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紐約)春季展將於1月19~21日在紐約賈維茨展覽中心舉辦。今年到場企業中獲得環保認證,擁有功能性、環保創新產品的企業數量不少,值得大家關注。
環保認證、功能性產品展商比例的增長表明了海外買家近年來對產業環保可持續理念貫徹執行力度的提升。事實上,去年7月展會現場已經有不少海外買家對環保生產的標準有明顯提高,有部分買家已制定出十分嚴格的環保規劃,並表示願意為使用環保材料、嚴控生產流程支出更多的費用。買家對原材料如再生滌綸、人絲產品,對印染環節新產品的開發如節水染色、無水染色等均提出過硬性要求。
「不僅是原材料,目前我們在樣衣寄送環節已經開始使用環保包裝。產品包裝、吊牌、水洗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新標準。」浙江嘉欣絲綢負責人這樣說道。
溯源供應鏈變化,
看向消費端
可以看出,近年來行業對可持續的追求和使命感越發突顯,這一趨勢必然對服裝行業供應鏈的品牌商、零售商、供應商產生巨大的影響。溯源這些變化,我們看到從消費端開始,消費者對產品可持續的追求度也在急速增長。
全球知名時尚搜索平臺Lyst發布的2019年時尚報告顯示,通過追蹤2019年1.04億用戶的搜索,結合1.2萬家網店600萬件產品的銷售數據以及全球媒體和社交媒體的報導,Lyst發現:消費者關於可持續時尚相關的搜索量同比增加了75%,而且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專門搜索可持續的材料,比如再生尼龍紗線、有機棉、循環再生滌綸以及天絲纖維等。
美國零售商聯合會最近發布的《2020零售預測》中指出,線上商城ThredUp以及零售分析公司全球數據的分析顯示美國二手服裝市場2018年已達到240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410億美元。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消費者中,約有74%的人喜歡購買具有永續意識的品牌,購買一件二手商品可減少82%碳足跡。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打造時尚永續」負責人FrancoisSouchet表示:藉由增加服裝使用,轉賣模式在打造時尚業永續上面起到關鍵作用。提高穿衣平均次數是減少廢棄物、汙染並獲取價值的最直接方法。報告預計,到2028年底前,美國時尚永續市場將會升至640億美元。
消費者的觀念已經漸漸發生變化,時尚品牌的可持續性正在成為消費者重要的選擇標準。為此,對於紡織服裝行業而言,進行可持續發展實踐其實不僅僅是保護環境、減少資源浪費的公益之舉,更是推動行業創新、價值創造並打動消費者的重要舉措,是自身適應可持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從原材料創新,生產流程管控,包裝外觀到零售端,消費端,紡織服裝產業鏈各個環節無一不正在尋求優化能源消耗,並通過修改工藝、機器和工作方式來減少對環境和資源造成的損失和危害。
作為行業的一份子,展覽會在這其中也發揮著積極的引導作用。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近年來連年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展覽會主題,將「科技、綠色、時尚」的行業新定位融入展覽會的發展進程中,以平臺為抓手,倡導「綠色環保」展覽模式,推動來自全球的紡織產業鏈相關方交流並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展覽會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來自於展覽本身,另一方面則來自於我們所背靠的行業。」展覽會負責人表示,作為國際性展覽平臺,展會在平臺定位、合作環境、場地規劃、搭建材料應用、會務服務等方面對標國際展覽標準,努力營造「綠色環保」展覽模式;另一方面,作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展覽會也一直在技術、趨勢、應用、理念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提出倡議和引導,積極聚合所有資源、力量,進一步推進行業企業轉型升級。
面向需求
快速反應
本屆展會參展企業江蘇國泰華盛實業有限公司便在與海外客戶的密切合作中,更早地了解到了紐約展買家對可持續發展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並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升級。近年來國泰國盛的客戶對可再生面料產品的需求增大,同時在原材料棉花的採購上提出了管控需求,並普遍要求對有機棉/良好棉花做出相應認證。
「針對這些變化,我們在2019年先後通過了OCS有機物含量標準認證以及GRS紡織服裝全球回收標準認證。同時,公司也要求下屬的原材料以及服裝加工供應商進行相關認證,並在過程中提供幫助。」國泰國盛負責人表示。
一直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的福建省宏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此次為了滿足海外客戶對環保可持續的需求,也將在本屆紐約展上帶來符合OEKO-100認證標準的、100%使用藍標染料的尼龍產品以及更為多樣化的回收紗線面料產品。
早在2015年,宏港就榮獲了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水平衡組織頒發的「紡織行業可持續用水項目最佳節水獎」,其投入巨資建立的大型汙水處理系統採用了先進的RO反滲透超濾膜,能夠實現60%汙水處理後可循環利用。
「2019年,我們增加了O型染缸數量,進一步實現節能環保。我們使用的藍標或符合環保排放的染料更是通過了OEKO-100認證,確保產品安全性的同時,也減少了生產過程中有害物體的排放,真正踐行清潔生產,成為「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項目」推進的重要一環。除此之外,2019年我們還加大了回收紗的使用佔比,積極研發新型可降解材料,目前已通過了GRS認證。展覽會是一個風向標,能夠快速讓我們調整產品結構,精準把握客戶需求。我們現在面對市場時,無論是公司自身還是產品都更具競爭力。」宏港負責人表示。
江蘇羅曼羅蘭集團戶外新材有限公司是紐約展的老朋友。近年來,海外買家對環保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從最初的滌綸半環保到現如今的全環保,還有現如今的尼龍環保,整理也需採用可循環可降解的材料,本著不汙染可循環的主旨進行生產。
「我們提倡「綠色紡織品」,以保護人類共有的地球為主題,要求紡織品從設計、原材料的選用、生產過程、包裝、使用、服務到報廢、回收的全過程對環境沒有不良影響。公司環保紗的使用已經從之前的15%提升到40%,今年已經可以做到100%的全再生環保理念。」羅曼羅蘭負責人表示。
可以看出,無論是消費者對環保可持續產品的追求也好,還是品牌商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也罷,當前紡織服裝行業供應鏈已經向消費者驅動型轉變,綠色與環保要素全面納入紡織鏈各環節。
促進可持續消費與可持續生產良性互動,促進從原料、生產、營銷、消費到回收再利用的紡織循環可持續發展體系......展會和行業一道,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