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吳哥窟寺廟中常出現的圖形、符號和人物雕刻

2020-12-16 吳哥佑霆之家

聞名於世的吳哥窟遺址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吳哥窟的大小寺廟除了有恢弘的建築,精緻的佛像,更是有無處無在的繁複精美的雕刻,讓人不得不驚嘆、目不暇接。

那麼對於這麼多雕刻中出現的各種符號、形象以及其中講述的故事,如果能提前有所了解,就能夠更好的欣賞美景,融入到吳哥窟的安靜和神秘中,也能夠更加切身的體會到古吳哥王朝的繁華、工匠的巧奪天工、以及古高棉人的生活和信仰。

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吳哥的雕刻、壁畫中經常出現的符號、元素以及形象。

1. 飛天仙女(Apsaras):

她們是由攪動乳海翻騰起的浪花幻化而成的,是天界的舞者在小吳哥的攪動乳海壁畫中,能夠很形象的看到她們從浪花中升起的樣子,展示了她們的起源。讓人忍不住聯想到敦煌壁畫中形態優美的飛天形象,不知道她們之間會不會有什麼聯繫呢?

飛天仙女的形象,除了在攪拌乳海的壁畫中有所體現外,在吳哥窟大大小小的寺廟迴廊雕刻中,也有很多。她們或佇立於窗前,或靜立於牆角,或起舞於迴廊。有的在對鏡梳妝,有的在拈花微笑,還有的在舞動於蓮花之上。她們戴著繁複的頭飾,裸露著飽滿的乳房,纖纖細腰,一束紗籠,環佩叮噹,個個儀態萬千,卻又絕無重樣。

這些雕像,與其說是飛天仙女,更像是借著飛天仙女的形象描繪出古代吳哥王朝女子的形象。甚至在不同時代的不同建築中,能夠看到不同的小仙女有不同的風格。比如,巴肯山的仙女雕像更加莊重有秩序感,而女王宮的仙女雕像則更加靈動活潑,而到了小吳哥時期,仙女們的衣著裝飾則更加的華美繁複。

2. 修羅(Devas)和阿修羅(Asuras):

這一對冤家也是出現在攪拌乳海的故事中。

阿修羅在梵語中的意思是「無端正」,阿在梵語中表示否定的意思。看上去怒目圓睜,抬頭紋很多,兇猛好鬥。

修羅在梵語中的意思是「端正」,他們看起來慈眉善目,被中國人稱為「天神」。

修羅與阿修羅看起來一個慈眉善目,一個兇神惡煞,於是我們習慣把修羅當作善的,阿修羅當作惡的。事實上他們並無絕對的善惡之分。在神話故事中,他們約定共同出力攪拌乳海,出現甘露一同分享。但最後甘露出現,修羅施美人計獨佔甘露,雙方大打出手,阿修羅戰敗,被趕回地域。

所以,所謂善和惡可能不是人們表面上看到的樣子。修羅和阿修羅可能本就是一體,代表了人性的善惡兩面吧。

除了小吳哥中一整幅的攪拌乳海壁畫。在很多寺廟的門口,如吳哥城入口處,都有修羅和阿修羅拔蛇的雕像。

3. 毗溼奴 (Vishnu): 是印度教史詩中地位最高之神,也是諸神之中最具正能量的大神,兢兢業業地維護著宇宙的運轉。他永遠扮演著超人般的英雄角色,無數次地拯救世界於危難之中,還是一個著名的老好人。他的本尊有四隻手臂,分別持有圓輪、法螺貝、仙杖和弓。但是有時候他也以八臂的形象出現。

