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讀書月,如何將閱讀的種子種在孩子的童年記憶裡,讓閱讀帶來的幸福感陪伴孩子成長?本文依據寶寶對閱讀感興趣的程度,手把手教您在不同階段培養寶寶閱讀習慣的技巧。
閱讀是兒童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養成閱讀的習慣將終生受益。閱讀的起點和終點,都是自由。正當讀書月,迷人的書海中,不僅有詩和遠方,還有未曾謀面的朋友,不期而至的相逢。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豐盈TA們自由翱翔的羽翼,一起來學習吧!
第一階段:興趣培養,分享激發寶寶閱讀興趣的Tips 如下。
適用年齡:1.5歲以內(考慮到個體差異,年齡僅供參考。)
1)撕紙:寶寶七八個月大時,幾乎拿本書就撕了往嘴裡塞。此階段家長可提供不同質地的紙讓寶寶豁出去撕,培養TA和紙的最初情感。
2)讓書觸手可及:將寶寶的書放在TA夠得著的地方,如書架底層。
3)家庭閱讀氛圍: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家長愛閱讀的習慣,會讓寶寶在潛移默化中對「書」產生好奇和興趣。
4)不攀比不強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更是如此,家長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激發寶寶的閱讀興趣,但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強迫TA去讀。
有了這些鋪墊,相信寶寶對閱讀產生興趣是遲早的事情。
第二階段:家長讀,寶寶聽——>寶寶讀,家長聽——建立閱讀和生活的聯繫
適用年齡:1-3歲, 該階段的寶寶對外部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家長通過讓寶寶自己讀,培養TA的語言能力,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幫助TA建立和外部世界的聯繫。
入門級繪本首推《小熊寶寶繪本》,這套繪本涵蓋了寶寶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睡覺、洗澡、穿衣、整理、問好、交友等。家長首先帶著寶寶讀,待TA記住整個故事梗概後,請寶寶為家長讀繪本。同時請家長將繪本內容和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我女兒一歲多時,每次整理玩具,我都會念叨從《小熊繪本》裡學到的 「嘿嘿喲,收起來」,她也效仿並且將玩完玩具就收起來,好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第三階段:另類閱讀——方言+故意讀錯+表演
適用年齡:2-4歲,過了令家長頭痛的Trouble2, 還有Trouble3,Trouble4.如何藉助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讓TA在繪本閱讀裡獲得快樂,另類閱讀是一個棒極了的選擇。
對於內容特別貼近生活的繪本,家長可以嘗試另類閱讀。推薦三種我經常採用的方法:
1)用普通話+地方方言分別朗讀繪本。比如《米菲系列》,色彩比較單一,只讀文字太單調,我就用家鄉話讀給寶寶聽,寶寶笑得前仰後合,一遍又一遍讓我讀。
2)故意讀錯或讀反。我故意讀錯時,和語境差異很大,寶寶先是驚訝,繼而一板一眼地糾正我。看著小小的TA為我挑錯,的確有「小確幸」的「趕腳」。讀反的好處是完全用不著專門教寶寶反義詞啦!一舉兩得!
3)一家三口齊上陣表演繪本,這是孩子繪本閱讀過程中最幸福的時刻。以《我爸爸》和《我媽媽》為例,爸爸和媽媽分別模仿繪本裡的內容扮演「真的真的很棒的爸爸和媽媽」。諸多家長對這兩本繪本的第一反應都是「這爸爸媽媽畫得也太醜了吧」,但是,寶寶們卻特別喜歡這兩本書。邀請你們今晚就試試這種閱讀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第四階段:自主閱讀——遊戲激勵+帶著問題閱讀
適用年齡:4歲以上,此階段的寶寶有了一定的理解力,甚至可以自己創作小故事,而家長也想擁有一點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如何讓寶寶和家長的小心願同時滿足?自主閱讀值得嘗試!
這招需要結合寶寶的興趣,適用於尚未閱讀過的新繪本。
我女兒最近超級喜歡玩「你猜猜……」的遊戲,比如「你猜猜我哪個手裡有東西?」「你猜猜我給你帶了啥禮物?」當我猜錯時,她特別開心。
臨睡前,寶寶又抱來五本新借來的繪本,挑了其中最厚的一本《穿靴子的貓》讓我讀給她聽。
我當時剛好有事,就靈機一動,對她說:「寶寶,你先自己看,同時把你的問題都記下來,然後媽媽再給你讀並回答你的問題,怎樣?」趁她還在思索的空兒,我趕緊補了一句:「我猜你能找到7個問題。」這句果然調動了她的積極性,她立馬一聲不響地開始讀了。
就這樣我們娘倆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我瞥了她一眼,她讀得還挺認真。
過了十來分鐘,她告訴我總共發現了6個問題,首先證明我猜錯了,然後一一介紹起她的問題來,我快速記下她的問題後帶著她開始閱讀。
讀完一遍,看著她還有點意猶未盡,我鼓勵她再看一次,並猜她這次會發現6個問題,同時我繼續忙我的事情……
就這樣,我除了獲取屬於自己的幾個碎片時間外,更令我驚喜的是,寶寶第二次的觀察比前一次更為細緻, 從她兩次問的問題就可見一斑,有一個問題甚至連我都沒注意到。
閱讀從帶著疑問開始,原本應用於四六級閱讀理解的方法對寶寶同樣管用。
第五階段:繪本製作——動腦、動嘴、動手,一起來!
適用年齡:4歲以上。拉拉書,洞洞書,立體書,傾斜書;中文,英文,無文字書;動物,植物,汽車,人體,宇宙;貼紙書,塗色書,手工書……看了這麼多種書,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做繪本?想想都激動!
如下將我從國際兒童之家繪本館學到的做法簡述如下:
1.將一張全開的白紙摺疊成A4紙大小。
2.請寶寶自創故事,我女兒根據幼兒園學到的《豬媽媽的夾心麵包》創作了《雞媽媽的點心》。
3.編好了故事,開始畫繪本。只是一開始就遇到了一個難題,不會畫雞媽媽,幸好有老師在,教會了她畫雞媽媽。雞爸爸,雞姐姐等只需調整下不同部位的比例即可。
在畫繪本的過程中,我發現地上有一個蝴蝶剪紙,撿起來遞給她,她臨時增加故事內容,「一群蝴蝶來雞媽媽家裡做客……」;旁邊的姐姐送來一個窗花,她再次增加故事情節,「過年了,雞媽媽帶著雞寶寶一起貼窗花……」阿姨留下了幾個彩色剪紙的碎片,成了雞媽媽糧倉裡的糧食,真真切切的腦洞大開。
4.利用彩色剪紙、紐扣、樹葉、棉花等等其它材料,使繪本立體化。待繪本製作完成後,籤上小作者的名字,連我都覺得成就感爆棚!
整個過程中,除了幫助她將全開的紙摺疊為適宜大小外,我只是在旁邊輔助,故事創作、畫繪本,塗色、剪裝飾用的彩紙、塗膠水等幾乎都是她獨立完成。一本小小的繪本,她全身心做了一個多小時還不肯放手。儘管內容任性,色彩任性,形式任性,卻樂趣無窮!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下,手機、pad等電子產品大有代替紙質書籍之勢。電子書有電子書的優勢:便捷+海量信息,但除了旅途中,我依然傾心於紙質書。年少時每次開學,拿到新書後總會不由自主地聞一下書香,那份欣喜,滿足和期待至今記憶猶新!如今為人父母,更加珍視與孩子一起閱讀帶來的幸福感,一份帶著書香的幸福!
本文轉載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