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

2020-12-15 納蘭唐兒

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

《論語·雍也》篇裡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知(zhì)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è),仁者壽。」所以,多數人喜歡山水田園詩。

常見的名句有:「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唐代溫庭筠的《利州南渡》);「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代林逋的《山園小梅二首》);「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宋代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宋代汪藻《春日》);「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遊《遊山西村》)。

這些名句雖然也很美,但是,總覺得缺少了禪味。不如王維的《竹裡館》,被選入中學教材裡,全詩如下:

獨坐幽篁(huáng)裡,彈琴復長嘯(xiào)。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作者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所作。他早年信奉佛教,思想開明超脫,後因仕途坎坷,四十歲之後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在一個皓月高照,空明如水的夜晚,詩人獨自坐在清幽、萬籟俱寂的竹林房子裡彈琴高歌,完全陶醉在優美的樂曲裡,世間萬物仿佛不復存在,時間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感。這是潔靜的世界,這是禪的世界。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竹裡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四周有竹林,故名。

幽篁:幽深的竹林。

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於打口哨。這裡指吟詠、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來抒發感情。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

這二句的大意是:獨自一人閒坐在幽靜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悠哉,美哉!

起句「獨」字點明了詩人活動的環境非常地幽靜,並貫穿全詩。

「幽篁」出自《楚辭·九歌·山鬼》的詩句「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同時,也讓我想起王維的朋友裴迪寫的同題詩:「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給人遺世而獨立之感。

詩人到深山老林去是為了修心養性,並非他音樂不行擔心噪音打擾他人,他可是著名的音樂家,考取進士當上了太樂丞。他只是想與大自然的花草鳥蟲對話,與宇宙對話,只有置身於這種幽靜的環境,遠離人群,才容易頓悟,開啟智慧。詩人在深林裡大聲長嘯,是為了抒發感情。蘇軾在《和林子中待制》有寫:「早晚淵明賦歸去,浩歌長嘯老斜川。」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深林:指「幽篁」。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無人相伴,唯有明月可解人意。

這二句的大意是,深深的山林裡無人知曉,只有一輪明月靜靜地伴隨我。

月意象在中國文化裡有豐富的內涵,代表想念、憂愁、遺憾等意思。

因無人能讀懂詩人,所以才發出「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感嘆!說明詩人渴望知音。

《紅樓夢》裡的雪雁說「黃金萬兩易得,知音一個難求」。高山流水遇知音,也只有俞伯牙才有幸遇上鍾子期;也只有劉備才有幸遇上關雲長,才有了單騎走千裡的美談。

「幽篁」、「深林」、「明月」是靜景,「彈琴」、「長嘯」是動景,以動寫靜更顯寂靜。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看似妙手天成,其實是詩人匠心的運用。這五個意象看似平淡無奇,並無新穎巧思可言,但湊在一起卻妙諦自成,境界悠遠、韻味無窮,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

詩中既無描繪詩人彈奏舒嘯之狀,也無對琴音與嘯聲做任何鋪敘,它不以字句取勝,而以整體結構組成和諧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

後人對這首詩評價很高,施補華說給人以「清幽絕俗「之感(《峴傭說詩》)。的確是,幽林寂寂,皓月高掛,夜景是如此空明澄澈,詩人獨坐其間,悠然自得地彈琴長嘯,萬物皆空,天地已融為一體。

由此可見,詩的意境在於詩人與物會、情景交融。如司空圖《詩品·自然篇》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則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

詩人何許人也?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731年,王維狀元及第。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他是山水詩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精通音律、書法、篆得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維的詩語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節奏富於變化,音韻響亮、和諧,具有音樂美。

他擴寬了山水詩的領域,增添了藝術風採,使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突出貢獻。

大唐若沒有李白,是多麼地寂寞;若沒有王維,是多麼地無趣。如果說,李白是大唐熱烈如火的太陽,那麼王維則是懸掛在高空的一輪皓月,一千多年了,永遠是那麼地皎潔、明亮。

字數:1847個。2020/1/25星期六完稿

參考資料:

1、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54

2、陳邦炎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79-181

3、百度百科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刪掉,衷心感謝!