小吳哥有一尊八臂毗溼奴的雕像,豆蔻寺裡有八臂毗溼奴的浮雕。

毗溼奴的妻子名叫拉克希米(lakshimi),她是天神和阿修羅攪拌乳海時出現的。

女王宮的雕刻中有大象用鼻子捲成蓮蓬頭噴水為拉克希米沐浴。

另外高步斯濱的河流有毗溼奴的妻子為他按摩腿部的雕刻。

4. 伽魯達(Garuda)——毗溼奴的坐騎

伽魯達是毗溼奴的坐騎。它的形象是半人半鳥。它終身與那伽為敵,在吳哥窟能看到許多大鵬鳥和那伽纏鬥的雕像。

在印度教傳說中,伽魯達的母親淪為眾蛇之奴,為救母親,它打敗天界眾神,盜得了不死甘露,最後遇到毗溼奴,毗溼奴感念它的誠實,許諾它不用甘露也能長生不死,而為報答毗溼奴,伽魯達從此稱為毗溼奴的坐騎。

聖劍寺中的伽魯達形象是最生動最有氣勢的。

不知道伽魯達的形象和《西遊記》中的金翅大鵬鳥有沒有什麼聯繫呢?

5. 那伽(Naga)——蛇神,也叫多頭蛇

那伽是吳哥窟寺廟中另一個到處可見的元素符號。那伽是多頭蛇神,有三頭、五頭、七頭、九頭之分。傳說五頭蛇是水神,七頭蛇是保護神,九頭蛇則是至高無上的皇族象徵。高棉人奉蛇神那伽為神靈。它控制雨水,與國家的繁榮息息相關,在吳哥窟,隨處都有七頭那伽的守護,代表彩虹,是連接天堂和人間的橋梁。

小吳哥入口護欄處的那伽和崩密列入口處的那伽保存的最為完好。

崩密列門口有一隻稍有殘缺的那伽造型很萌,大家可以找找看哦。

6. 溼婆(Shiva):是毀滅與再生之神。敢愛敢恨,既善良又可怕,既是毀滅者又能帶來重生,既是憤怒的復仇者也是最慈悲的庇護者。他還是個大情聖,他和妻子薩帝的愛情故事遠比泰坦尼克要精彩得多。他是在廣大平民中最受歡迎的明星。

吳哥窟的大部分寺廟最初都是供奉溼婆神,後期也有改建成佛寺的。

女王宮有尊雪山女神坐在溼婆腿上的浮雕非常美,也是很少出現的溼婆人形的樣子。

7. 公牛南迪(Nandi):

是溼婆的坐騎。南迪的雕像在寺廟內隨處可見,但是許多已經被損毀或偷盜。

神牛寺前有南迪的石雕。

在寺廟中看到公牛的石雕,再看到現在柬埔寨田間地頭悠閒吃草的白牛,會發現它們的相似之處,足見古代柬埔寨人民在雕刻的神話中融入了本地的特色。

8. 林伽(Linga):

是代表男性生殖器的符號,是溼婆的象徵。只要是供奉溼婆的寺廟,都會有林伽。而和林伽同時出現的,也就是那個方形磨盤狀的尤尼,它代表女性生殖器。尤尼與林伽一起產生聖水,灌溉生命。

高步斯賓有一條河流,河床中刻了上千林伽,

聖劍寺有著罕見的三連林伽。

9. 蓮花:

吳哥窟寺廟中的蓮花代表純潔,通常以塔或入口臺階的形式出現,還可以作為裝飾。

除了雕刻以外,現在的柬埔寨仍然視蓮花為純潔的象徵。而小吳哥和女王宮水池中的蓮花更是與寺廟建築融為一體,鮮花和石頭建築相映,莊嚴與純潔,為這些寺廟更增添了神秘與聖潔的感覺。

10. 猴王哈奴曼:

神猴哈努曼是印度教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幾乎無人不愛。古高棉人卻對猴王家族的故事更有興趣,關於他們的雕像在重要的寺廟裡都會出現,非常生動。

猴王家族的故事出現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一段,但是古高棉人卻多次描繪了這場戰爭:猴王須羯哩婆被其兄長波林奪取了王位和妻子,同病相憐的羅摩在他們爭鬥之時,躲在樹後用暗箭射死波林,幫猴王奪回王位。最後猴王派哈努曼協助羅摩尋找妻子悉多。

在女王宮,在小吳哥的壁畫長廊上,還有巴戎寺的壁畫裡,猴王家族的戰爭無處不在。

大家會聯想到家喻戶曉的孫悟空嗎?

