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主要從事於臨床護理工作,每天與患者及家庭相處,往往會遇到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輸液是護士最基本工作,在輸液過程當中,護士會不定期巡查,結束後拔針是必要的,若是不及時拔針,真的會進空氣嗎?
許多有經驗護士給出的答案是,不會進空氣,具體原因會是什麼?
一般情況下,靜脈輸液是利用物理原理來進行的,從理論來說,人的靜脈內是存在一定壓力的,正因為如此有了壓力,靜脈才會更加充盈。一般情況下只有位置明顯高於心臟水平的部位,靜脈才會出現負壓現象,若是出現負壓的話,血管就塌陷了,才會進入空氣。
通常我們輸液的位置一般都在手臂上,多數情況下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這兩種體位情況下,靜脈始終是保持充盈狀態,輸液時處於這種狀態,就不可能進空氣的。最多就是輸液完畢,沒有及時拔針,可能會有回血現象。
若是沒有及時換瓶或拔針,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1、回血已凝固處理策略:
若是液體輸完了,及時拔出針頭就可以了。若是還沒有輸完,則需拔出針頭,換一個再重新進行輸液。
2、回血未凝固處理策略:
液面已降到輸液管的滴管下面,尚未凝固,需繼續輸者,及時排出空氣就可以了。
輸液是臨床護理中最常見的工作,看似簡單其學問並不少。當護士的要掌握基礎技能,學會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這樣日後工作才好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