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河南省許昌市科技館恢復開放時間定了!

2020-12-09 花都靚事

好消息!

許昌科技館定於2020年6月6日

(周六)起有序恢復對外開放。

具體如下:

一、開放時間

(一)開館時間:周三至周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3:30——16:30

(11:30——13:30停止入館,清場後場館進行消毒通風)

(二)閉館時間:周一至周二(法定節假日另行通知)

(三)兒童展區參觀時間:兒童展區分四個時間段參觀(10周歲以下或身高1.4米以下兒童):

第一批次:09:00——10:15

第二批次:10:45——12:00

第三批次:13:30——14:45

第四批次:15:15——16:30

二、限流措施

(一)預約方式:全部實行網上預約(可通過「許昌科技館」微信公眾號預約),無預約觀眾不得進入場館。

(二)限流措施:每日總接待觀眾量不超過5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300人,兒童展區瞬時接待量不超過50人,館內人數達到人數限制時,觀眾停止入館參觀。建議觀眾參觀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以免造成封閉場所人員聚集。

兒童展區參觀限制條件為:年齡限制為3-10周歲,或者身高在1.4米以下的兒童,且每名兒童必須有1名監護人陪同(1名監護人最多可帶2名兒童進入兒童展區,監護人要求與兒童同進同出,全程做好兒童看護工作),成年人不可單獨進入兒童展區。

(三)開放範圍:為避免觀眾過於密集,場館內具有聚集性的展品展項暫停開放。暫停教育活動:團隊接待、定時免費講解服務、小小科學家和開放性科學小實驗;暫停開放部分特色展品展項:4D影院、夢幻劇場。

三、優惠政策

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務工作者本人(憑醫師證、護士證或與醫務工作相關的其他條件資格證件、證明等)及親屬即可享受優先入館。

四、預約須知

1.場館實行網上實名制預約參觀,需登記預約人姓名、有效證件號碼(尾號為字母的請大寫)、參觀時間等信息。大人和兒童都必須預約,無預約觀眾不得進入場館。暫停現場換票和團隊預約。

2.許昌科技館微信公眾號為官方指定預約渠道。

3.網絡預約需至少提前一天時間,不能預約當日門票,可預約次日及七日內門票,約滿為限。

4.請務必於預約時段準時到館參觀,逾期門票自動作廢。如預約成功但未按時參觀,出現3次後,該身份證信息將被拉入黑名單,取消年度入館資格。

五、入館方式

1.入館採取實名制,請攜帶身份證等相關證件(戶口本、社保卡、出生證明等證件均可)。

2、觀眾進館時須佩戴口罩,配合體溫測量,體溫正常(≤37.2°C)、無咳嗽症狀者,在安檢處通過微信掃描許昌「電子通行證」二維碼或通過支付寶申領「河南健康碼」,顯示為綠色者,憑有效身份證件、預約二維碼方可入館;

