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結束護士不及時拔針,真的會進空氣嗎?

2020-12-25 醫考助手

護士主要從事於臨床護理工作,每天與患者及家庭相處,往往會遇到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輸液是護士最基本工作,在輸液過程當中,護士會不定期巡查,結束後拔針是必要的,若是不及時拔針,真的會進空氣嗎?

許多有經驗護士給出的答案是,不會進空氣,具體原因會是什麼?

一般情況下,靜脈輸液是利用物理原理來進行的,從理論來說,人的靜脈內是存在一定壓力的,正因為如此有了壓力,靜脈才會更加充盈。一般情況下只有位置明顯高於心臟水平的部位,靜脈才會出現負壓現象,若是出現負壓的話,血管就塌陷了,才會進入空氣。

通常我們輸液的位置一般都在手臂上,多數情況下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這兩種體位情況下,靜脈始終是保持充盈狀態,輸液時處於這種狀態,就不可能進空氣的。最多就是輸液完畢,沒有及時拔針,可能會有回血現象。

若是沒有及時換瓶或拔針,我們應該怎麼處理?

1、回血已凝固處理策略:

若是液體輸完了,及時拔出針頭就可以了。若是還沒有輸完,則需拔出針頭,換一個再重新進行輸液。

2、回血未凝固處理策略:

液面已降到輸液管的滴管下面,尚未凝固,需繼續輸者,及時排出空氣就可以了。

輸液是臨床護理中最常見的工作,看似簡單其學問並不少。當護士的要掌握基礎技能,學會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這樣日後工作才好開展。