作者簡介:納蘭唐兒、醉臥唐詩宋詞國學千年等筆名。多家校園雜誌寫手,作品被多家文摘轉載。喜歡佛學、藝術,痴迷易經、文學,是靠古典詩詞與戲曲滋養的女子。若你喜歡我暖暖的、直扺心靈的文字,歡迎收藏、留言、轉發(只限於本平臺)。若轉發別的平臺,請徵求本人同意,並署原作者名字以及註明出處,否則以侵權起訴。請關注我,會常常更新古詩詞,與你們穿越回到唐風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韻詩腳與宋闋音律,然後狂醉三千場。

相關焦點

  • 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
    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論語·雍也》篇裡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知(zhì)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è),仁者壽。」所以,多數人喜歡山水田園詩。
  • 常建一首詩,無一句用典卻句句經典,且充滿禪味,美醉驚豔了千年
    常建一首詩,無一句用典卻句句經典,且充滿禪味,美醉驚豔了千年《論語·雍也》篇裡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知(zhì)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è),仁者壽。」所以,多數人喜歡山水田園詩。
  • 王維這首詩以美人喻花,並且意境高遠,讀來更是耐人玩味!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王維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紅牡丹》,這首詩雖然也只是描寫了紅牡丹這種很普通的植物,但是詩人高超的表現手法,以及深入細膩的描寫,也使得此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他眾多詩作中,非常獨特,也非常的優美的一首詩。
  •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王安石一首詩,意境深邃悠遠,韻味無窮,後二句成佳句美醉了千年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王安石一首詩,意境深邃悠遠,韻味無窮,後二句成佳句美醉了千年在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歌賦中他的散文短小精悍,詩歌富有哲理,如經典的「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一個「高」字,境界全出。
  • 鳥語蟬鳴,幽篁明月,王維詩歌意境營造的特色
    詩歌之美在其意境創造,設色取景,以心入境,緣情體物,融情於景,空靈蘊藉則自然流出。作為詩歌審美和藝術創造的意境,前人以物鏡、情境、意境之分言其營造的層次性。可見意境並不單純是藝術技巧的問題,而是與詩人的身心體驗、情感世界融為一體的。王維詩歌意境中所呈現出來的空靈、衝淡、清幽正是他的心路歷程和精神世界的切實寫照。空靈空靈是意境美的總體要求,宗白華先生認為空靈是指意境包含的那個「靈的空間」。這個空間是詩人所獨闢的富有靈氣的審美心理場。
  • 常建一首詩,無一句用典卻句句經典,且充滿禪味,美醉驚豔了千年
    常建一首詩,無一句用典卻句句經典,且充滿禪味,美醉驚豔了千年《論語·雍也》篇裡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知(zhì)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è),仁者壽。」所以,多數人喜歡山水田園詩。
  • 王維最清幽的一首詩,第一句話,顯示出了這首詩用字的高明之處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其山水田園詩恬淡、高遠,講究恬淡閒適的意境。 蘇軾評價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太樂丞,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非常擅長。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表現在多方面,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我們來欣賞一下王維的《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 王維晚年最具有禪理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營造出一種空靈的意境
    他的詩也是清新脫俗,而且有的還充滿了禪理,這也正是與他本人篤信佛教有很大的關係。禪理說白了也正是一種人生哲理,對於很多的文人來說,特別是在唐朝他們都篤信佛教,以此來尋找心靈上的寄託,那麼王維也正是常常會將這一種禪理融入進自己的作品中,從而也令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深刻的人生的哲理。
  • 王維很有意境的一首詩,真正做到了心如止水,一般人是難以達到!
    後世的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詩那是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並且畫中還有詩,儘管王維的詩看上去很普通,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同樣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韻味,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那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例如這首《竹裡館》,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寫得也是很有意境,真正是做到了心如止水,這樣的一種境界一般人還真是難以達到。
