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全球最大臥佛,躺在山野密林中,香火旺盛,為啥遊客卻不敢靠近?
眾所周知,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流傳下來眾多文化傳承,在這些文化傳承中,起到最多推廣保留作用的便是各大宗教了。宗教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將古代文化傳承改良至今,使世人受益匪淺。在眾多宗教之中,在我國傳播最廣,對我國影響最大的,便是佛教了。
&34;,《口佔絕句》中僅用寥寥數語,便將佛教的信念與思想浮於紙上,讓人們在了解佛教的同時,還對佛教的思想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令人尊重。
其實不止我國十分看重佛教,在外國也有很多國家對佛教十分信仰。在緬甸,有著一個全球最大的臥佛,躺在濃密山林中,香火旺盛,為什麼遊客不敢靠近?這是怎麼回事呢?
緬甸雖然面積只有68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但佛教在這裡卻十分盛行,這裡人人信佛、處處有佛,一直有著&34;的美稱。
這裡的人們不僅個個信佛,還很喜歡建造佛教建築,最出名的便是奢華無比的大金塔了。大金塔是一座用7噸黃金製造,用7000顆鑽石裝飾的佛塔,在陽光下照射之下,佛光閃耀無比,為無數信徒指明方向。
除了大金塔,他們還有一座翡翠佛塔。雖然沒有純金打造的大金塔那麼奢華,但僅憑1500噸翡翠打造,是全球唯一一個翡翠佛塔,這兩個名號,就足矣看出其高昂的價值。
緬甸國內對佛教文化十分尊重,雖然允許遊客盡情參觀佛像建築,但無論是來參拜佛祖的百姓,還是各地遊玩的旅人,想進入佛塔,都必須脫掉鞋子,光著腳才行,藉此表示對佛祖的虔誠尊重。
在我國國內,信仰佛教的百姓也有很多,雖然不像緬甸那樣全國信佛,但信佛之人的基數還是很大的。信佛之人多了,佛像也就多了,我國的佛像姿勢單一,大多以坐姿面世,以此來表示佛祖的氣勢。
可在緬甸,他們的佛像十分有特色,那就是臥姿居多。相傳創始人釋迦羅尼在涅槃的時刻,便是以臥姿離去,所以緬甸的諸多臥佛,大多都有著一層紀念意義。
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一個臥在緬甸的佛像-達隆臥佛。由於是以臥姿面世,達隆臥佛身高僅有34米,但身長卻長達180米左右,十分宏偉。不僅如此,達隆臥佛的體積更是高達400多噸,佔地面積跟足球場差不多大,特別壯觀。
這座臥佛全身由黑、白、紅、黃四色組成,外部呈現佛像身姿,內部則被搭建成了8層樓房,別有洞天。
達隆臥佛躺在山川之間,周圍山林茂密,遠遠望去,就像與自然融為一體一般,一時間讓人難以分辨。達隆臥佛不僅十分龐大,細節刻畫的也十分傳神。
眉毛高挑,雙目和諧,處處展現出佛祖的和藹可親形象。嘴角些許的笑意外加金絲襯衫,則是彰顯出了佛祖的尊貴令人敬仰。
值得一提的是,在佛像眉毛方面,設計師下了大功夫,是一根一根的鑲嵌上去的,雖然遠看十分美觀,但近看就有些太過逼真了。
達隆臥佛為當地旅遊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憑藉世界最大臥佛這一稱號,吸引了眾多信徒旅客前來觀賞,人流極廣香火旺盛。但當人們走進深山之後,卻很少有人敢走到臥佛身邊,近距離觀看佛像的面貌。
由於當地屬於熱帶氣候,樹林茂盛繁多,整個深山的氣氛都被烘託得較為陰森憂鬱,讓人一走進此處,便不由自主的感到畏懼。
部分人覺得,是由於佛像建造太過逼真,連每根眉毛都吹彈可見,讓人們都覺得佛像具有生命一般,十分真實,也正因此,才讓人略顯懼怕。
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是因為前來之人不夠虔誠,對佛祖不夠尊重,因此才會心懷畏懼。
大家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而專家們則將這種畏懼感,稱為&34;。
簡單來說就是人們見到超過自己體積數倍,十分巨大的東西是,心生的畏懼之情,是正常的情感表現,不用過多擔心。
&34;,用《菩提謁》中的這句話來形容對佛像的虔誠尊重,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相信有很多人在燒香拜佛時,都有過似曾相識的經歷,那就是面對身材龐大的各種佛像時,不自覺產生的壓迫感,甚至心生畏懼,其實都是&34;在作怪,遊客們不敢靠近達隆臥佛的原因,也是如此。故事至此結束,那麼關於全球最大臥佛,躺在濃密山林中,香火旺盛,為什麼遊客不敢靠近?這件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