11. 獅子辛瑪(Singha):

辛瑪是印度神話中的獅子神。作為守護獸,吳哥古蹟中的寺廟大門大多都有辛瑪的雕像。

和公牛南迪的風格類似,吳哥窟寺廟中的獅神鬥士瘦削秀氣型的,很是俊秀好看,卻也不失氣勢。和我們經常看到的雄壯型的獅子風格很不一樣。

吳哥窟裡的獅子們都沒有尾巴,只在尾巴的位置留有一個圓洞。據說有可能原有的尾巴是木質的,易經腐朽。也有可能是原有的石質結構缺少支撐點而斷裂。

相關焦點

  • 走過吳哥窟的那些寺廟(柬埔寨吳哥窟遊記09)
    在柬埔寨吳哥窟的行程就是每天遊走在各種寺廟和廢墟之中。巴孔寺是柬埔寨吳哥古蹟中位於暹粒市西南15公裡的一座供奉溼婆神的印度教寺廟。根據1935年發現的寺碑記載,此寺廟乃是881年吳哥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建立的國寺(當時的都國都在羅盧奧斯Rolous)。巴孔寺原為廢墟,法國遠東學院古蹟維修專家莫裡斯·格萊斯從1936年開始修復,經過七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復原貌。
  • 吳哥窟,是高棉王國的首都,成為柬埔寨主要的旅遊景點
    吳哥窟,是高棉王國的首都,成為柬埔寨主要的旅遊景點又到了小編每日分享的時刻,今日分享給大家的是全球即將消逝的兩處景點——吳哥窟和卡傑拉霍寺廟群。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吳哥窟,每年約有100多萬遊客遊覽吳哥窟古城,給這裡的砂巖寺廟、臺階和人行道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四處林立的賓館和度假村為遊客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同時也耗費了大量的地下水,致使吳哥窟的一些寺廟隨著含水層中的水源被耗盡,開始向地下沉降。1861年,吳哥窟還僅僅是一個隱藏在柬埔寨叢林中的神秘的龐然大物,是一片隱匿在樹根和藤蔓之下的紅土與砂巖的混雜地帶。
  • 柬埔寨吳哥窟,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
    吳哥窟位於暹粒以北6公裡處,是古高棉王朝遺址,通常人們所說的「吳哥窟」是對吳哥古蹟群的統稱。而實際上吳哥窟只是整個建築群中保存最為完好、細節最為精美的寺廟,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吳哥寺或者小吳哥(Angkor Wat)。
  • 暹粒 吳哥窟,柬埔寨的明珠
    暹粒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它方便,包含很多住宿和食物的選擇。它也是您選擇進入吳哥的任何交通方式的主要場所。近年來,暹粒的變化比整個柬埔寨的任何其他城鎮都要多。如今,暹粒有一個幾乎泰國城市的感覺。前往旅遊觀光市場,您將看到來自泰國的紀念品,魚按摩水療中心和泰國美食。進入真正的暹粒,您將在城市的郊區看到傳統的柬埔寨鄉村文化。
  • 吳哥古城和吳哥窟以及寺廟的建築風格
    歷史上曾有的宮殿已經坍塌,但是中心寺廟巴戎寺上的54個佛塔卻依然完好,每座塔的四面都雕琢著巨大的微笑著的臉龐,那是聞名於世的。吳哥微笑。。·據說,那個迷人笑臉是神的臉龐,而更多的高棉人卻願意相信那是建造了吳哥城的國王蘇利亞華爾曼二世的微笑。相傳,佛像的眼睛雖然閉著,但他既能看到從王都到邊境每個人的活動,·又能看到天堂和地獄中的一切情況。
  • 吳哥窟出現在柬埔寨王國的國旗上,但它的用途一直是一個謎
    柬埔寨吳哥窟是一個聲名赫赫的旅遊景點,柬埔寨王國的國旗位於圖形也就是這個吳哥窟。對於旅遊者來說,到柬埔寨最大的目標也是象徵柬埔寨、高棉文明的吳哥窟。吳哥窟的時間表本身也很奇特,它是在公元14世紀建成的,但是一直到公元17世紀才被法國人在原始森林中發現。柬埔寨的吳哥窟另外一個神奇之處在於:它的用途一直是個謎,是皇宮?是陵墓?是寺廟?——似乎都是,又都不是。
