一站式輔料供應商。
創始團隊在行業深耕 12 年,做到單一品類水晶水鑽類輔料行業第一,服務了 80%的國內 / 國際女裝一線品牌,擁有大量信息沉澱和數據積累以及服務大客戶的體系基礎。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輔料易成功完成了 3 輪融資,同時與多家服裝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作為世界服裝工廠,中國服裝輔料佔全球市場的 60%,服裝輔料市場空間達 1800 億/年。隨著全球服裝行業的快時尚化,快,成為了這個行業最核心的訴求。
輔料作為整個服裝供應鏈最後且最複雜的環節,直接影響了成衣的交付周期。
而當前的全球輔料市場格局是典型的--大市場,小作坊,並且極其分散。整個行業的數據化,標準化程度非常低,絕大部分從業人員都是依靠經驗來進行流程操作,從而導致溝通效率低下,訂單交付周期長等問題。
作為定位"數據驅動"的輔料服務商,「輔料易」依靠數據而非經驗,快速完成需求和物料之間的匹配。
輔料易的重點就是將行業的流程進行分解並且標準化,從而縮短訂單交付周期,提升行業效率。快且精準的客戶服務定位也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自 2017 年 7 月加速後,輔料易的銷售額提升了數倍,快速成長為具備超強盈利能力的服務型公司。
江爭豔告訴 36 氪,傳統行業交易基本靠"經驗",而且是多人經驗共同參與一次輔料交易,從而導致交易周期長、出錯率高、人效低。依靠主觀經驗會帶來諸多問題的產生,其中難以實現跨品類的交易,是輔料貿易中提升交易額的最大的瓶頸。
"輔料雖小,但少了任何一件輔料,都不是一件成衣。" 江爭豔說。
面料由一家供應商提供,而輔料則需要多家供應商,等待所有輔料全部到齊,既佔用倉庫,也佔用時間。
那麼,如何做到一站式的跨品類採購?
「輔料易」的答案是,將客戶標準化、SKU 標準化、供應商標籤化。將客戶、SKU、供應商進行三方匹配,通過數據化和標準化流程的分解,快而精準地滿足客戶需求。和客戶的交互次數越多,數據標籤越精準,標準化程度越高。
在流程化和標準化的運作下,「輔料易」將交貨周期從原本的 15-20 天,縮短至 3-7 天。目前,輔料易已擁有 5000 多品牌客戶、10 萬個 SKU,3000 家供應商標籤,每一方的標籤維度都超過 60 個,形成了一整套數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