  • 王維最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猶如大白話,讀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王維大概是唐朝最具有才情的一位詩人,他一生比起別的詩人來顯然是要更加幸運一些,而他的作品為此也極少描寫悲傷,更多的還是讚美生活,表達了內心的一種遠大志向,所以說他的作品,還是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
  • 王維的兩首田園樂,詩畫結合,意境清幽,讀完更忘記心中憂愁
    王維是盛唐時期著名詩人,他的作品構圖和諧、對仗工整,加上音律之美,使詩句念來鏗鏘上口。詩人多才多藝,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因為他喜歡接近佛禪,從而也讓其詩歌具有禪意。動靜結合的描寫引人入勝,虛實相生的意境也讓人讀之心醉。
  •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21世紀的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天行色匆匆,來不及欣賞晨曦的第一縷朝霞甚至夕陽也無緣,幾乎是踏月而歸。春天來了,花絮滿天飛,香氣襲人,可是有些忙到嗅覺都失靈了。
  • 鳥語蟬鳴,幽篁明月,王維詩歌意境營造的特色
    詩歌之美在其意境創造,設色取景,以心入境,緣情體物,融情於景,空靈蘊藉則自然流出。作為詩歌審美和藝術創造的意境,前人以物鏡、情境、意境之分言其營造的層次性。可見意境並不單純是藝術技巧的問題,而是與詩人的身心體驗、情感世界融為一體的。王維詩歌意境中所呈現出來的空靈、衝淡、清幽正是他的心路歷程和精神世界的切實寫照。空靈空靈是意境美的總體要求,宗白華先生認為空靈是指意境包含的那個「靈的空間」。這個空間是詩人所獨闢的富有靈氣的審美心理場。
  • 王維被譽為詩佛,連一首簡單的思鄉詩都這麼富有禪理
    作為一代詩佛,王維的名氣不在李杜之下。在很多評論家的視野當中,王維的詩作有獨特風格,可以與李杜分庭抗禮。詩人王維王維的詩作,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詩中有畫」的詩句。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都是一幅幅流動的畫卷,給人美的享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而他的帶有禪意的作品,更有內蘊的哲理性韻味。比如那句著名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表現了詩人的哲理性思考,也有濃濃的禪意。當然,這不是王維詩作的全部。王維的詩作如此精彩,如此富有禪機意味,以至於連一首簡單的思鄉詩都這麼富有禪理。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小學教材上有王維的一首詩,名叫《畫》,是一首很美的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都會背但卻不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 王維這首詩以美人喻花,並且意境高遠,讀來更是耐人玩味!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王維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紅牡丹》,這首詩雖然也只是描寫了紅牡丹這種很普通的植物,但是詩人高超的表現手法,以及深入細膩的描寫,也使得此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他眾多詩作中,非常獨特,也非常的優美的一首詩。
  •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田園詩寫種田種地,放牛曬穀,往往與農家勞動緊密聯繫一起。山水詩整體意境高遠清新,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田園詩整體意境淳樸平實,非常接地氣,充滿人間煙火味。陶淵明和王維都會寫山水詩和田園詩。但陶淵明擅長田園詩,王維擅長山水詩。王維山水詩意境高遠,空谷絕塵,且畫面感極強,被喻為「詩中有畫」,備受推崇。
  • 李白最有意境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營造出了一種高遠意境
    李白的很多詩作,不僅寫得好,還充滿了意境,這也是唐詩裡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雖然有一些詩人寫的詩也不錯,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至少詩的韻味,沒有李白詩作中,那種高遠的意境。小編要為大家介紹李白最為經典,也是最有意境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山中與幽人對酌》,這首詩可能有一些朋友並不是那麼熟悉,而且很多人還認為這是李白眾多詩作中,並不是那麼出眾的詩作,其實這首詩,應當說也是充滿了意境,儘管表面寫得很直白,但依舊還是李白詩作一貫的風格,描寫非常生動,也非常唯美。
  • 山水田園詩自成一派,王維十首詩作,首首經典,又流露濃濃的禪意
    但我們對於作者及其生平,所處年代以及詩的創作背景卻投入的不是很多。 比如說王維,他的很多詩我都可以背得出來,但先前我對他的了解卻一點也不多。我只知道他詩寫得好、寫得美。他筆下的詩有意境,像一幅幅山水畫。他詩中有畫,有韻味。除此之外,我對王維認識的不多,了解的也有限。
  • 那英肖戰合唱的《千年一聲唱》婉轉動聽,一起來欣賞吧
    那英和肖戰合唱的新歌《千年一聲唱》口碑一直不錯,肖戰的歌聲清脆響亮,給人一種很乾淨、空靈的感覺;那英的聲音帶點沙啞,略顯鏗鏘有力,使歌曲多了歷史的滄桑和渾厚,一如沉澱了千年。歌曲婉轉動聽,曲風迷人,唱出了千百年來文人雅士那種溫文爾雅卻又鐵骨錚錚壯志凌雲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