  • 柬埔寨暹粒之旅:規模宏大的寺廟吳哥窟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以前從未聽說過暹粒,對於吳哥窟也所知甚少。吳哥窟是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很多遊客來到暹粒的目的就是為了一睹吳哥窟的風採。暹粒有100萬人口,是柬埔寨最大的城市之一。來這裡的遊客大都將它作為一個據點,方便去附近的各個景點參觀。但是對我而言,暹粒有其獨特的魅力。
  • 比吳哥窟還要神秘!潛藏在柬埔寨密林中的古老秘境!
    大家對柬埔寨了解的多嗎?是不是只知道它最有名氣的建築吳哥窟呢?是的,吳哥窟的確是柬埔寨最具象徵性的廟宇,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築,的確是來到柬埔寨不可錯過的一個景點。不過除了吳哥窟之外,還有一個隱藏的景點不被很多人所知。
  • 柬埔寨的吳哥窟,一座寺廟其規模,就等於吳哥城一樣大
    柬埔寨的吳哥窟,一座寺廟其規模,就等於吳哥城一樣大為有充足的時間玩,也避免旅行團的人群,早上7時便與車夫出發往吳哥古蹟。沿途樹木高大茂密,空氣清新。近吳哥城入口便是售票處。20美元一天的票其實也不算貴,因為裡面可看的東西很多,面積很大。
  • 柬埔寨歷史博物館—吳哥窟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暹粒市吳哥通王城南郊,是吳哥古蹟重要組成部分,蘇利耶跋摩二世時為供奉毗溼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吳哥窟是吳哥古蹟最精華的部分,也是柬政府早期建築風格的代表。吳哥窟是東南亞主要的考古學遺址之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公裡,包括林地,吳哥窟遺址公園這個公園是各個首都的輝煌遺蹟。約建於1150年的吳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廟建築群中最大和最著名的廟宇。600多年來整個地區湮沒在從林中。
  • 柬埔寨之吳哥窟
    2月份是柬埔寨的旱季,不算很熱,算是一年當中很適合在柬埔寨旅遊的季節。柬埔寨在泰國以南,一年中除了夏季還是夏季,導遊說一年四季的感受一般是熱,然後是很熱,然後是非常熱,最後一季是真他媽的熱。到達柬埔寨是臨近中午,我暈暈乎乎的居然把手提包給落到飛機上了,下飛機辦理落地籤的時候才發現,還好護照不在手提包內,不影響過海關。
  • 巨石堆疊的帝國餘輝——柬埔寨吳哥窟
    這個曾經屹立在中南半島的印度教政權在常年的戰爭中逐漸衰落,最終使得在元代中國人周達觀《真臘風土記》下的東南亞第一城泯滅於歷史長河之中。作為一篇嚴謹的攻略,首先還是提供一些tips:1.籤證:柬埔寨可以落地籤,在暹粒機場出境出就可以辦理,不過柬埔寨海關效率跟受賄這兩點真的是無力吐槽。
  • 柬埔寨的驚喜不止吳哥窟
    ,走過吳哥窟,造訪皮雕孤兒院,乘船遊覽洞里薩湖,感受別樣的東南亞風情——  本報特派記者 李雅琴  沒到柬埔寨之前,我以為,這只是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只因吳哥窟的重現天日,才為她帶來了一點亮色。然而到了那裡,我卻發現,柬埔寨給我帶來的震撼和驚喜遠遠不止吳哥窟。8月21日,記者跟著泉州晚報社小記者攝影夏令營一起踏上了為期5天的「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柬埔寨行」。吳哥窟寺廟之宏偉壯觀、石雕藝術之極致精美、「高棉微笑」之意味深長、天然椰汁之甘甜清冽……都讓記者沉醉。