相關焦點

  • 輸液時沒有及時拔針怎麼辦?會進空氣嗎?讓醫生告訴你正確答案
    有不少人在輸液時,都會關注自己的輸液瓶裡還有多少藥水,等到快沒有的時候就會立馬喊護士來拔針,就是害怕沒有及時拔針會讓空氣進入體內。人對無法看見的、未知的事情總會有一絲恐懼,當輸液瓶的藥水都被用完後,就會猜想空氣會不會進入血管,血液會不會被空氣稀釋,血管會不會被撐起。
  • 輸液時,瓶子裡水滴完,空氣會進入身體嗎?空氣進入血管會怎樣?
    對於免疫力低的孩子來說,一旦生病,也會輸液,即使孩子痛哭流涕,百般不願意,父母還是把孩子抱在懷裡,進行輸液。生病時,一次輸三瓶水,是很常見的情況。似乎在很多人心中,輸液帶來的效果最直接。當然,在輸液時,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瓶水滴完了,很多人會擔心空氣進入身體,甚至會擔心空氣隨著輸液管進入血管,會不會這樣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掛水時空氣進入血管會怎麼樣?老中醫這樣說,在不知道就晚了
    掛水、輸液這件事情,作為一個成年人多多少少經歷過,雖然現在醫院逐漸取消輸液制度,不過對於重大疾病而言輸液還是必須存在的。如果留意觀察護士的操作,我們會發現忽視在輸液之前,她們會將針管中的空氣排出,為什麼這樣做呢?以及如果空氣進入血管該怎麼辦呢?
  • 輸液好得快、通血管?關於輸液的10個真相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輸液時常見的問題~輸液最常遇到的6個問題1、輸液時有『氣泡』進入,有危險嗎?大氣壓一般情況下是小於『血壓』的,所以空氣其實很難真正進入人體。現在都是密閉式輸液,非常安全。即便有氣泡借著液體壓力進入靜脈血管也無需驚慌。
  • 輸液管時若有氣泡進入體內,後果到底有多嚴重?或許很多人搞錯了
    當病情嚴重的時候,會通過輸液來緩解自己的身體,使健康達到正常的水平。輸液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知道,在輸液的過程中,輸液管裡面的氣泡總是令人擔心,有的人就會說,如果這些氣泡進入人體後,會對我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事實真的如此嗎?輸液管時若有氣泡進入體內,後果到底有多嚴重?
  • 輸液管裡的氣泡進入體內會有什麼後果?或許很多人搞錯了
    有很多人都會知道在輸液的過程當中輸液管裡面的氣泡都會令人擔心,有的人就會說將這些氣泡進入我們人體的時候就會要人命,真的是這樣嗎?輸液時被輸進空氣有什麼後果?如果不是在輸液期間吧,輸液管裡面的空氣進入了人體當中,就會有一部分空氣是為容器進行吸收,剩下的一部分就會隨著藥物進入我們的心臟,最後可能就回家喝到我們的肺動脈,這樣一來收進來的空氣雖然說很少會被分散到毛細血管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進入我們的肺泡,而隨著我們的呼吸排出體外對於身體而言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 為什麼輸液時,護士會用手彈一彈小氣泡?小氣泡進入人體會怎樣?
    很多人從小到大,輸液的次數不在少數。輸液時,往往會看到輸液管裡存在一些小氣泡,在換水時,護士都會將小氣泡彈走。總有那麼一次輸液時內心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啥要把小氣泡給彈走呢?是護士太頑皮了嗎?輸液管中的小氣泡,其實是輸液管中存在微量空氣的原因,彈走小氣泡也就是為了避免空氣進入到身體而已。有些護士不是簡單地彈一彈,還可能輕晃幾下,都是很正常的。有些朋友會問到,每天呼吸著空氣,進入一點點空氣到身體裡有什麼可怕的呢?人每天呼吸的空氣,進入了正常的氣體內循環,會隨著各種途徑代謝出去,並不會在身體內累積過多。
  • 「心太軟」小夥輸液5針沒紮上要求換人,護士一哭小夥又讓扎了3針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一名小夥子因為感冒發燒到醫院吊鹽水輸液,可是沒想到遇到了一名剛入職的年輕女護士,護士小姐姐的一通操作下來,小夥子可就遭罪了!據這名發視頻的小夥子說,自己前段時間因為受涼,有些感冒,渾身不舒服,一天沒吃東西,就去家門口的社區醫院開了點液體輸液。為小夥子輸液的是一名非常年輕的護士小姐姐。
  • 患者輸液過程中突然寒戰、高熱,發生輸液反應怎麼辦?
    值班醫生一聽患者說難受,當即趕到患者跟前,調慢滴速,詢問情況、聽診心肺,護士忙著測量體溫、血壓。患者血壓正常,體溫37°C,經過臨床判斷,醫護人員判斷患者是出現了輸液反應,遂對症處理,給予異丙嗪針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靜脈注射,停止輸液,保暖、心理疏導等,後來,患者又開始發熱,體溫升到39°C!醫護人員不敢怠慢,嚴密監護,對症施治。
  • ...肺動脈|氣體|栓塞|靜脈|空氣|血液|輸液|氣泡|心室|-健康界
    ,患者一看到氣泡進去就非常緊張,氣體進去了會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通常我們輸液的位置都在手臂上,擺的體位都採取坐位或者平臥位,這種體位,靜脈始終是保持充盈狀態,只要輸液的靜脈是充盈狀態,就不可能進氣體的。頂多就是液體輸完了,由於外面沒有了壓力,靜脈的壓力佔了優勢,輸液管裡會回血,是不太可能進氣體的。 減壓病也是氣體栓塞的一種。
  • 重慶護士換裝 小夥禁不住制服誘惑每天輸液(圖)
    護士變裝 醫院空姐出沒 「彭小姐,能跟你合個影嗎?」昨日一大早,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腫瘤中心病房,護士長彭娜檢查完18號床患者的輸液瓶後,被邀請合影。 這不是她昨天第一次受到這樣的邀請。在彭娜檢查過的前幾個病房,都有病人請她和隨行護士合影。 為何護士們如此受歡迎呢?
  • 這個搶救時的最佳助力法寶,很多護士居然不太會用
    小路跑到護士站抽了支速尿去推注,用完後醫生又說要用甲強龍,小路又準備到護士站去,這時科室裡一位年資高的護士推著搶救車過來了,按醫囑用了藥。隨後病人病情加重,使用了強心劑、升壓藥等。約搶救半小時後病人轉危為安。那位年資高的護士將搶救車推回了治療室,及時補充了藥物和使用的物品。小路說道:「老師,感覺你有條不紊的,我怎麼一遇到搶救就慌,感覺很忙亂。」
  • 護士打錯藥,護士就該死?醫院和醫生不也應該好好反省?
    這真的是小概率事件嘛?這件事的發酵,讓很多的旁觀者都表示,自己和家人都遭受過這種醫療失誤,甚至是丟掉了生命。今年7月16日,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楊先生的父親因肝硬化住進澄城縣醫院,醫生開具了藥品,16日、17日輸液一切正常。
  • 廣東抽檢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樣品126批次 不合格2批次
    1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廣州0.55x20IRWLB)批20170922GB 18671-2009《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 2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批20180401AGB 18671-2009《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
  • 煙臺市奇山醫院舉辦靜脈留置針輸液競賽
    呼吸內科李李榮獲一等獎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王永梅 賽一銘 朱潔宏 煙臺報導   為規範靜脈治療行為、降低靜脈治療併發症,給患者提供高品質的靜脈治療護理,7月10日,煙臺市奇山醫院護理部在示教室成功舉行靜脈留置針輸液競賽
  • 奇山醫院在全市靜脈留置針輸液技能競賽中喜獲佳績
    水母網9月27日訊(通訊員 王永梅)9月23日,在煙臺市衛生健康系統護理人員靜脈留置針輸液技能競賽中,奇山醫院選手經過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考核喜獲煙臺市衛生健康系統團體三等獎,李李榮獲青年組競賽一等獎,王小燕、鄒黎黎獲得中年組競賽二等獎,王瀟獲得青年組競賽三等獎。
  • 開水瓶的水垢很厚怎麼去除 開水瓶的瓶塞拔不出怎麼辦?
    約20秒種,取下瓶塞,倒出蛋殼,   原標題:開水瓶的水垢很厚怎麼去除 開水瓶的瓶塞拔不出怎麼辦?     開水瓶的瓶塞拔不出怎麼辦     每當你碰到暖瓶塞拔不出來時,你是否發現有這樣幾個特徵:一是這瓶水沒裝滿。二是這瓶水已經放久了。三是瓶口與軟木塞密封不漏氣。
  • 基層打針輸液又出事,患者心臟驟停、呼吸困難......
    過敏性休克是臨床上常見的急危重症之一,而輸液、打針等又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基層醫療機構搶救能力有限,遇到突發過敏反應往往束手無策。
  • 「霧化」比輸液強,就真的無害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霧化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治療手段了,相比於打針輸液,在很多家長看來是「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其實啊,是藥三分毒,這種看似簡單便利的方式,對身體也是有一定的損害,有時候甚至不比輸液造成的損害小。為此我還特意諮詢了幾位權威的專家,專家說霧化是讓懸浮狀的藥物微粒,通過孩子的呼吸,吸入肺部和呼吸道中,進而達到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