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開山炮響,一卷中華民族改革圖強、開放圖盛的瑰麗畫軸從這裡徐徐展開。
這是一卷氣貫意連、氣象萬千的浩瀚大賦。在這卷豐贍壯闊的傳世史詩中,一抹如春的綠色—深圳文學藝術之林蔚為大觀,枝繁果碩。
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文藝事業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鬥。深圳市文聯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家、文藝工作者與創業者同行,在這片沸騰的熱土上挖掘文學藝術的甘泉,用智慧與激情、心血與汗水、耕耘與播種,建構出一幅獨具風採的文藝版圖,文藝精品碩果纍纍,文藝品牌繽紛多彩,文藝隊伍朝氣蓬勃。
以人民為中心是文藝事業的根本遵循,深圳文藝界一直致力於把優秀的作品和精湛的藝術奉獻給人民。12月18日晚上8點,「春天的交響 2019—2020深圳市文藝作品展演」在深圳大劇院奏響,用文藝精品成果向人民匯報,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上一份深情的藝術厚禮。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錢強,市文聯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梁宇,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王國猛、張晉文,深圳廣電集團黨組成員、市紀委監委派駐集團紀檢監察組組長陶續良等與市民一起觀看了演出。
「春天的交響」兩年一度,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指導,市文聯主辦,市作家協會、市戲劇家協會、市影視家協會、市音樂家協會、市舞蹈家協會、市美術家協會、市書法家協會、市攝影家協會、市曲藝家協會、市雜技家協會、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承辦,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寶安、龍崗、龍華七區文聯及坪山區文體服務中心、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大鵬新區綜合辦公室協辦,凝集了全市文藝力量。2020年「春天的交響」匯聚了近兩年來深圳文藝家創作的優秀作品和文藝品牌活動精華,通過舞臺表演形式,讓文藝成果惠之與民,讓文藝作品接受人民群眾的檢驗。
深圳原創歌曲在全國獨樹一幟,唱響大江南北。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深圳原創歌曲40年曆程回顧與發展研討會」發布了「深圳原創歌曲40年40首歌」歌單,一首首歌曲猶如清晰的年輪,刻錄了難忘的年代。
由李瑞琦作詞,楊樂作曲和演唱的《點亮未來》,在優雅、柔美又激情、堅毅的伴舞中,拉開了「春天的交響 2019—2020深圳市文藝作品展演」的大幕,傳遞出深圳人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激情滿懷開創未來,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的信心與氣概。由田地作詞、印青作曲、龔爽演唱的《新時代歌謠》,由唐躍生作詞、彭振作曲、原琳琳演唱的《在深圳灣眺望》,蕩漾著田野的春風和大海的碧波,呈現了中國人民追夢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幸福生活的美好場景。
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深圳舞蹈事業發展迅速,已形成多形態、多層次、多活動的格局。從重量級「世界盃國際標準舞公開賽」到街道廣場數千人齊舞,從國家級專業賽事到「深圳舞蹈月」,從世界頂級舞蹈團體來深商演到本土原創舞劇走向全國巡演,從傳統舞蹈到創意舞蹈、現當代舞的創新與突破,從單一節目到跨門類原創歌舞劇,還有出自一流文化產業的大型舞臺藝術劇場秀,方興未艾的體育舞蹈……一片群葩競放、爭豔鬥芳的景象。
由市舞協選送,呂梓民編導,龍崗區大圍屋藝術團演出的舞蹈《40》;劉心實、蘇蔓、臧馨、曹乾堯編導,深圳高級中學舞蹈團演出的舞蹈《盛開》;胡剛、劉宇飛、顏庭梅編導,王培先表演的男子獨舞《圓融》;呂梓民、陳偉科編導,深圳歌劇舞劇院演出的女子群舞《潮》,在「春天的交響」如潮澎湃的音符中,在「40」這個時刻,花朵盛放,述說著對深圳的無限情懷,舞出深圳舞蹈的創意與實力。其中,《圓融》在今年第11屆深圳舞蹈大賽中榮獲表演金獎和創作銅獎。
文藝的生命力在於創新,不僅要在表現方法、敘述手段、切入視角等技術技巧方面有所創新,更需要作家藝術家胸懷與創意的對接。由市音協、市影視協、市舞協選送,孫健、範媛媛演唱,吳慶捷、項飛、劉暢朗誦,張家凱獨舞的情景歌舞《南方以南+南方北方》,巧妙地融合了歌舞與詩歌朗誦,用音樂舞蹈和文學的力量,給觀眾別樣的視聽感受;由市民協選送,王酩作曲,楊瑩瑩、馬瑩瑩改編,深圳藝術學校、深圳琵琶學會演出的琵琶和雙排鍵重奏《意·絨花》,在保持電影《小花》插曲《絨花》的音樂風格基礎上,插入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中最具力量的選段等,電子管風琴獨特的多媒體音效,撞擊著觀眾的心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更是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根與魂,是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的根本。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排頭兵,深圳以寬廣的胸懷擁抱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生力量。地域文化與各地鄉風民俗的差異性和多樣化,令深圳的文藝風貌具有鮮明的經濟特區特質,具有別的地區、別的城市所沒有的獨特性和非常豐富的樣式,傳統戲劇、民間文藝、曲藝、雜技等,在這片熱土上煥發無限生機。
由市劇協選送,熊辰龍、白紅表演的黃梅戲選段《夫妻雙雙把家還》;王洪光、申傲如、申倦如、程相志、谷裕、王博、巴文杰表演的京劇《歡天喜地花果山》;由市曲協選送,邸敘然編劇,穆榮編導,張藝千、郭憲悅、郭亮、張慧娟、張文慧、金鑫表演的快板劇《特區小站》;由市雜技家協會選送,劉藝偉、馬瑩、黃金金編導,福永雜技團表演的雜技節目《華彩疏影》,既有韻味悠長的國粹,又集新、美、精、奇於一體。其中,《華彩疏影》曾榮獲烏克蘭基輔國際青少年雜技藝術節最高獎—金慄子獎。
要創作和奉出更多文藝精品,離不開人才。40年來,深圳市文聯從成立之初只有數個文藝家協會,發展至今擁有12個門類文藝家協會;文藝隊伍從最初為數不多的「開荒牛」,壯大成為一支超過8900名市級會員的文藝大軍。各藝術門類都在自己的史志上繪畫濃墨重彩的篇章,文學、美術、書法、攝影、文藝評論等,都以藝術創作的本體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深圳故事,取得了不凡成就。「春天的交響」特別設置了「主席說」環節,12位深圳市各門類文藝家協會主席集體亮相,逐一發表了感言和對未來的憧憬。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展演最後,深圳市音協合唱團高歌一首《為夢想先行》(李瑞琦作詞、樂漢寧作曲),展現全市文藝工作者用實際行動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的決心,和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貢獻力量的信心。
深圳大劇院內,座無虛席,掌聲不斷。為了讓更多人欣賞到本場精彩演出,同時進行了網絡在線直播,受到觀眾的熱烈點讚,也展現了深圳藝術的文化軟實力和精神感染力。
內容來源:深圳市文聯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