  • 柬埔寨,我來過(一) 震撼吳哥窟
    因為有了這群俏麗的仙女環繞,整個吳哥窟瞬間鮮活了起來。    柬埔寨是信仰蛇神的國家,傳說五頭蛇是水神,七頭蛇是保護神,九頭蛇是至高無上的皇族象徵。在神秘的吳哥窟遺址,跨越護城河,就是兩條上百公尺的七頭蛇圖騰所引領的石道,而金碧輝煌的王宮中,七頭蛇神的圖騰也隨處可見。
  • 5天自駕探秘柬埔寨&吳哥窟
    這裡有輝煌華美的吳哥窟廟宇、古代高棉王國熙熙攘攘的首都金邊、數百公裡未被汙染的海灘、偉大的湄公河、令人激動的文化和友好的人民。它不屬於常規的吳哥景區範圍內,所以一般的旅遊團行程中很少會包括這個景點,因為確實有些太荒僻了。崩密列在廢棄的庭院和塔之間,樹木草叢茂密地生長著。崩密列內部的一些雕刻都反映出佛教特色的主題。寺廟的歷史無人知曉,由於損壞留給後人的信息也十分缺乏,只能從建築特色和風格猜測是12世紀時的建築物。寺內的雜草叢生,寺廟坍塌,都體現出了一片荒涼的氣息,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這裡成為了電影導演們的最愛。
  • 柬埔寨最神秘的寺廟,因這裡的佛像面帶微笑,成為吳哥窟旅遊標誌
    提起柬埔寨吳哥窟,人們腦海中首先會想到「高棉的微笑」佛像。而巴戎寺,就是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所在地,這個寺廟是吳哥窟最具代表性的精華景點之一。巴戎寺位於吳哥通王城的中心,東西走向長160公尺、南北走向長140公尺,寺廟共分三層,底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巴戎寺共有54座寶塔,由中心的49座四面佛塔和5座四面佛塔式的城門組成,分別象徵著鼎盛吳哥王朝統轄54個省份。
  • 柬埔寨吳哥窟遊玩完整攻略,三種玩法
    相信大家對柬埔寨的吳哥窟並不陌生,無論是《花樣年華》中周慕雲寄託秘密的樹洞,還是《古墓麗影》中女主穿越時空來到神秘東方,這裡的每一塊磚頭似乎都在訴說著歷史。吳哥窟在這裡靜靜的等了你幾千年,穿越千年,只為你的到來,你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 吳哥窟發現恐龍雕刻,難道古代的柬埔寨人見過恐龍?
    吳哥窟發現恐龍雕刻,難道古代的柬埔寨人見過恐龍?「恐龍」雕刻來自著名的吳哥窟。也就是說,如果雕像真的是恐龍,那麼古代人類曾經見過恐龍咯!吳哥窟位於今天的柬埔寨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建築,也是最早的高棉式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原為吳哥城,始建於公元802年,經過了400多年的建造,最終在1200年建成,這裡是高棉王朝的首都。1431年,暹羅軍隊攻陷吳哥城,城市被廢棄,直到1860年代才被西方探險家再次發現。
  • 走進柬埔寨,走進吳哥窟
    我想感受一下柬埔寨。聽著柬埔寨樂隊登革熱的CD「最深湖」,我匆匆穿過城市的外圈,奔向我要住的旅店。透過我的顏色,香味,熱和超凡脫俗的曲調,令人陶醉。我回到了東南亞。當突克-突克到達招待所時,司機試圖在我停留期間帶我去的許多精彩的旅行中向我推銷。不,謝謝,朋友。我就消失在旅店裡了。它很大,很忙,有一位笑容滿面的柬埔寨工作人員。我立刻報名參加了第二天的吳哥窟之旅。
  • 雕刻出來的王城 吳哥窟上看最美日落
    在柬埔寨語言中,「窟」是寺廟的意思。吳哥窟,即是吳哥城的寺廟。它不僅是吳哥王朝輝煌史記的最佳見證,更是柬埔寨人心繫的聖地。吳哥窟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廟,結構均衡對稱,氣勢龐大恢弘,堪稱吳哥的「萬廟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