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均來自西南醫科大學官方微信
最近,西南醫科大學官方微信推送的一組中藥圖片火了:「最迷人的曼陀羅、馬錢子,最時光的忍冬、半夏,最惡毒的蜈蚣、蠍子……」
這組栩栩如生的中藥圖,並非大師揮毫,而是出自臨床醫學、醫學檢驗、口腔專業的五名大一、大二學生之手。
不久前,由西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二學生王柯潘主創的繪創醫學可視化工作室正式成立。他坦言,不僅要把醫學知識學好,還要把醫學插畫畫好,職業方向將往醫學插畫方向自我培養。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醫學插畫師目前在國外非常火,但國內尚無這個專業,大部分醫學插畫師都是半路出家。
事實上,醫學插畫運用廣泛:教學展示、醫藥新媒體等。
醫學插畫走紅
團隊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
6月12日,西南醫科大學官方微信號推送科普文章《風物 手繪中藥cp圖,原來可以這麼美!》,文章的主角是曼陀羅、馬錢子、忍冬、半夏、蠍子等20味中草藥。
對普通人來說,這些常見中草約,很多都非常陌生。但西南醫科大的官方科普文章採用「圖片+文字」的方式呈現,讓人耳目一新,也一目了然。
《手繪中藥CP圖》一經推出,就受到廣泛好評,文中的20味中藥,甚至成了「網紅」,無論是醫學界還是普通網友,都在轉發。
繪製這些生動中藥圖的,並不是資深專家,也不是著名畫家,他們是來自西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和口腔專業的「五人學生團隊」。團隊兩男三女,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
20歲的王柯潘是繪製這組中藥圖的主創人員之一,也是西南醫科大學手繪醫學插畫學生團隊的發起人。家在都江堰的王柯潘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五名創作者全是四川人,兩人讀大二,三人讀大一。
骨骼、肌肉、大腦、血管……王柯潘們的創作,遠遠不限於中草藥插畫。「醫學的很多術語、詞彙都比較抽象,需要用插畫來加以詮釋,方便大家記憶和理解。」王柯潘說,這組中藥插畫組圖從策劃到定稿,用了半個多月。
「有的中藥,我們也沒親眼見過。」王柯潘告訴記者,方案確定後,他和團隊成員蘇文意、張瀟月、任童、雷雨鑫開了次「頭腦風暴」會,請教藥學專業老師,多次修改才最終出爐。「一隻黑蠍子,畫了十多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