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藍天,水清岸綠;出門見公園,處處聞花香——在習近平總書記「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指示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在建設者和管理者的不懈努力下,珠海這座宜居宜業宜遊的魅力之城,正厚積薄發,閃耀大灣區。
昨日,海天公園二期改造完成,重新開放,珠海又多了一個高顏值、高品位的公園。改造後海天公園美輪美奐的景色,不僅刷爆了珠海人的朋友圈,更為珠海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增添光彩。
珠海公園體系建設,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成為珠海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內容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將粵港澳大灣區構築為休閒灣區。珠海的公園改造使城市面貌更新換代,構築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格局,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環境需要。持續的綠化美化,更是全面構建了「市政特色」「城鄉社區」「水網溼地」「森林郊野」四大公園體系,全市改造和新建的城市公園共有708個,城區人均公園面積達到21.23平方米/人,位居全省前列。
珠海公園品質的提升,成為新珠海、新經濟、新生活的閃光點。2019年到2020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的白蓮洞公園、見證澳門回歸的板樟山公園以及新型社區公園梅華城市花園的改造升級,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贏得了大量市民和遊客點讚。
被市民遊客點讚的,還有公園建設的「珠海模式」。海天公園的改造,秉承了珠海一貫堅持的經濟適用和綠色發展理念,公園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資源進行改造,以植物造景為主,將其他建設項目中遷移的樹木都移植到海天公園進行景觀再營造,既保護了植物,又節約了成本,更不破壞自然環境,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
遍布城鄉的公園已經成為珠海最具魅力的一張「城市名片」。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蓬勃開展,珠海將迎來新一輪全方位發展契機。「顏值」更高了,「氣質」提升了,越來越多的優質產業和高端人才被吸引進來。產業結構和人口整體素質的不斷優化,又進一步反哺城市建設,推動珠海向「安全高效,舒適宜居」邁進。
珠海公園建得越來越美,且全部免費開放,這也為豐富粵港澳旅遊精品路線,支持珠三角城市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完善濱海旅遊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濱海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做出了珠海貢獻。
一個個美輪美奐的公園出現在身邊,一點點提升著市民的幸福指數,同時也一步步接近著這座城市的城市夢想——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大灣區魅力之城。
珠海特區報評論員 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