3.心臟病、高血壓患者、孕婦、12周歲以下兒童、75周歲以上老年人,必須有成年親屬陪同入館參觀。

4.每名成年人最多可帶2名未成年人入館參觀。

相關焦點

  • 河南省許昌市的襄城縣和河南省許昌市的鄢陵縣
    河南省許昌市的襄城縣。襄城縣在哪裡?襄城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縣政府位於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襄城縣有哪些景點?旅遊推薦:穎陽鎮。穎陽鎮位於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去穎陽鎮旅遊,可以入住名仕大酒店。
  • 想去南陽市科技館的親們 春節開放時間定了
    1月29日,記者從市科技館了解到,為滿足社會公眾科技文化需要,春節期間市科技館對開放時間進行了調整,廣大居民可合理安排時間參觀遊覽。
  • 蚌埠科技館恢復開放!
    蚌埠科技館恢復開放!經過74天閉館後蚌埠科技館正式恢復開放目前僅開放二樓探索發現展廳一樓展廳將進行改造4月8日,在經歷了74天閉館後,蚌埠科技館正式恢復開放。記者從市科技館了解到,目前僅開放二樓探索發現展廳,一樓展廳進行封閉改造。
  • 中國科技館恢復開放
    從明天(23日)開始,中國科技館將有序恢復開放。恢復開放初期,科技館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與館內實際情況,僅開放主展廳,且暫不開放較為封閉的展項,「科技與生活」B廳、D廳,「挑戰與未來」A廳繼續封廳改造。
  • 廈門科技館兒童館區恢復開放
    昨日起,廈門科技館結束為期一周的空調新風系統改造,全新回歸。館內兒童館區也於疫情後首次恢復開放。市民遊客須預約入館。兒童館區位於廈門科技館二樓,擁有 2000 平方米超大場地、四大主題區,孩子們可在這裡感受叢林氛圍、水流樂趣,動手完成奇思妙想等。據悉,即便是在閉館期間,兒童館區各個展項也有工作人員負責定時清潔、按時消殺,為家長和小朋友提供安心的參觀體驗。此外,廈門科技館也結束了為期一周的空調新風系統升級改造,將為市民遊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參觀環境。
  • 中華藝術宮/上海科技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場館明起恢復開放!
    好消息!中華藝術宮、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明起恢復開放(或恢復部分服務)! 開放後將採取嚴格的限流措施,遊客進入前需出示身份證和綠色「隨申碼」,來看各館公告。
  • 唐山科技館即將恢復開放!開館時間→
    ▼▼▼唐山科技館恢復開館的公告經研究決定,唐山科技館自2020年6月2日(周二)起恢復對外開放。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一、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30-17:00(16: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 鄭州科技館9日起恢復開放 實行網上預約,不能預約當日門票
    飛機主題科普展愛好科技的你,這個好消息請查收——5月9日起,鄭州科技館恢復對外開放。和以往拿身份證就可以領票進館參觀不同,現在進館需要提前網上(鄭州科技館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預約,無預約不得入館,同時暫停團隊接待。每人每次預約人數不得超過3人具體來說,需至少提前一天網上預約,不能預約當日門票,可以預約次日至7日內門票,約滿為限。
  • 好消息來了,武漢科技館本周六恢復開放,每日限流500人
    讓廣大青少年朋友激動的好消息來了,武漢科學技術館定於2020年7月25日(周六)恢復開館,每天限流500人。 武漢科技館的開放時間為周三至周日9:00—15:00(14:30停止預約,15:00閉館消毒),周一、周二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 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開放影院,恢復團隊接待
    原標題: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開放影院,恢復團隊接待 摘要: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即日起接待觀眾量由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整至50%,自7月21日起開放影院並恢復團體接待。
  • 河南省因皇帝年號得名的市轄區,漢魏故都,許昌市建安區
    建安區地處河南省許昌市中部,環抱魏都區,四周與鄢陵縣、禹州市、臨潁縣、長葛市相鄰。唐堯時東夷族部落酋長許由率眾牧耕於此而名許,魏黃初二年(221)因「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許縣更名許昌縣。2016年11月設區,因文化底蘊深厚,以建安文化最為突出,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此命名是對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加彰顯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改革開放40年許昌市紀事》專題片亮相國家博物館
    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新華社等聯合舉辦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自11月13日在國家博物館開幕以來,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許昌市推送的《改革開放40年許昌市紀事》專題片成功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城紀事》展項,在展覽中展播。
  • 武漢科技館(新館)恢復開放 遊客紛至
    7月25日上午,武漢科技館(新館)恢復開放,武漢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陳光勇,黨組成員、副主席張若光,武漢科技館黨委書記、館長劉青一行參觀武漢戰「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並就現場情況進行工作交流。、宇宙、生命、水等4個展廳,其他展廳(兒童、光、信息、交通、數學、專題展廳)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開放。
  • 106個單位被認定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尹江勇  9月10日,記者從省科協獲悉,河南省人工智慧展覽館等106個單位被認定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 好消息!廣州圖書館將恢復正常開放時間,這些事項要知曉→
    好消息!廣州圖書館將恢復正常開放時間,這些事項要知曉→ 2020-07-22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技館網絡科普部主任任賀春:我對河南省科技館十分期待
    會議由中國科技館主辦、鄭州市科技館承辦,來自全國47家各主要科普場館及相關單位的共的110餘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錢巖、河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繼芬、鄭州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崔光偉出席開幕式。
  • 重慶科技館28日恢復開放,網上預約限流參觀
    27日,記者從重慶科技館獲悉,重慶科技館將於2020年3月28日恢復對外開放,實行實名網上預約、分時接待、錯時入館、限流參觀。據了解,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和有關規定,重慶科技館已具備恢復開館條件並已落實有關防控措施。
  • 關注| 武漢科技館自7月25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關注 | 武漢科技館自7月25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2020-07-26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今起恢復開放 參觀需實名預約
    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今起恢復開放 參觀需實名預約 2020-03-25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張吉 通訊員 牛盧璐 》精神,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自今天(25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
  • 上海科技館、自博館於昨日恢復開放
    人民網上海3月14日電 (龔莎)閉館一個多月的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除國定假日外)。兩館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3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40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9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館瞬時承載量為177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4779人。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攜帶有效身份證原件,自覺出示隨申碼「綠碼」。